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要回答此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漢印的發展過程。也就是說,知道了它的前因,我們就能明白它的后果。
秦滅六國,文字統一。印章從材料規格到形式,從用字到紐制也有了統一的標準和規定。秦印的興起,為漢印的輝煌注入了不可估量的活力。
而漢代,不僅國力強盛、運祚悠長,重要的是文化藝術空前繁榮。作為權利象征和交往憑信的印章,其藝術境界也達到了一個高峰,反映著大漢王朝的宏大氣象。
西漢初承襲秦制,經過改進形成了統一的繆篆入印的官印制度,其形式是白文無格界,而紐飾、用字、大小、材質因官職級別而不同。這一時期的印章風貌為雍容厚重,雄渾豐滿。王莽當政,又對印制加以改革,時雖短暫,但面目多樣,其刻制水平賞心悅目,精妙絕倫。
劉秀稱帝東漢后,印章雖復歸西漢舊制,然風格已顯現為方折勁直,干凈磊落,特別是頒發給異族王國首領的官印極為精美,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漢代除了官印的皇皇巨制外,私家印章也很流行,因沒有規約的限制,私印的藝術形式更加豐富。除白、朱文外還有朱白相間印等。其鳥蟲印、殳篆印及肖形印也層出不窮、絢麗多姿。
除了上述的官私形制外,做為印章副產品的封泥印,也是學習篆刻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
漢印是經過千余年發展達到的一個高峰,在平正敦厚、博大恢宏的總體風格之基礎上,極具豐富多彩的變化,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的審美的理想。是明清篆刻藝術賴以強盛的重要基礎,被后世歷代印人奉為圭臬,“印宗秦漢'在中國印壇已喊了六百多年,足見漢印是一個博大精深的藝術寶庫,是我們后人從事篆刻首先要學習的不二法門。
我是晉風。愿與大家在書法藝術,詩詞楹聯及人文知識等方面,同學習,互交流,共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