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際空間站”的不利消息已經很多了,俄美關系的持續惡化,讓俄羅斯產生了拆分國際空間站的想法,俄羅斯定于在3月30日撤離空間站上所有俄宇航員,到時,俄羅斯艙段將處于無人運行狀態。
幾天前,俄航天局向歐洲航天局、加拿大航天局和美國航天局分別發送一封電子郵件,希望三大航天局盡力阻止美國的制裁,現在,俄航天局正在等待三大航天局的郵件答復,然后再決定是否要停止與美國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合作。
而現在,又有一個讓人遺憾的太空消息傳來,歐洲航天局宣布暫停與俄羅斯航天局在火星任務ExoMars上的合作,不再使用俄羅斯火箭和俄羅斯著火平臺,看來,真的要完了,2022年ExoMars任務沒有火箭用了。
3月17日,歐洲航天局總干事約瑟夫·阿施巴赫在簡報會上表示:鑒于當前的局勢,歐洲航天局決定不再進行ExoMars任務發射,原定于2022年9月20日在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現在不太可能了。
ExoMars是歐洲航天局(ESA) 和俄羅斯航天局合作進行的首個“天體生物學計劃”,用俄羅斯火箭將一輛火星車發射到火星表面,一,在火星表面尋找外星生命的痕跡,二,研究火星空氣微量氣體的來源,三,收集火星樣品并返回地球。
歐洲航天局(ESA)主要研制火星車,俄羅斯航天局主要研制火星登陸平臺和提供發射火箭,ExoMars火星任務于2016年正式啟動,最初計劃在2020年7月左右發射,打算與中國祝融號、美國毅力號和阿聯酋希望號一起飛向火星。
但事與愿違,由于種種原因,ExoMars火星車沒能在2020年7月發射,發射任務不得不改至2022年9月。向火星發射航天器并不像發射軌道衛星這么簡單,到等到火星快要接近地球的時候才能發射,這種機會每隔26個月才出現一次,發射窗口期僅12天。
2020年10月13日是火星沖日,地球與火星距離達到最近,在2020年7月前后,我們發射了中國祝融號、美國毅力號和阿聯酋希望號,2022年12月08日也是火星沖日,所以向火星發射航天器的最佳時間是在2022年9月20前后。
本以為在2023年1月,火星表面再次迎來一輛新火星車,活躍在火星表面的火星車數量將增加至4輛,人類探索火星的熱情將進入到一個新階段,2030年殖民火星變得越來越有可能,沒想到歐洲局勢的劇變,這事可能就沒戲了。
歐洲航天局(ESA)的ExoMars任務,要么等待歐洲局勢穩定之后,再次與俄羅斯航天局合作,重新安排ExoMars任務的發射,這需要很長時間,之前都說韋伯太空望遠鏡是“鴿王”,現在ExoMars任務只怕會成為第2個“鴿王”。
要么,歐洲航天局(ESA)為ExoMars任務重新尋求合作,更換掉俄羅斯的質子火箭,更換掉俄羅斯建造的Kazachok火星登陸平臺,還要更換掉俄羅斯給火星車提供的儀器和放射性同位素加熱裝置。
環顧世界,能接得下火星表面探測任務的國家,也就只有中國,俄羅斯和美國,現在歐洲航天局(ESA)拒絕與俄羅斯合作,也不可能與中國合作,最后也只得多花數億美元跟美國航天局合作了,這些年,歐洲發展來發展去,還是沒能逃脫“如來佛的五指山”。
2022年ExoMars任務的Kazachok火星登陸平臺重827.9千克,以太陽能電池作為動力,成功著陸火星上后,火星車會沿著一個坡道緩緩來到火星表面,火星車重約207公斤,攜帶了一個2米長的巖心鉆頭,擁有著多種先進的科學儀器。
星有機分子分析儀(MOMA),紅外光譜儀,多光譜成像儀,拉曼激光光譜儀(RLS),中子能譜儀(ADRON-RM),火星有機分子分析儀(MOMA)、紅外高光譜顯微鏡(MicroOmega-IR),還有多個高清的攝像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