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肝病科主任醫師 郭朋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肝病科副主任醫師 張引強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但不遵醫囑私自服用的一些藥物和保健品,會引發肝損傷,嚴重時可致命。
偏方治肝火卻傷了肝
“轉氨酶超過560單位每升,超過正常值10幾倍,典型的肝損傷。”聽到醫生的診斷,高女士說啥也沒想到,喝了一周多的自采蒲公英代茶飲治“肝火”,竟喝出“藥物性肝損傷”!
像高女士這樣濫用中草藥偏方治病,最終導致藥物性肝損傷的患者不少,他們中有吃何首烏治白發的、有吃土三七泡藥酒治疼痛的,還有服用不明成分的中藥偏方。
那么,到底什么是藥物性肝損傷?中草藥也能導致肝損害嗎?
什么是藥物性肝損傷?
藥物性肝損傷是指由各類處方或非處方的化學藥物、生物制劑、傳統中藥、天然藥、保健品、膳食補充劑等所誘發的肝損傷,是最常見和最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最棘手的是,迄今仍缺乏簡便、客觀、特異的診斷指標和特效治療手段。
傷肝的中藥有哪些?(敲黑板 畫重點啦)
傳統中藥何首烏、土三七,以及治療骨質疏松、關節炎、白癜風、銀屑病、濕疹、痤瘡等疾病的某些復方制劑等都與肝損傷相關。但由于組分復雜,很難確定究竟是哪些成分引起肝損傷。因此老百姓認為 “中藥最安全”的說法并不對!
在張引強醫生的臨床診斷中,中藥何首烏(生首烏泡水治白發)、黃藥子(治療甲亢)、土茯苓(治療濕疹)都能引發肝損傷。此外,川楝子、天花粉、千里光、雷公藤、白屈菜等傷肝報道也很常見。因此服藥一定要遵循醫囑,不能自己瞎吃。
傷肝的化學藥物也不少
除了中草藥,臨床上導致肝損害的西藥也不少,例如較常見的抗結核藥、抗腫瘤藥、抗生素、解熱鎮痛藥、化療藥等,此外還有降脂藥、抗真菌藥、保健品。
需注意的是,老年人用藥的越來越多,常是多種藥物聯合使用,無疑增加藥物性肝損傷的風險。此外,發病也和很多因素相關。如患者身體狀況、年齡、性別,以及藥物化學性質、劑量和療程等。據報道,飲酒及抽煙也會增加某些藥物的肝損傷風險。
肝功異常當心藥物損傷
張引強介紹,藥物造成的肝損傷通常出現在用藥數日或數周后,有的患者僅表現為肝功能異常,有的可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如乏力、惡心、嘔吐、厭食、尿黃、眼黃、發熱、皮疹、肝區疼痛等,體檢可見肝硬化、肝腫大或肝萎縮,甚至發生急性肝炎或肝臟腫瘤。臨床上,大多數患者是因為化驗肝功能異常而就診。
記住,一旦發現有這些異常,及時停用可疑肝損傷藥物,盡快就醫。
編輯:王小磊
大牌專家問診、貼心健康提醒,盡在健康時報客戶端。移步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場下載,藍色圖標才是官方出品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