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姓王名詡,道教認為鬼谷先生為'古之真仙',曾在人間活了百余歲,而后不知去向。
鬼谷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韜三略,又擅長于外交家的縱橫之術,更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稱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
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經(jīng)陰符七術》。《鬼谷子》側重于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而《本經(jīng)陰符七術》則集中于養(yǎng)神蓄銳之道,用以修心修身。
在道家修煉典籍之中,將丹田分為上中下三丹。臍下三寸為下丹田,藏精之府也;心下者為中丹田,藏氣之府也;兩眉間者為上丹田,藏神之府也。
但是中、上丹田很少道教修煉中提及,一般丹田就是指下丹田。
道教的丹田思想源自于道家,道家思想早在五千年前軒轅黃帝時就已存在,比正統(tǒng)道教要早的多。
在最初的道家思想中,中、上丹田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在后續(xù)的道教修煉中,卻專注于下丹田的修煉,對中、上丹田置若罔聞,并將道家思想中最重要的精氣神各自對應下、中、上三丹田。
對此,我認為最有可能的就是道教在傳承道家思想過程中遺失了修煉方法。
道家所提到的精氣神是養(yǎng)生之法,這個跟中醫(yī)所講的精氣神是一致的,'精'指的是構成人體生命組織的精華,'先天之氣'是人體原發(fā)性的'氣',“神”就是特定功能的外在表現(xiàn)、是精神、意志、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統(tǒng)帥。
上丹田的作用就是修神,位于泥丸宮。這個神是指精神和靈魂。精神力也是一種力,更確切的說是一種場,利用這種場你可以接收信息(包括預知),發(fā)送信息,控制萬物。遺憾的是,上丹田“神”的外在修煉方式遺失了。
但是關于上丹田修煉的心法還在,這個修煉心法就是鬼谷子的《本經(jīng)陰符七術》。對于鬼谷子很多人都只知道他是縱橫家的鼻祖,卻不知道他的另外一個身份:道教中的王禪老祖,騎青牛,與老子地位相當。
《本經(jīng)陰符七術》全文七篇,一為盛神,二為養(yǎng)志,三為實意,四為分威,五為散勢,六為轉(zhuǎn)圓,七為損悅,前三篇說明如何充實意志,涵養(yǎng)精神。后四篇討論如何將內(nèi)在的精神運用于外,如何以內(nèi)在的心神去處理外在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