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俄軍米勒樂沃空軍基地突然遭遇烏軍彈道導彈襲擊,隨后傳出的俄軍士兵手機拍攝的畫面顯示,機場內有火光和濃煙冒出,同時至少一架蘇-30SM戰機起火燃燒。該基地距離烏克蘭東部的烏軍控制區90到100公里左右,目前烏軍手里只有圓點-U戰役戰術彈道導彈能夠打到該機場。
圖:俄軍士兵手機拍攝的基地內照片
圖:機場起火的蘇-30SM戰機,沒有彈坑,可能用的子母戰斗部
通過上面的衛星圖對比可以看到,照片的拍攝位置是米勒樂沃空軍基地東側的停機掩體,起火位置是機場停機坪。烏軍的9K79圓點-U戰術彈道導彈應該就是以機場停機坪為目標進行的攻擊。不過從近景照片看,停機坪沒有大彈坑,所以應該用的不是大威力的單彈頭,而是子母彈頭。烏軍可能也是想用子母戰斗部最大限度的覆蓋停機坪,盡可能多的殺傷停機坪上的俄軍戰機。
圖:烏克蘭陸軍的圓點-U戰役戰術彈道導彈
圖:2021年在赫爾松附近演練打擊克里米亞俄軍的烏軍圓點-U
烏克蘭軍隊目前有一個直屬陸軍司令部的彈道導彈旅,番號是第19扎波羅熱獨立導彈旅,部隊代號叫“圣芭芭拉”。下屬4個導彈營,全部裝備從蘇聯繼承的圓點-U戰役戰術彈道導彈系統。這款蘇聯70年代研發的導彈系統主要配備兩款導彈,一種是70公里射程的9M79導彈,另一種則是120公里射程的9M79-1導彈。這兩種導彈都主要是依靠慣性制導,所以打擊精度不是很高,前者打擊誤差150米,后者打擊誤差縮小到了95米。考慮到米勒樂沃空軍基地距離烏克蘭軍隊的控制區大約是90到100公里,因此烏軍這次肯定是用的9M79-1彈道導彈。
圖:9N123F型高爆單彈頭
圖:9N123K子母彈頭
在戰斗部方面9M79和9M79-1導彈通常使用的是兩種戰斗部,一種是482公斤的9N123F高爆破片戰斗部,另一種是9N123K子母戰斗部。前者彈頭內裝填有162.5公斤的TG20炸藥,能夠產生1.45萬枚破片,而且有20米高度的空爆模式。后者彈頭內則是包含有50枚9N24高爆破片殺傷子彈藥,每一枚子彈藥裝藥1.45公斤左右,單枚爆炸能夠產生316片重7克左右的破片。子母彈頭在無線電高度計的控制下會在目標上空2250米高度拋撒子彈藥,增大覆蓋面積。
圖:9N24子彈藥
這次俄軍前線機場被襲出乎很多人意料,主要是開戰第一天俄軍的空襲和巡航導彈打擊場面讓人們產生了俄軍火力準備很充分,空襲力度很強的錯覺。認為烏克蘭軍隊的技術兵器應該被完全壓制和摧毀了,但是從開戰第二天的戰場情況來看,俄軍的空襲力度完全不夠。作為重點的哈爾科夫戰場上,烏軍的裝甲車輛在城內居然還敢在大街上機動,基輔上空還能有烏軍的蘇-27戰機出擊巡邏(最后被烏軍防空部隊誤擊墜毀)。這就從側面反映出了俄羅斯空天軍沒有在戰場上空保持足夠的壓力和值班戰機,所以出現烏軍圓點-U前出“偷雞”也就不足為奇了。另外,此次機場被襲也反映了俄軍在東部前線機場的防空配置也有問題,走高空的9M79導彈并不難預警和攔截,機場周邊如果部署有S400防空單位的話,應該是可以攔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