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中國老百姓心中,大人打小孩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個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的東西自己有權打他,并有權讓他聽自己的話。
孔子“忠孝”思想對于人獨立人格的破壞也比較深,尤其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思想,使一個人完全失去了其獨立的思想與人格,成為君父的私有奴隸(或者是思想上的奴隸)。一個失去了獨立思想的人與機器有什么差別呢?
盡管法律保障了一個人獨立的人格及法律地位,但很多中國人并沒有從思想上形成獨立的意識,從小聽父母的,長大聽老師的,工作了聽領導的,退休了聽孩子的。大多數人的一生中唯權、唯書、唯上,獨立意識相當弱。
如果你都聽別人,如果你唯權、唯書、唯上,你就不敢有自己的思想,你也沒能力養成自己的思想。
現代中國雖然喊著口號讓大家培養創新精神,但事實上根本不可能讓國民養成創新精神的,幼兒教育強調的是聽黨的話聽父母話聽老師話,進入一年級后,你就得為應試而努力,不按照教育部設計的教程大綱教學或學習,你就不會考出好成績,你就不會考上好大學,你就不會有好出路。試問,幾千年的“忠孝”思想束縛,加上現在一元化的國民教育,國民能培養出創新精神嗎?
但凡具有自己獨立思想的人,都是敢于走自己路的人,都是不唯權,不唯書,不唯上的人。一個具有自己獨立思想及人格的人,他的內心是自由的,因為自由,所以他什么都敢想,他內心沒有束縛,沒有界限。
你出生到這個世界,你看看這個世界上有和你一模一樣的人嗎?肯定沒有。所以,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總是肩負著使命來的,你不是父母的附庸,也不是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物質體,你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你的人生思想,你開發世界的能量,就藏在你的大腦里。
一個人最大的悲劇就是思想被束縛了,一旦思想僵化、封閉、不敢想,那么這個人就等于自己給自己判了“死刑”。一個人的思想應該是自由的,應該是開放的;所謂的自由,就是什么都可以想,別想著這個是不是不道德,這個是不是不允許,這個是不是實現不了。要敢于打破原來的規則、標準、習慣去思考,這樣的才有可能創新。要不斷地接受新事物,人要想方設法地走出去,即使沒有條件走出去,哪怕你身處牢獄之中,你的思想也要飛出牢籠。你的思想也應該是屬于世界的。
人通常有這樣的思想缺陷,或是總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或是總認為自己的思想是不正確的;前面的過于自我,而后面的則過于自卑。過于自我和自卑都不可取,我們要看到自己,也要看到他人,這個世界就是各種思想同時存在的世界。
這個世界上思想是不分好壞的,今天在這幫人這里被尊為好思想,在那幫人那里別扁為壞思想;今天是好思想明天說不定就是壞思想。所以我們要允許各種各樣的思想存在,不能把整個國家,整個人類辦成一個宗教似的。我認為這樣是不妥的!
天下沒有絕對的權威,也沒有絕對的真理,一切要靠你自己去甄別。也許今天是真理,明天可能就不是真理了。所以我們的思想是多變的,多變才是正常的,不多變就僵化了。不要怕自己被人家罵成思想的叛徒,也不要怕人家罵你思想不堅定,沒有一個人一生下來就能掌握真理并堅定不移地朝著真理的方向前進的;那完全是扯淡。如果有人說他的東西就是真理,他要么是在騙人,要么就是個過于“自信”的神經質。
但很多宗教、團體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宣揚著一種道理。我提倡大家不要成為某一種道理的信徒。即使相信他說的有道理,也不要放棄自己獨立思考的權利。如果我們把自己完全地交給了上帝或某個組織,那恐怕就失去了做人的意義了。盡管你能在這個組織里分得一些地位、財富和權利,但你作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在思想上已經被判了死刑。
培養自己的獨立思想是上天賦予我們的使命。如果一個人不能產生一個新思想,這對于未來人類來說是個浪費,但對于現代人類來說覺得最正常不過了,絕大多數人都是在無思想中度過一生的,人類就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了幾千幾萬年。人類社會如大浪淘沙,有思想的人就像淘沙淘出的金子,在人類世界中寥寥無幾。人類歷史到現在,我們都把自己當成勞動力來對待了,整個社會都是1個略有思想的人帶動9個勞動力在運轉著。我們從沒有想過每個人都成為有思想的人,我們的孩子出生時,當聽到這個孩子什么都像自己因此而開心并不是擔憂的時候,就注定了你將扼殺一個新思想。要知道,我們造人的目的不是復制自己,而是創造一個不同于自己的新人類、新思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