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國又有一條讓人激動的航天好消息傳出,在福建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于登云9月19日表示: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預計在2020年底前發射,軟著陸月面后,將采集期盼已久的月球樣返回地球,所以,嫦娥五號發射時間基本定了,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離嫦娥五號發射只有3個月時間了,倒計時開始。
既然時間基本確定了,那么作為國人的我們很有必要了解什么是嫦娥五號,它到底擁有哪些頂尖技術,要不然真有點丟人了,大家也看到了,在過去十幾年時間,我國在探月工程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說是五次關鍵航天發射,成功率達100%,放眼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就連美蘇兩國曾經在探月方面失敗過多次。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不太理解了,為何說是五次成功發射,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應該是4次成功發射才對,實際情況是,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成功發射,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成功發射,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成功發射,2014年10月24日嫦娥五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成功發射,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成功發射。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結構非常復雜,由四部分組成,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全重約8.2噸,所以發射嫦娥五號的時候要用我國的大推力火箭長征“胖五”。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已經實現了三步走戰略,繞月飛行,著陸月面,在月面移動,而現在嫦娥五號再實現另一步走戰略,采集樣品返回地球。
嫦娥五號主要任務不再是著陸月球,巡視月球,而是取樣返回,當嫦娥五號升空后,借助大推力火箭“胖五”直接奔向月球,然后切入繞月軌道,當時機成熟后,著陸器與軌道器分離,軌道器帶著返回器留在月球軌道上,而著陸器帶著上升器軟著陸月面,著陸器將用智能機械臂來收集約2公斤樣品,然后封裝樣品,將樣品裝入上升器,等待點火。
當一切就緒后,上升器點火升空,然后在上100公里的繞月軌道上與月球軌道器對接,成功對接之后,將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內部,到這一步,上升器的使命結束了,成為廢棄物,而軌道器帶著返回器掙脫月球引力,開始返回地球,帶著月球樣品的返回器在進入大氣層前與軌道分離,到這一步,軌道器的使命結束了,最后返回器降落在內蒙古草原上。
由于這是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首次采樣,很多技術都是第一次應用,沒有任何技術參考,當然了存在多項技術難點,行不行,能不能成功,現在還不好說,比如,月球軌道器與上升器在上百公里高月球軌道上對接,著陸器在月面上用機械手采樣,自行進行封裝,然后放進上升器,最后上升器在月面上高速起飛,月球軌道器帶著返回器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