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所使用的各種高新科技產品也變得越來越先進,同時在更新的工藝之下,這些產品的體積也越來越小,曾經需要巨大體形才能實現的功能,現在已經可以縮小很多倍了,我們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電腦,而軍事領域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雷達。很多軍迷對于雷達一定不陌生,這種軍事裝備無論是在上個世紀的二戰之中,還是在現代化戰爭之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可以說,只要我們所研發的雷達足夠先進,那么就沒有任何戰斗機能夠在我們的雷達搜索之下隱形。
自從戰斗機現世以后,就出現了空戰,無論是在以往的空戰中還是在現代化的空戰之中,只要能夠優先發現敵方戰斗機,那么就能夠取得巨大的優勢,第五代隱形戰斗機正是憑借這樣的優勢成功的碾壓了前面幾代戰斗機。但是雷達能夠搜索到隱身戰機的蹤跡,雷達在空戰中的應用最早體現于大不列顛空戰之中,在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空戰之中,雷達表現出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世界上曾經出現過一款超級巨大的雷達,或許很多軍迷都能夠猜出這款雷達是哪個國家研發的,沒錯,就是前蘇聯,前蘇聯在冷戰時期研發出來了一款世界上最大的雷達,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國家的雷達能夠超越這款雷達的體形,這款雷達就是杜加-3。
我們都知道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進行了軍備競賽,在這期間蘇聯的軍事技術從整體上來說是稍稍落后于美國的,在電子領域更是如此,蘇聯并不能達到美國那樣的水平,因此蘇聯為了能夠建立起來一座可以有效探查美國空中力量的雷達,便不斷的擴大他們當時最先進的雷達的體積,就這樣杜加-3就誕生了。
杜加-3在面世的時候,所有人都被其巨大的體形所震撼了,這個超級雷達已經有140米高了,可以想象蘇聯用了多少的材料才建成了這樣一個巨無霸,并且它的性能也確實對得起蘇聯耗費了這么多的資源去進行建設。
在上個世紀的時候杜加-3的探測范圍就能夠超越兩千公里,也就是說千里外的敵機在它的眼皮子底下都無處可逃,堪稱是全球最強雷達,它的超級探測范圍讓美國所有的戰斗機都無法靠近蘇聯本土,因此美國一度想要破壞這個巨大的雷達,但是蘇聯耗費如此巨大的精力建立起來的雷達怎么會讓美國就這樣破壞掉了呢?因此直接派遣了4000多名士兵駐扎在其旁邊。在不想挑起大規模戰爭沖突的情況下,美國只得放棄了這個想法。
不過杜加-3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并不是它超強的探測力或者是超大的體形,而是其在運行過程中對全球通訊產生的干擾作用,在那個時代,只要杜加-3全公里運行,那么每過8秒,全球通訊就會被其干擾一次,因此蘇聯也遭到了數國投訴。
實際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杜加-3早在上個世紀蘇聯解體前就被淘汰了,畢竟后來又出現了體形更小但是探測能力更強的雷達,那么杜加-3這種既費錢,影響又大的雷達自然就被歷史的洪流所淹沒了。
實際上杜加-3算是典型的冷戰時期的產物,如果蘇聯在冷戰時期不是那么瘋狂的話,其實蘇聯解體的時間可能還會晚上不少,畢竟在那個時期蘇聯所建造出來的戰爭巨獸實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