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當出口商品總額超過進口商品總額時,差額部分稱為“貿易順差”,也可稱為“貿易出超”;反之,當進口商品總額超過出口商品總額,差額部分稱為“貿易逆差”,也可稱為“貿易入超”,如進出口商品總額相等,則叫做“貿易平衡”。
◆國際貿易的分類
①按商品(含各種勞務)的移動方向劃分:出口貿易、進口貿易、轉口貿易、過境貿易、復出口貿易、復進口貿易。
③按國境與關境劃分:總貿易、專門貿易
⑥按參與貿易國家的多少劃分:雙邊貿易、三角貿易、多邊貿易
◆國際貿易的地位和作用
(一) 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參加國際分工,實現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
(二) 國際貿易是各國間進行科學技術交流的重要途徑。
(三) 國際貿易是各國增加財政收入和勞動就業的重要渠道。
(四) 國際貿易是各國進行政治,外交斗爭的重要工具。
◆絕對成本論的含義(p18)
斯密認為,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原因及基礎是各國間存在的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別。
第二章(p22)
◆要素比例學說
第三章
第三節 產業內貿易理論
◆產業內貿易的定義和特點
◆產業內貿易的主要內容:產品差異論,規模報酬遞增理論,需求偏好相似論
第六節 貿易自由化與新貿易保護主義(p59)
◆貿易自由化的新表現:
①關稅大幅銳減
②非關稅壁壘的降低或撤銷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的新保護主義浪潮及特點:
② 限制進口的措施重點從關稅壁壘轉向非關稅壁壘
②“獎出限入”措施的重點由限制進口轉向鼓勵出口
在經濟方面,各經濟發達國家加強出口信貸、出口信貸國家擔保制、出口補貼、外匯傾銷等措施,向出口廠商提供各種財政上的優惠待遇,以鼓勵出口。
③西歐國家的貿易壁壘由國家壁壘轉向區域性壁壘
③ 廣大發展中國家受到了傷害
第五章(p78)
第一節 關稅措施
◆征收關稅的目的:
①增加本國的財政收入
②保護本國的工業生產和國內市場
◆關稅的種類:
㈠進口稅:進口稅按照稅率征收幅度可分為最惠國稅率、普通稅率、特惠稅率和普惠稅率四種
㈡出口稅:是出口國家的海關在本國產品輸往國外時,對出口商所征收的關稅。
㈢過境稅:又稱通過稅,它是對于通過其關境的外國商品所征收的一種關稅。
㈣進口附加稅:一些進口國家對進口商品,除征收一般進口稅之外,還根據某種目的的再加征進口稅。通常把前者叫做正稅,后者叫做進口附加稅。
◆進口稅分為①反補貼稅 ②反傾銷稅 ③差價稅
◆征收關稅的方法
從量稅、從價稅、混合稅、選擇稅
◆計算公式:
從量稅額=商品數量*從量稅率
從價稅額=商品總值*從價稅率
◆通關手續通常包括申報、驗貨和放行三個基本環節。
第二節 非關稅限制進口措施(p86)
◆與關稅壁壘相比,非關稅壁壘具有以下特點:更大的靈活性和針對性;限制程度更嚴、更有效;具有更大的隱蔽性和歧視性。
◆非關稅壁壘種類繁多,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十一種:
㈠進口配額制:
①絕對配額:a全球配額 b國別配額
②關稅配額
㈡“自動”出口配額制
㈢進口許可證制
㈣外匯管制
㈤進口和出口國家壟斷
㈥歧視性的政府采購政策
㈦各種國內稅
㈧最低限價和禁止進口
㈨進口押金制度
㈩海關估價制度
(十一)限制進口的其他措施
◆第三節 鼓勵出口和出口管制措施(p91)
㈠鼓勵出口措施 ①出口信貸 ②買方信貸
㈡出口信貸擔保制
特點:擔保金額大;擔保的范圍不斷擴大;在整個出口貿易中,國家信貸擔保額比重不斷增加;國家出口信貸擔?;鸩粩鄶U大。
㈢出口補貼:分為直接補貼和間接補貼
㈣商品傾銷
㈤外匯傾銷
㈥促進出口的組織措施
㈦其他措施
㈧建立經濟特區:①自由港 ②保稅區,亦稱保稅倉儲物流區。 ③出口加工區 ④自由邊境區 ⑤過領區,也叫中轉貿易區。
第七章 區域經濟一體化
◆第二節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形式
㈠按貿易壁壘取消的程度劃分:
①優惠貿易安排 ②自由貿易區
③關稅同盟 ④共同市場
⑤經濟同盟 ⑥完全經濟一體化
㈡按參加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劃分
①水平一體化 ②垂直一體化
㈢按一體化的范圍大小劃分
①部門一體化 ②一體化
歐盟:其成員國已達到27個,是當今世界上生產國際化、經濟貿易一體化程度最高的一體化組織。
北美自由貿易區: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第三節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經濟效應(p131)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靜態效應
靜態效應集中于分析關稅同盟的貿易創造和貿易轉向效應。
(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動態效應
①規模經濟效應
②競爭加強效應
③投資刺激效應
④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經濟效應
⑤加速經濟增長效應
第八章 國際貿易行為的約束
第四節 世界貿易組織(p162)
◆《世貿組織協定》于1995年1月1日建立,取代關貿總協定。
◆一、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及職能
◆二、世貿組織的決策制度
2/3通過規則
3/4通過規則
世貿組織的機構設置及其職能
◆㈣理事會及下屬委員會
◆㈥四個隸屬部長會議的委員會
第九章 國際貿易術語(p177)
◆國際貿易術語的含義:一方面表示交貨條件,另一方面表示價格的構成,特別是貨價中所包含的從屬費用
主要國際貿易術語的解釋:(p179)
以裝運港交貨的三種術語FOB,CFR和CIF在實際業務中最為常用。
◆CIF(成本運費保險費):在裝運港船上交貨,交給承運人;貨越過船舷后風險轉移;運費由賣方負責;賣方負責保險;賣方負責出口關稅,買方負責進口關稅。
使用CIF術語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關于風險與保險問題。2.單據的重要性問題。
第十一章 國際貿易商品的品質、數量和包裝(p210)
◆國際貿易對商品品質的特殊要求:
1. 國際貿易商品要適應各國銷售市場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水平。
2. 國際貿易商品要適應各國銷售市場的季節和其他自然條件?! ?/strong>
3. 世界各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宗教與文化特點,這是中國際交往中必須尊重的。
4. 國際貿易商品要適應進口國政府有關法令和條例的規定。
◆品質的表達方法:
(一) 以實物表示商品品質
憑樣品買賣又可分為憑賣方樣品買賣和憑買方樣品買賣兩種情況。
(二) 用文字說明表示商品品質
1.以規格、等級或標準表示商品品質
憑規格買賣、憑等級買賣、憑標準買賣
2.以商標、牌號或產地表示商品的品質
3.憑說明書表示商品的品質
◆品質公差是指被國際同行業所公認的、或買賣雙方所認可的產品品質差異。
品質機動幅度是指在合同中規定的、允許賣方所交貨方物的品質出現差異的幅度。
◆完整的溢短裝條款由三部分內容組成:機動幅度、選擇權、超過或不足部分的計價方法(p226)
◆集合運輸包裝主要包括集裝包、集裝袋、集裝架、集裝箱和托盤
集裝箱的載重系列為5噸、10噸、20噸和30噸四種
◆運輸包裝標志可以分為運輸標志、指示性標志與警告性標志三種
◆中性包裝(p233)分為定牌中性包裝和無牌中性包裝
◆包裝條款(p234)
◆出口商品盈虧率、出口商品換匯成本、出口創匯率(p237)
◆進出口商品的作價方法(238)
(一) 固定價格
(二) 暫不固定價格
(三) 部分固定價格,部分暫不定價
(四) 暫定價格
(五) 滑動價格
◆幾種常用價格的換算(p241相關的計算公式)
◆成本核算的主要指標(p247)
出口商品盈虧率、出口商品換匯成本、出口創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