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先來玩一個“大家來找茬”游戲:
鄭州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中學、鄭州實驗外國語學校、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鄭州星源外國語學校、鄭州高新區朗悅慧外國語中學……
怎么樣,已經暈頭轉向了吧?
很多學生家長,估計都被這一名字困擾過:以外國語命名的學校,尤其是中學階段,外國語學校、外國語中學,加上各種前綴,簡直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河南商報考學君,幫各位家長做好這個“大家來找茬”的游戲,想知道這些學校是啥關系,為啥都叫外國語,繼續往下看吧。
暈菜:這是在玩“大家來找茬”嗎?
今天我們先來玩一個“大家來找茬”游戲:
鄭州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中學、鄭州實驗外國語學校、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鄭州星源外國語學校、鄭州高新區朗悅慧外國語中學……
怎么樣,已經暈頭轉向了吧?
很多學生家長,估計都被這個名字困擾過:以外國語命名的學校,尤其是中學階段,簡直傻傻分不清楚。
尤其是孩子將要小升初或者參加中招考試的家長,更是要做好一番功課,弄清楚它們的關系和學校情況。
更有不少家長在買房子時,被置業顧問忽悠“買**小區,上外國語名校”“我們小區有名額,業主孩子或者直系親屬可以上外國語中學”“我們小學配建的是外國語學校的分校,買就上名校”……
而家長買了才發現,小區倒是在學校附近,可高中是要通過中招考試才能錄取的,哭……
有家長發現,本著名校去的,孩子報名通過考試了才發現,這所學校和自己想象中的外國語學校根本不是一回事,哭……
有家長發現,簽合同時,售樓部還有宣傳小區配建外國語中學某校區的廣告和文件,再去看沒有了,能不能上名校還是個謎,哭……
好啦好啦,還好有考學君,河南商報考學君結合各個以“外國語”命名的學校網站和教育部門文件,為家長們厘清那些叫外國語的學校都是啥關系,都有啥貓膩。
外國語“一校五部”:
這才是外國語的嫡系部隊
為什么出現這么多以“外國語”命名的學校,還要從鄭州外國語學校說起,作為鄭州家長心中的NO.1,每年中考,都是不少學子奮斗的目標。
我們先來看看外國語教育集團的嫡系部隊,包括鄭州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中學、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鄭州實驗外國語中學,“一校五部”,由鄭州外國語學校統一管理的辦學格局。
鄭州外國語學校位于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楓楊街6號,系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是一所公辦高中,家長們習慣稱之為“外總高中部”。
學校于1983年建校,建制為完全中學,地址在隴海西路65號。
2001年,學校高中部外遷至高新區楓楊街新址,建設成為寄宿制高中,隴海路校區成為初中部。
招生方式:公辦高中,在面向鄭州市區錄取的鄭州市中招錄取的第一批次招生。
鄭州外國語中學位于隴海西路65號,是一所公辦初中。
1983年7月,河南省首家外國語學校創建,始名為鄭州市外國語中學,2003年,隴海路校區作為初中部,命名為鄭州外國語中學;楓楊街校區作為高中部,命名為鄭州外國語學校。
每年小升初,外語推薦生政策也讓很多家長關注,被家長們成為“外總初中部”。
招生方式:公辦初中,采用部分班級劃片招生,加外語推薦生招生的方式。
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是鄭州外國語學校(集團)的核心學校,其前身為創建于2004年的鄭州外國語學校分校初中部,2008年更改為現名,開始獨立辦學,2013年秋季新校區建成使用。
新校區坐落于鄭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月季街,校園占地面積95059㎡(142畝),校舍總建筑面積約90275㎡。
鄭州楓楊外國語學校,是一所民辦初中,也是每年民辦小升初的熱門學校,有家長稱其為“西分”。
招生方式:民辦初中,自主招生,今年起,采取“聯合評價、成果共享、自主錄取”的招生辦法,此評價僅一次。
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原鄭州外國語學校分校)位于鄭州高新區翠竹街,是鄭州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核心校區之一。
與鄭州外國語學校本部在教材、進度、難度、測試與評價、大型活動方面 “五個統一”,待遇上“四個同一”。
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是一所民辦高中,位于高新區翠竹街與銀屏路交叉口西北角。
招生方式:民辦高中,在面向鄭州市區錄取的鄭州市中招錄取的第三批次招生,今年起可拿出20%的比例在省提前批次的第三批次招生。
鄭州實驗外國語中學原為鄭州外國語中學分校,是一所民辦初中。
2010年更名為鄭州實驗外國語中學,社會上習慣簡稱為“東分”,也是民辦小升初的熱門學校。
2011年以來,學校被納入鄭州外國語教育集團,成為鄭州市優質教育資源倍增工程核心項目學校,與鄭州外國語中學聯合辦學,二者在辦學理念、校園文化、教學管理、教師隊伍、外語特色、學科競賽、素質教育、發展機會等方面完全一致。
2015年8月,位于南三環、嵩山南路的錦繡山河新校區落成,正式投入使用。
招生方式:民辦初中,自主招生,今年起,采取“聯合評價、成果共享、自主錄取”的招生辦法,此評價僅一次。
有托管有新校區:
這些學校都和外國語學校有“親戚關系”
除了上邊5所學校,不少學校也打著“外國語分校”的名頭來招生,讓家長很是困惑。
說完了嫡系部隊,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和“鄭州外國語學校”或多或少都有“親戚關系”的學校吧。
這所學校很多家長會覺得比較陌生,2015年剛剛開始招生。
目前在鄭州外國語學校的官方網站上僅顯示這是外語教育集團的一份子,更多的介紹尚沒有,考學君會繼續完善哦。
查詢可見,平原外國語學校,有稱其為鄭州外國語學校平原校區,是由平原示范區投資建設,新鄉市和鄭州市兩市政府委托鄭州外國語學校全面管理的一所公辦寄宿制完全中學。
學校位于黃河大橋以北、與鄭州一河之隔平原示范區內,位于平原示范區雅礱江路東段,占地面積350畝,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億元人民幣。2012年11月開工建設,2015年8月已正式招生。
招生方式:公辦初中。
和上邊的平原外國語學校一樣,在鄭州外國語學校的官方網站上僅顯示這所鄭州市高新區朗悅慧外國語中學是外語教育集團成員校之一,沒有更多介紹。
該校的一份招生簡章顯示,這所學校是一所全寄宿民辦初級中學,是鄭州外國語教育集團校區之一,獨立法人辦學。
該校也是一所新學校,今年計劃招收第一屆初一新生,正式校區位于鄭州高新區楓楊街與春藤路交叉口東南角,目前在位于高新區石楠路與迎春街交叉口的過渡校區。
招生方式:民辦初中,自主招生,同時,按照高新區教育局公示,該校還招收大里村、北里村符合就近入學條件的居民子女。
這所學校和鄭州外國語學校的關系為“托管關系”。
在鄭州市人民政府網站上有一篇介紹鄭州市管城區外國語中學的文章顯示:
2016年,管城區首先引進鄭州市外國語中學優質教育資源。5月中旬,管城區政府已與鄭州市教育局、外國語中學簽訂合作協議。
由鄭州市外國語中學正式托管管城區新建的一所中學(管城外國語中學,位于弓莊南街,計劃總投資1.7億元,設置42個教學班),將其納入鄭州市外國語中學(集團)發展,把該校作為鄭州市外國語中學的管城校區進行辦學。
鄭州市外國語中學本部與管城校區將實現互派領導、共享師資、同步管理、同等考核、捆綁發展。
這所學校已于今年8月份揭牌。
招生方式:公辦初中。
那些也叫外國語的學校
除了上邊的這些學校,有很多學校也稱之為“**外國語中學或學校”,這些學校和鄭州外國語學校并無聯系。
鄭東新區外國語學校創辦于2008年,為九年義務教育一貫制學校,招收一至九年級學生,是鄭東新區公立學校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學校坐落于風景如畫的鄭東新區CBD中心,位于鄭東新區商務外環路與九如東路交叉口,占地面積 68328 平方米,建筑面積49635 平方米,滿額容量為54個班,其中小學部六個年級共24個班,初中部三個年級共30個班。
招生方式:公辦初中。
鄭州市鄭東新區外國語中學是一所按省級示范性高中標準建設的現代化、國際化、全寄宿的公辦高中,歸屬鄭州市鄭東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管理,于2016年正式招生。
學校位于鄭東新區天韻街6號,毗鄰風景如畫的如意湖畔,南鄰鄭州國際會展中心CBD商務中心,西鄰寶龍城市廣場。學校占地面積213畝,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2016年計劃招收4個教學班。
招生方式:公辦高中,在面向鄭州市區錄取的鄭州市中招錄取的第一批次招生。
2014年6月,鄭州星源外國語學校成立,是一所初、高中完中性質的教育教學單位。
學校位于鄭州市惠濟區英才街17號,由鄭州市教育局直接管理,為學生辦理鄭州市區初、高中學籍,中招報考,高招報考和鄭州考生同等待遇,中招考試學生享受分配生待遇。
招生方式:民辦初中加高中,初中部采取“聯合評價、成果共享、自主錄取”的招生辦法,高中部在面向鄭州市區錄取的鄭州市中招錄取的第三批次招生。
鄭州扶輪外國語學校是鄭州市教育局直屬的12年制公辦學校,包括小學部、初中部和高中部,高中部為鄭州師范新高中。
學校位于管城區。
招生方式:公辦初中和高中,初中部采取“免試、相對就近入學”的劃片方式招生,高中部在面向鄭州市區錄取的鄭州市中招錄取的第二批次招生。
鄭州市高新區外國語中學是一所公辦初中,位于高新區蓮花街與長椿路交叉口翰林國際城內。
因為鄭州外國語學校也位于高新區內,不少家長會把兩者混淆,其實它們沒有任何關系。
招生方式:公辦初中,采取“免試、相對就近入學”的劃片方式招生。
招生范圍:翰林國際城、盛和苑符合就近入學條件的社區居民子女和丁樓村符合就近入學條件的居民子女
鄭州麗水外國語學校是金水區新建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公立寄宿學校,占地面積57.5畝,校舍建筑面積36000平方米,設置60個教學班, 其中小學教學班36個、初中教學班24個,2016年秋季開學將投入使用。
經過金水區教體局與鄭州市第七中學友好協商,報請鄭州市教育局同意,由鄭州麗水外國語學校和鄭州市第七中學建立為學校發展共 同體,通過教師交流互培、校本教研共聯、教學活動共進的辦學方式,有效打造鄭州麗水外國語學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