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快到了,按照慣例應該說說與端午節(jié)相關的話題應應景,那么就來聊一聊艾吧。
對家人來說,艾灸是愛灸
對醫(yī)者來說,艾灸是艾救
對愛人來說,艾灸是愛久
讓我們一起進入艾的世界
先要說明的是,用到灸療的一定是寒癥才可以灸,艾草本來性純陽,如果是熱癥那就不能用灸。
另外人體的穴位不是每一個都可以灸,大家對針灸感興趣的話可以研究一下《針灸甲乙經(jīng)》、《針灸大成》。
灸療為什么要用艾?
艾性純陽、通十二經(jīng),且艾性是向下鉆的,因此自古相傳灸療一定是用艾,其他東西都沒有這個效果。
下面介紹一個古代行軍打仗找水源的故事,大家就能明白為什么艾性向下了。
在古代行軍打仗千軍萬馬,最重要的是水源,在沒有陸上水源的情況下,如何快速找到地下水源呢?對,就是用艾!
艾草生命力頑強,只要有陽光的地方,就會生長,士兵扎營下來就會分頭去找艾草(或者隨車就帶有干艾草),然后把艾草堆成一堆,點火燃燒,艾草燃燒后,產(chǎn)生的熱量會順著地下的縫隙鉆,直到它找到出路,當遇到水源的時候,就會將隨水一同蒸發(fā)升騰,這時軍隊就看那里的地面有水霧冒出來,就表示這個地方有地下水,就動手開挖。
艾灸,從名字上看我們已經(jīng)將艾灸等同于灸療了,所以說非用艾不可。艾草燃燒后產(chǎn)生的熱進入人體后,隨氣血循環(huán),具有祛濕除寒氣的作用。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和陳皮類似,存放三到五年的陳艾的效果是最好的,陳艾燃燒緩慢,火力溫和,燃著后煙少,艾灰不易脫落;而新艾則沒有這些優(yōu)點故臨床上多采用陳艾而不用新艾。
為何要端午采艾
新鮮艾草在采摘的時間上也很有講究,在五月端午這天清晨采摘的艾草品質(zhì)最好,也許有人會問夏至不是陽氣最旺的時候,為什么不夏至采摘呢。
先來看端午的意思,端是開端,午屬火,因此端午即是陽氣最盛的開端,而到了夏至,陽氣已經(jīng)到了最高點開始回頭,所謂夏至一陰生,所以如果到夏至采摘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來不及了,從佛法來說這即是“現(xiàn)在心不可得”。
艾草的功效
抗菌消炎
艾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創(chuàng)傷時,將艾草點燃,對著傷口熏,其發(fā)出的藥力可以作用于傷口,能快速地對局部進行滅菌和消炎,有利于傷口愈合,還可以增強免疫力。
調(diào)經(jīng)止血
艾草具有散寒除濕,調(diào)經(jīng)止血的功效,灸法正是應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jīng)通痹的作用。
通過熱灸對經(jīng)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溫經(jīng)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對于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行氣通絡
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jīng)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于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jīng)絡受阻,即可出現(xiàn)腫脹疼痛等癥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艾灸于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diào)和氣血,疏通經(jīng)絡,平衡機能的作用。
艾灸的幾種方法
隔姜灸
隔蒜灸
隔鹽灸
米粒灸
前面3種是隔物灸,而米粒灸是直接灸,即把艾絨捏成米粒大小放到穴位上用香點燃。幾種灸法的具體功效及手法就不詳述了,有需要具體了解的可以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