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黃為水生植物香蒲的干燥花粉。常生長在池塘或沼澤地中,其葉可做草鞋、鞋墊,質地柔軟且又防潮,過去艱苦歲月,百姓最常使用。全國各地均有產出,采收后曬干,生用或炒用入藥。
一、蒲黃的功效:
蒲黃味甘,平。歸肝、心包經。功效能收澀止血,行血祛瘀。被譽為“止血行瘀之要藥”。
常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通經,胸腹刺痛,跌撲腫痛,血淋澀痛等證的治療。
名家名著摘要:
《本經》:“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p>
《日華子本草》:“妊孕人下血墜胎?!?/p>
《本草綱目》:“涼血活血,止心腹諸痛。生則能行,熟則能止。與五靈脂同用,能治一切心腹諸痛?!?/p>
《玉楸藥解》:“行瘀血而斂新血,經產癰疽,癥瘕,跌撲能破,吐衄崩漏,痔瘡痢疾鮮血能止。調經止帶,安胎下乳,心腹諸證,下衣摧生皆善。”
《本草備要》:“生用性滑,行血消瘀,通經脈,利小便,祛心腹膀胱寒熱。療撲打損傷,瘡癤諸腫。炒黑性澀,止一切血,崩帶泄精?!?/p>
二、蒲黃的配伍應用:
1.用于諸多出血之證。蒲黃能收澀止血,對各種出血,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等均可應用,有止血不留瘀的優點。炒炭用,可增強止血療效,若生用則兼能化瘀??蓡挝稇?,也常配伍仙鶴草、旱蓮草、側柏葉等止血之藥。
治心經熱盛,舌上出血,蒲黃常配伍人參、麥冬、生地、甘草等,即香參丸。
蒲黃外敷,還可用于瘡傷出血,常與三七合用。
2.用于心腹疼痛,產后瘀痛,痛經等證。蒲黃生用善活血祛瘀,治療以上諸證,最常與五靈脂配伍,即失笑散。二藥若入煎劑,須要包煎。
3.用于血淋澀痛,小便不利。蒲黃生于水澤之中,八卦屬兌,性善清利,故可用于熱淋、血淋之證。常配伍冬葵子、生地等,即蒲黃散。
治熱結下焦之血淋、尿血,常配伍小薊、生地、滑石、木通、淡竹葉等,即涼血通淋之名方小薊飲子。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急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結石等,療效顯著,值得學習。
三、蒲黃的用法用量:
蒲黃常入煎劑,也適合作丸散。入煎劑常用量幾克至十余克,須包煎。外用適量。
汪昂言:“香蒲,花中蕊屑,湯成入藥?!?/p>
四、蒲黃的應用注意:
蒲黃能增強產后子宮收縮,有利于子宮恢復,對產后瘀血或出血證適用。也正因如此,妊娠期間當禁用。
~
——中醫實戰筆記20.8.26下午
#中醫實戰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