01.序幕
那些故去的唐朝詩人們一定想不到,在很多年后的今天,只要我們一提到唐詩,即便是幼兒園小朋友,也能背出幾首他們的詩作來。
譬如,李白的《靜夜思》,駱賓王的《詠鵝》,孟浩然的《春曉》,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只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在唐朝建國最初的幾十年間,詩壇遠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么繁榮,反而一片荒涼。
那時的詩歌仍沿著南朝詩歌的慣性發展,柔靡纖弱,毫無生氣。
虞世南、儲亮、李百藥、上官儀這些相對眼熟的名字下面,僅零星地綴著個位數的出彩作品。
直到“初唐四杰”的驚艷亮相,才打破了詩壇的尷尬窘況。
可以說,就是“初唐四杰”引爆了唐詩的寒武紀。
02. 初唐
所謂“初唐四杰”,即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
這四人都是個頂個的猛,個頂個的能。
四人齊名的最初參考物,主要是他們所作的駢文和賦,并非詩歌。
當然我們現在比較他們的參考物,主要是他們所作的詩歌。
單就詩歌而論,若說知名度和普及度,首推王勃,其次是駱賓王。
楊炯、盧照鄰二人,相對而言,就不如前兩位那么有名了。
如果搞個文學常識普及,大家可能會知道楊炯、盧照鄰二人位居“初唐四杰”之列。可若搞場關于個人作品的知名度和普及度,楊、盧可就比王、駱遜色多了。
提到楊炯,可能還有人會想起他那首《從軍行》,想起他那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提到盧照鄰,你能想到他哪首詩?哪篇文?
若是專業一點的,可能會說出他有首代表詩叫《長安古意》,其中有句很出名的叫“愿作鴛鴦不羨仙”。
可若是單問這句“愿作鴛鴦不羨仙”是誰寫的?只怕絕大部分人會搖頭說不知道。
駱賓王情況比前兩位好點,雖然就整體而言,他可能比王勃差那么一點點,可相對于大部分默默無聞的詩人,包括與他并列的楊炯、盧照鄰,他算是很幸運了。
至少他的《詠鵝》婦孺皆知,他懟武則天的《討武曌檄》,熟悉歷史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03.王勃
重點來說王勃。
個人覺得不管是人物知名度還是作品普及度,亦或者是個人軟實力,王勃都應該是初唐詩壇第一人,完全有資格代表初唐詩壇。
若要出示資格參考物,一詩一文足矣。
詩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文是《滕王閣序》: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竟是他鄉之客。
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單就這一詩一文,霸屏初唐,誰人不服?
04.陳子昂
王勃之后,若還非要找一個人來并列代表初唐詩壇的話,有資格候選的也就那么三個人。
哪三個人?
沈佺期、宋之問、陳子昂。
這三人中,陳子昂的知名度和普及度又比“沈宋”高出了許多。
資格參考作品,詩作《登幽州臺》: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有「詩骨」之稱,是唐代第一個舉起詩歌革命大旗的文學家。
他進一步發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的充實,剛健的詩風,徹底肅清了齊梁詩歌中綺靡纖弱的習氣,對盛唐詩人張九齡、李白、杜甫產生了深遠影響。
因此上,將陳子昂與王勃并列來代表初唐詩壇,應該沒多少人會反對。
05.盛唐
盛唐是唐詩的高產期和頂峰時期。
可以說,整個唐詩時代,沒有那一個階段的詩歌、詩人能和盛唐階段的詩歌、詩人媲美。
這一時期的代表詩人有很多,代表作品也有很多,數不勝數。
在唐代,詩人的地位高低,主要是和他的詩作質量掛鉤的,具體來看。
盛唐時代有幾個詩歌流派,即:
以李白為代表的浪漫主義詩派;以杜甫為代表的現實主義詩派;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以王昌齡、高適、岑參、王之渙為代表的邊塞詩派。
這幾個詩派可以說各有千秋,各有特色。每個人的知名度和作品普及度都相當高。
資格參考作品:
王維:代表作《使之塞上》,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孟浩然:代表作《過故人莊》,名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王昌齡:代表作《出塞》名句: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高適:代表作《別董大》,名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岑參: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王之渙:代表作《涼州詞》,名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李白、杜甫,就更不用說,若說在盛唐詩壇找兩個代表,沒有人敢和他們爭。
李杜二人是唐詩的兩座高峰,是唐代最杰出的詩人。
他們的詩雄視千古,為一代之冠,在他們的筆下,無論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古風歌行皆達到很高的藝術成就。
李杜在唐代詩壇的地位,堪比武俠小說中少林武當在江湖上的地位。
正如韓愈所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06.李白
李白是一個家喻戶曉的詩人,他的名,他的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作為中國人,你可能不知道地方領導是誰,但絕對不會不知道李白是誰。
因為這個人實在太有名了,有名到你想不知道他都很難。
資格參考作品,《將進酒》《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就不說了,列舉一首五言,四首七言足矣,但凡有一個小學讀畢業的人都會背。
五言詩,一首《靜夜思》足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七言詩,這四首就夠了。
第一首,《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第二首,《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第三首,《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第四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唐宋詩人,點名杜甫、蘇軾在內,有哪一個的詩能讓小學畢業的人背出五首來?
只怕是沒有。
07.杜甫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小李白11歲。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杜甫是唯一一位可以與李白并肩媲美的詩人,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資格參考作品,《三吏》《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不說了,列舉以下十句足矣:
第一句,《望岳》節選: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第二句,《春夜喜雨》節選: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第三句,《月夜舍憶弟》節選: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第四句,《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節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第五句《蜀相》節選: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第六句,《客至》節選: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第七句,《登高》節選: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第八句,《絕句》節選: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第九句,《贈花卿》節選: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第十句,《江南逢李龜年》節選:
正是江南好時節,落花時節又逢君。
有此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十句,杜甫“詩圣”頭銜當之無愧。
08.中唐
安史之亂后,唐王朝的繁華已經難以復現,詩壇卻依舊一片欣欣向榮,盛現勃勃生機。
中唐詩壇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時代,分為前期與后期兩個階段。
前期處于低潮,后期則重現繁榮景象。
前期代表詩人有劉長卿、韋應物、盧綸、李益。
后期代表詩人有白居易、元稹、韓愈、孟郊、劉禹錫、柳宗元、李賀。
與盛唐有一拼的是,中唐同樣是一個盛產詩人的時代,而且也都頗有名氣,譬如以上眾人。
但若要從中選出代表來,也難也不難。不難的是前期代表詩人無論是個人知名度和作品普及度,都無法與后期代表詩人相提并論,所以前期代表詩人直接不在考慮范圍之類。
難的是后期代表詩人的資格刪選。
李賀若是能長壽的話,以他的天賦絕對能超越白居易、元稹、韓愈、劉禹錫、柳宗元等人,成為中唐詩人第一首選代表。
可惜是他英年早逝,所以抱歉,李賀出局。
白居易、元稹、韓愈、劉禹錫、柳宗元五人當中,也只能兩人入選。
還是憑實力說話吧,若論文章,當推韓愈、柳宗元,但論詩歌,只能推舉白居易和元稹了。
09.白居易
白居易在中唐詩壇人氣還是極高的,就算他本人不會寫詩,但我覺得就憑借劉禹錫和元稹寫給他的這兩首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他也照樣能和汪倫、董大、元二、杜少府這些人一樣,名傳千古。
白居易的資格參考作品,兩首詩足矣。
第一首,《長恨歌》名句節選: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第二首,《琵琶行》名句節選: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別的就不多說了,綜合《長恨歌》《琵琶行》里的名句節選,自己思量。
10.元稹
再來說元稹。
元稹其人,有三個較為世人熟知的身份:
一是新樂府運動倡導人,二是白居易基友,三是渣男。
新樂府運動倡導人的身份就不用多說了,熟知文史常識的朋友都知道,元稹、白居易二人曾一共供職于秘書省,同為唐代新樂府運動倡導者,私交甚好,堪稱唐朝好基友。
白居易因為宰相武元衡遇刺一事,遭貶為江州司馬,元稹聽說后,寫下了《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渣男身份,得從元稹撩倒妹紙就閃人的手法說起,受他“毒害”的有著名女詩人薛濤,還有《鶯鶯傳》的女主角崔鶯鶯。
資格參考作品,當屬他寫給亡妻韋叢的悼亡組詩《離思五首》中的第四首: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渣確實很渣,不過詩也確實寫得極好。
11.晚唐
有句話叫,六朝人物晚唐詩。
唐代后期,繁華鼎盛的唐帝國已經風采不再,大廈將傾。但詩歌創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現了杜牧、李商隱、溫庭筠、皮日休、魚玄機、韋莊、杜荀鶴等等風格不一的杰出詩人。
他們的詩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國走向衰落過程中的危機和民間苦難,藝術成就很高,對后世影響也很大。
而晚唐代表詩人,則首推“小李杜”,即李商隱、杜牧。
然溫庭筠、魚玄機、皮日休、韋莊等人的實力也不可小覷。
尤其溫庭筠,作為花間詞派的創始人,在詞界地位還是極高的,不容忽視。但詩歌成就遠比不得李商隱、杜牧二人。
12.杜牧
杜牧有“小杜”稱號,在晚唐詩壇成就頗高。
除掉詩歌,他的散文也是一絕,如著名的《阿房宮賦》,就是他23歲時所作。
資格參考物,比王勃多那么一點點,就兩詩一文吧。
兩詩,一是《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二是《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一文《阿房宮賦》: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但凡熟悉杜牧的人,他的這兩首詩和《阿房宮賦》里的這幾句名言,必然都倒背如流。
13.李商隱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的另一位大詩人,與杜牧齊名。有“七律圣手”的稱譽。
不同于其他唐代詩人的是,李商隱以“愛情無題詩”聞名,寫下了許多為人傳頌的絕美詩篇。
其中尤以準無題詩《錦瑟》最為出色,此詩是李商隱最難索解的作品之一,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
資格參考作品,《錦瑟》《登樂游原》《無題》詩名句: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登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馳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無題》詩名句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14.尾聲
公元878年,黃巢起義爆發。
這是唐朝末年的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農民起義。黃巢之亂達6年之久,轉戰近半個大唐江山,導致唐朝國力大衰,動搖了唐朝的統治。
戰亂發起者黃巢,就是那位五歲時便可對詩 ,而成年后卻屢試不中而滿懷憤恨寫下《不第后賦菊》的“沖天大將軍”: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公元884年,黃巢敗死狼虎谷。
公元907年,朱溫逼迫唐哀帝禪位,統治中國289年大唐王朝就此滅亡。
那個參與黃巢起義,又脫離黃巢政權歸唐,被大唐朝廷賜名為朱全忠的朱溫,親手敲響了大唐王朝的喪鐘。
唐詩江湖至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