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NASA在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垂直裝配大樓(現在稱為運載具裝配大樓),是世界最大的單層結構。這個建筑容積為3,664,883立方米。寬長高158m,218m,160m,占地約8公頃。
垂直裝配大樓建于1963年至1965年,為滿足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裝配需要而建
用于該建筑的鋼結構和混凝土89421噸49696 m3混凝土。橋式吊車起重227噸和區大的廠房通風風扇
吊裝用于阿波羅4號的農神5號火箭的控制設備單元
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到處可見NASA,這是美國國家航天局的英文縮寫。雖然NASA擁有數十個遍布美國大陸的航天中心和實驗室,但只有肯尼迪航天中心才稱得上是美國航天飛行系統的中樞。
從美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到阿波羅登月乃至舉世矚目的航天飛機,都是從肯尼迪航天中心啟程飛往太空的,這里還發射了為數眾多的“太空實驗室”及行星際探測器,記載著美國乃至人類探索太空的輝煌歷史。1986年“挑戰者”號、2003年“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兩次失敗,給這里銘刻了世界載人航天史上最為悲壯的篇章。
它鑲嵌有世界最高最大的門,打開需45分鐘
肯尼迪航天中心主要由相距數公里的技術陣地和發射陣地兩大部分組成。技術陣地以裝配大樓為中心建筑,還包括一些火箭、衛星、飛船的組裝檢測廠房。發射陣地由發射控制中心和許多的發射臺構成,其中1966年建成的39號發射陣地有A、B兩座發射臺,絕大多數的航天器都從這兩個發射臺騰空而起飛離地球的。
裝配大樓內備有各種先進的測試儀器和顯示,記錄設備。
美國最典型的火箭發射塔架就是一個巨大的塔狀結構,它提供最基本的接口服務或燃料加注服務。有時,也有一個可移動式發射塔,供人員上塔進行檢測。美國之所以采用這樣的設計風格,是因為他們不太需要在發射塔上做別的事情,因為當火箭豎立起時,其裝配已基本完成。
在垂直裝配大樓里將火箭預先裝配成豎起的形式,然后通過專用的運輸車垂直運輸到發射臺上。
履帶箭體運送裝置,前蘇聯用的是火車頭
因此,發射塔只需要提供最基礎的服務就可以了,所以設計得十分簡單,有時簡單得甚至只需要一根桿子就可以發射火箭。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