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月12日,日本發生一起史上最大空難:一架波音747-100SR型日航客機,搭載524名乘客及機組員,不幸墜毀,造成520人罹難,僅4人幸存。此次空難事件,是世界上單一架次飛機的空難中,死傷最慘重的, 被稱為“日本航空123號航班空難事件”。
圖為空難前的日航波音747-100SR型客機,飛機編號JA8119。當時,飛機從日本東京的羽田機場,預定飛往大阪伊丹機場,不料剛升空十三分鐘,到達兩萬4英尺高空,尾翼突然脫落,機尾頂部出現了一個直徑約 1.5米的大洞,飛機遇到了嚴重故障。
機長和其他駕駛員努力控制飛機平穩,試圖返回羽田機場。但半個小時后,飛機在關東地區群馬縣御巢鷹山區附近的高天原山(距離東京約100公里)墜毀,機頭撞擊山體,很慘烈。地面控制臺聽到機長的最后一句話是:“拉!使勁拉!”
飛機墜落的殘骸。由于失事現場位于山區,而且正在下雨,導致救援人員無法連夜趕到現場搜救,第二天才趕到現場。此時距離墜機已經過去了14小時,一些本可以救治的傷員重傷而死。事后,搜救隊的拖延遭到無數批評。
圖為搜救隊在飛機殘骸邊尋找幸存者。
由于墜毀時猛烈撞擊發生大火,所以大部份遇難者的遺體殘缺不全。為了辨認遇難者身份,日本動用了許多當地醫師以及全國的法醫和牙醫(當時沒有DNA識別技術)。艱難的辨認工作,從夏天一直到該年冬天才完成。
現場的罹難者。該班機的乘客大多為日本人,共計:日本乘客488人,西德1人,中國1人,意大利2人,香港4人,英國1人,美國2人,其他10人,機組15人。
只有四人奇跡般獲救,巧合的是,她們都是女性:1名未執勤的空服員、一對母女以及1個12歲女孩。事實上,世界多次大空難的統計顯示,女性(尤其未成年女性)和兒童更容易在空難中幸存,因為女性身體比較軟,孩子則骨骼小,他們身體彈性好,在座椅的包裹下撞擊時不會‘硬碰硬’,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幸存女孩被救援直升機營救的一幕。
這架波音客機是日本國內線專用的短程高承載型客機,采取了非常高比例的經濟艙座位配置,導致載客人數遠高于一般同級客機,所以死亡也及其慘重。圖為飛機乘員位置一覽圖,桃色的四點是幸存者座椅位置,都在后排靠中央。當然,后排并不意味空難生存率高,但由于這次是機頭撞山,所以后排相對幸運些。
空難原因后來查明:此前該機在大阪國際機場著陸時曾經機體尾部觸地,但是日航工程師對這起事故造成的壓力隔板毀壞的不當修理,使得金屬疲勞達到了極限,無法再承受氣壓差而破裂,導致機體無法控制而墜毀。
日本警方以業務過失致死的罪名,將日航以及波音公司的相關人員20人起訴,但最后都獲不起訴處分。而日航的幾位高階主管、波音公司的一位工程師,因為班機維修不當導致墜毀,而羞愧自殺。圖為遇難者遺體安置場所之碑。
對逝去的親人,家屬永遠難以忘記。圖為2015年空難30周年時,遇難者遺屬團體“812聯絡會”的成員及當地志愿者制作為空中安全祈福的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