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奇跡的時代,
一個藝術的時代,
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
也是一個充滿嘲諷的時代。
It was an age of miracles,
it was an age of art,
it was an age of excess,
and it was an age of satire. 」
—— Francis Scott Fitzgerald《了不起的蓋茨比》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由美國著名作家
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
同名小說改編而成。
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市及長島為背景的中篇小說,
背景基調被設定在現代化的美國社會中上階層的白人圈內。
電影里上至服裝造型,下至室內設計
及各種飾品要求都非常考究,
充分展示了20世紀美國人們的著裝造型。
20世紀20年代是美國歷史上
一個短暫而特殊的時期,
史稱「喧囂年代」,
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1919年
到美國經濟大潰敗之前的1929年這10年。
1922年,菲茨杰拉德第一個
將「 爵士時代 」一詞(Jazz Age)
寫進他的短篇小說集《爵士時代的故事》的標題里,
無意間為接下來十年的美國定了性,命了名。
科技和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
也爆發了世界范圍內的殘酷戰爭。
各國杰出的插畫家,
為我們復原了那個不一樣的時代。
L'été à Monte Carlo. 1937. Jean-Gabriel Domergue.
Higher Education, Webster Murray, 1926
Fashion illustrations by Erté, c.1920s-1930s
Illustration by William G. Krieghoff in the Public Ledger,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June 8, 1919
近乎電影般的觀感,
一定會讓你沉醉其中。
我們今天主要介紹的是
—— Henry Patrick Raleigh
他對社會生活的描繪
定義了「蓋茨比時代」。
他用重復的線條、
隨性粗獷的涂鴉方式,
記錄了上流社會的男男女女
紙醉金迷的情景。
美國插畫家
Henry Patrick Raleigh
(1880-1944)
他是美國黃金時代最杰出的插畫家之一。
Henry Patrick Raleigh 是一位
出色的繪圖員和多才多藝的插畫家,
他在美國插畫的黃金時代蓬勃發展。
他受到最受歡迎的作家和出版物的追捧。
在他成功的過程中,
他是國內收入最高的插畫家之一。
1925年,藝術評論家 Evert Shinn 稱他為
「 美國最偉大的插畫家 」。
1880年,Raleigh 出生于俄勒岡州波特蘭市,
由于家庭破裂,生活貧困。
他9歲就開始工作了。
靠賣報紙來供養他的母親和姐妹們。
Pretty Girl Profile, 1902
Early illustrations
12歲時,他輟學,在舊金山的碼頭上
為一家咖啡進口商找到了一份工作。
他們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水手并肩工作,
讓他年輕的腦袋里充滿了
在遙遠地方生活的奇妙故事。
受到這些故事的啟發,
他開始素描和分享這些故事。
他的同事和老板都對他的畫印象深刻。
由于喜歡這位嶄露頭角的藝術家,
Raleigh 的老板提出讓他在著名的舊金山藝術學院
霍普金斯學院(Hopkins Academy)學習
并幫他支付學費。
Fish market, 1904
Intolorance, 1916
Must Children Die and Mothers Plead in Vain? Buy More Liberty Bonds, 1918
WWWI Poster, Hunger, 1917
短短三年之后,Raleigh 從霍普金斯大學畢業。
17歲時,他超凡的繪畫能力讓他在
《舊金山公報》(San Francisco Bulletin)
找到了一份工作。
在那里,他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記者兼藝術家,
報道一些最極端、最情緒化、最令人不快的話題,
包括死刑、火災和致命事故。
他甚至在太平間為謀殺和自殺的故事配了插圖。
19歲時,他在舊金山主考隊
(San Francisco Examiner)工作,
成為該隊收入最高的藝術家之一。
Coal barge, 1918
Musicians, 1919
Peep o, 1919
Problem at the door, 1919
Raleigh 在報社工作的時間教會了他
敏銳的眼睛、專業的意識和非凡的記憶力。
在太平間呆了幾天,
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學習和了解解剖學。
《舊金山檢驗者》(The San Francisco Examiner)
碰巧是美國出版商 William Randolph Hearst 最喜歡的報紙。
Hearst 在雜志上發現了 Raleigh 的作品,
于是要求他搬到紐約為《紐約日報》(The New York Journal)工作。
在搬到紐約并為《紐約日報》工作的短短九個月時間里,
Raleigh 就得到了他們的競爭對手
《紐約世界》(the New York World)的一個職位。
由于工資大幅度增加,
他的新工作只需要他一周工作三天。
他被派去報道上流社會的事件,描繪紐約的富人。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
這位來自赤貧家庭的年輕人
現在以他對奢華派對和時尚社交名流
的描繪而聞名。
他最初是西海岸的一名報紙素描畫家,
當時需要藝術家快速記錄新聞事件。
他早期的一些插圖與另一位
從報社起家的插畫家 F.R. Gruger 的插圖很相似。
F.R. Gruger 的插圖
由于經驗豐富,
他在職業生涯中創作了大約2萬張插圖,
每年大約有800張圖片,幾乎每天都有3張圖紙。
他具有出色的視覺記憶,
幾乎完全沒有模特或照片參考。
Story illustrations for “Simonetta” by Edwin Lefevre. Serialized in 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 from April 19th through May 3rd, 1919 . 3:13.5 x 7.5
Striker, 1919
他工作很快,
有時花不到一個小時在現場繪畫上,
有時花幾天時間在更大的作品上,
這有助于完成這么多作品。
The Fish Monger, 1919
Chinese Famine Poster, 1920
他的工作時間很短,這使他可以接受雜志的委托。
《Vanity Fair》、《Harper’s Bazar》、
《Collier’s》和《Saturday Evening Post》
都是他早期的任務之一。
隨著他的人氣持續增長,
Raleigh 在30歲的時候就賺了比他想象中更多的錢。
Gambling Night, Harper’s Bazaar illustration, 1922.
Magazine story illustration, 1923, Wolfe carbon pencil, ink, and watercolor on board, 15 x 16.25 in.
Paterewski
Dark romance
The couple on the dock
1914年,他被科利爾出版社選中,
為 H. G. Wells 的《Bealby》
連載五集的連載故事創作插圖。
就好像一夜之間,由于它的成功,
Raleigh 成了美國最受歡迎的插畫家之一。
Our Lives Are Going Out in Glory, and Together, Woman’s Home Companion Illustration, 1923, Wolfe carbon pencil, ink, and watercolor on board, 12 x 16.5 in.
story illustration, March 1923. Ink and watercolor on board
Backstage visit
Hat in hand
The embrace
在1930年的800幅插圖,
即使平均只有300美元,
以今天的美元計算也接近350萬美元。
Raleigh 是個有錢人,
他的消費習慣證明了這一點。
他喜歡與富人和名人交往,
在那里他開著昂貴的汽車,
穿著定制的西裝參加奢華的聚會。
盡管他的作品產量驚人,
Raleigh 每年經常出國旅行3到4個月,
這使得他的工作效率更加驚人。
Woman with baloon, 1923
At the Opera, 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 story illustration, 1924
Couple in crisis
The open door
The sailor
Raleigh 狂熱地工作,
是那個時代最多產的商業藝術家之一。
到他從事專業工作的第25年,
他已經出版了2萬多幅插圖。
即使在大蕭條時期,
他30年來的平均年收入也遠高于10萬美元。
美國藝術家雜志后來寫道:
「 在他最好的年景里,
他的年收入約為10萬美元。
考慮到當時的美元價值
和相對不太重要的所得稅,
Raleigh 在年底可能比任何其他插畫家
擁有更多的現金。」
1924 Buffalo Bill, 1924
1924 Pirates have arrived, 1924
Society pianist, 1924
Sick & poor
Soirée. Charcoal on board. 12.5 x 18.5 in
隨著彩色印刷進入雜志,
繪畫被繪畫所取代,
他試圖把色彩引入自己的作品中,
但他從來不喜歡畫插圖。
他寫道:
「 插圖不同于繪畫,
我強烈反對后者對我所選擇的領域的侵蝕。
線條畫是插畫的一種適當的基本媒介,
因為它最接近于與印刷頁面的線性效果協調。
繪畫,以其最純粹的形式,主要是情感的,
而插圖必須更理性,更說明性。
每一個國家都有其合法的影響范圍,
應限于這一范圍。」
Making a Pitch, 1928
Star at a Café, 1928
Hide in the Dark, 1929. Watercolour on board
She, 1929
Spanish beauty
Raleigh 似乎對肩膀情有獨鐘。
其他藝術家喜歡畫手。
Al Dorne,Steve Ditko 和 Mort Drucker
在他們的作品中都強調了雙手的重要性,
圍繞著雙手創作作品,并賦予它們以意義。
Al Dorne 的插圖
Mort Drucker 的插圖
莫蒂里安尼(Amedeo Modigliani)的品味略有不同;
他似乎對脖子有一種特殊的感覺,
通過擠壓它們來達到他想要的效果。
Amedeo Modigliani 的畫
Robert McGinnis 一貫把女人畫得出奇地細長。
他顯然覺得這些比例令人滿意。
Robert McGinnis 的插圖
Raleigh 喜歡肩部設計。
許多藝術家并沒有看到肩膀有多大潛力,
他們認為肩膀一般是對稱的、水平的。
Raleigh 仔細看了看,
看到它們像慵懶的海鷗一樣俯沖而下:
當 Raleigh 在前景中需要一個角色時,
有時在'初次亮相'的時候,他的肩膀只是一個肩膀。
他一次又一次地把女性的肩膀放在舞臺中央,
上下擺動,引導觀眾圍繞他的照片:
Balcony Scene
大多數藝術家用面部表情來表達態度。
而 Raleigh 可以用肩膀傳達:
只要一有機會,
Raleigh 就會找借口
把裸露的肩膀和后背畫出來
(不管他的報酬是什么)。
看看他對這些女人的愛,
他的個人品味是毋庸置疑的:
為什么一個藝術家
會被裸露肩膀的線條和形狀所吸引,
而另一個藝術家則會把注意力放在手上,
而第三個藝術家則會發現脖子上的創意潛力?
有些人說,這些偏好來自文化條件、氣候、
內分泌學、童年經歷、智力或性欲。
Center of Attention, 1930, Watercolor and pen on board, 15 x 13.5 in.
The Movie Star, 1930s, Watercolor and ink on paper, 18 ? x 25 inches
The man with the monicle, 1931
The Discussion, Watercolor, ink, and pencil on board, 19 x 25 in.
The fat woman laugh
不管怎么解釋,
圖片突出了最能吸引藝術家個人品味的特征。
你我走在這個世界上,
可以俯瞰肩胛骨和鎖骨的特殊之美,
但通過 Raleigh 充滿愛意的眼睛觀察它們之后,
很難做到這一點。
我們可能最終不會完全分享他的戀物癖,
但我們肯定會對肩膀的功能有更高的評價。
這是件好事。
每一個場景都有很強的代入感,
如同精彩的劇情躍然紙上,
如同電影一般。
美好的爵士時代,狂放的線條,
人們沉淪在紙醉金迷中。
他的作品就像插畫版的《了不起的蓋茨比》。
在將近30年的時間里,
Raleigh 為《Saturday Evening Post》
的500多篇報道配了插圖。
著名作家 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
Agatha Christie、Stephen Vincent Benet、
William Faulkner、Sinclair Lewis 和
毛姆(Somerset Maugham)的作品。
菲茨杰拉德給粉絲們寫了一封信,說:
「 說實話,
我覺得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插圖!」
Raleigh 作為一個插畫家和講故事的人
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技能。
他筆下的人物在沒有陷入漫畫領域的情況下,
以剛剛夠程式化的方式表現出來。
他自信的線條和對價值模式的熟練運用
使每一幅插圖都很有價值。
從服裝到家具再到汽車,
沒有一個細節可以忽略。
線條跳出頁面,流露出自信。
難怪他得了「自信的插畫家」的綽號。
From “Probably Showers,” Ladies Home Journal, May 1932
The scarecrow speaks
The Couple, 1932
At the Piano, 1930, Mixed media on paper, 19.5 x 14.75 in.
The pilot
The puppet master
The maid & child
Raleigh 花錢大手大腳,
給朋友們捐了幾千美元,
旅行,保養游艇,擁有豪宅,
在曼哈頓下城開了一間大工作室。
在他的巔峰時期,
Raleigh 可以享受與家人和朋友
定期出國旅行的生活方式。
他發現到異國他鄉旅行是他所需要的平衡。
這有助于恢復他對插圖的熱情。
A Couple
Couple & dog
Oh nurse
The Robery
The sad people
The children want to play
他認為這種生活方式永遠不會結束。
不幸的是,到了20世紀30年代末,
他的風格和品味發生了變化,
他的作品也隨之枯竭。
Raleigh 已經變得孤僻,
不愿意接受社會的變化。
Raleigh 的工作停止了。
All dressed up
Dressing room discussion
Nurse and Child
The weatern barber
There Jack Had Found Her
The boy at bar
到上世紀40年代,
他的作品已經與《Saturday Evening Post》
等主要雜志的藝術總監脫節。
光彩照人的生活消失了。
他的健康每況愈下,
沒有為退休攢錢,沒有穩定的工作,
最終無法適應新的市場和社會環境,
陷入了精神崩潰,于64歲時自殺。
All tied up
Halt the hun
My Daddy Bought Me A Government Bond Of The Third Liberty Loan…Did Yours
title unknown
String magic
在 Henry Raleigh 的一生中,
他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留下了一堆和他創作時一樣非凡的作品。
他獲得了許多獎項,
其中包括1916年 Shaw Prize for Illustration at the Salmagundi Club、
1926年美國廣告藝術金獎、1982年插畫家協會名人堂。
Assemblage, Cover
He
Muscians at the door
Twelve Thousand Dollars Net, Watercolor on board, 14.5 x 22 in.
Two old friends
Red Cross Nurse
Raleigh 看似毫不費力的插畫方式
展示了優秀的繪圖技巧和對構圖的深刻理解。
位置合適的線條用來引導觀眾到達預期的焦點。
Blooming romance
Hun Or Home? Buy More Liberty Bonds Framed Painting
Maxwell House Coffee
He
Raleigh 風格的一個非常美麗和引人注目的方面
是他結合了緊密的,
仔細觀察的,松散的,不受控制的涂鴉。
這不是懶惰的表現,
也不是多余的花里胡哨。
在一次采訪中,Raleigh 談到了他的工作,
「 最美麗的畫面是
一個觀察者可以自由地為自己完成的畫面。
插畫家應該能夠選擇任何主題的基本元素,
以最簡單和最直接的方式將整個場景傳達給外行,
避免簡單的細節往往造成單調或混亂。」
Children in the rain
Coffee & liquor
Ivory Soap
Various
Adoring fans
Bealby
Boy & his teacher
Boy at the table
「 倘若只讓我挑選一本人生必讀書,
我會毫不猶豫選擇《了不起的蓋茨比》。
隨手翻開一頁,讀上一段,
一次都沒讓我失望過,
沒有一頁使人興味索然。
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
—— 村上春樹
◆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文學史上家喻戶曉的不朽經典,入選美國國家圖書館“塑造美國的圖書”、美國高中大學標準教材,連續10年穩居美國亞馬遜經典文學類榜首、席卷《時代周刊》《紐約時報》《衛報》等全球各大權威榜單。
◆ 《了不起的蓋茨比》問世92年,暢銷92年,全球讀者瘋狂迷戀,各界名人視為至愛。
◆ 比爾·蓋茨:“《了不起的蓋茨比》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頭愛,重讀次數至多的枕邊書。我和梅琳達都很喜歡這本書,我們甚至把書中的話寫在家里的墻上。”
◆ 2017年全新未刪節中文譯本,由兩屆諾貝爾文學獎作品中文版譯者、榮獲美國“艾奧瓦大學榮譽作家”稱號詩人董繼平,譯自美國Scribner權威定本,一字未刪,完整典藏。
◆ 出版前董譯《了不起的蓋茨比》打印稿已廣泛傳閱,口碑奇好,被譽為“典雅譯筆完美呈現原著凄婉之美”。
一本偉大的書也會引發偉大或糟糕的命運。它帶給作者無上光榮,也會給作者帶來無上空虛。我說的是《了不起的蓋茨比》。最終,44 歲的菲茨杰拉德為空虛所害,死于華年。
這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為什么如此嚇人?如此了不起?
艾略特認為,菲茨杰拉德用這本書將美國小說帶上了宏大、熙攘、輕率的尋歡之旅。
而村上春樹卻愿意把至高無上的地位讓給它。他說,隨手翻開一頁,隨時妙不可言。
一個獲得了諾獎,帶著譏誚;一個還沒獲諾獎,滿含謙卑。
最膜拜這本書的是比爾·蓋茨和他的妻子。這是他們一生中重讀最多的小說。他們甚至把書中的一句話貼在墻頭:他的夢似乎已近在咫尺,他幾乎不可能抓不住。
但是,我相信,除了摯友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不會關心任何人的意見。他與海明威情同手足,他們的親密關系甚至讓妻子澤爾達抓狂又傷心。
他曾經巫師般預言,海明威每發表一部杰作就會離一次婚。
而海明威的預言幾乎將菲茨杰拉德直接處決。他認為自《了不起的蓋茨比》后,菲茨杰拉德不可能再寫出更好的作品。原因是,對于財富的敬畏,會讓菲茨杰拉德完蛋,會毀了他的一生。
非常不幸,海明威的預言像一顆子彈準確地把菲茨杰拉德擊中了。小說中,蓋茨比死了,他獻身于一種“博大、庸俗、華而不實的美”,他的死,像煙花寂滅,空洞、華麗、悲涼;生活中,菲茨杰拉德死了,他拖稿、酗酒、破產、妻子去了瘋人院,最終,他像一輛脫軌的列車跌下懸崖,徹底崩潰。
每個人都知道,蓋茨比是一個悲劇,每個人都把菲茨杰拉德的一生看成是這個悲劇的倒影。而更多的人,把菲茨杰拉德的妻子澤爾達視為悲劇的核心。
因為她瘋狂、任性、嬌生慣養、無法無天,她讓菲茨杰拉德神魂顛倒,最終深陷泥濘。
多么惡俗,這就是人類所能接受的版本。
但我想說,如果你讀讀菲茨杰拉德和澤爾達的情書,或許會有另外的理解,你或許會覺得,他的妻子是一只塵世中的仙鶴,帶著自由的風聲......
要知道,俗世的豐功偉績、華堂美玉,比諸于愛情,都是浮云糞土,都會黯然失色。甚至愛情也終將是幻滅。
所以,我們會在他的墓碑上看到小說中的句子:“于是我們奮力逆水行舟,又注定要不停地退回到過去。”或許,這才是一本穿過漫漫歲月的經典,所能給予我們的浩瀚的深意。
—— 何三坡
國內首次收錄爵士樂時代標桿畫家
Henry Patrick Raleigh 全套插圖。
他的作品與《了不起的蓋茨比》
真是絕配了!!
翻開本書,
您將看透人性誠實與虛偽,
歡笑背后隱藏的虛榮與荒誕,
浮華背后銘刻的愛與犧牲,
交織了人世間復雜的愛恨情仇,
幻滅了一個“爵士樂時代”虛妄的美國夢。
《 了不起的蓋茨比 》
獨家未刪節完整版!
精裝插圖珍藏本!
榮獲美國“艾奧瓦大學榮譽作家”稱號詩人,
譯自美國Scribner權威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