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面繼承宋代大儒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系。曾國藩曾評價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曾經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好玩的國學精選王陽明20句心學精華,與君共勉!
1.我不看花時,花與我心同寂。我看花時,花的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我心之外。
我不看花的時候,花與我的心同處于寂滅狀態。我看花的時候,花和我的心就都鮮活起來。如此便能知道,花與我的心同在。
好玩的國學:宇宙天地存乎一心,榮辱善惡亦存乎一心!古人說,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你心如明月,則世界月華如水一片清明,你心如污泥,則人生熙熙攘攘污穢不堪。收拾好自己的內心乃是安身立命之道!
2.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人需要有為自己著想的心,才能克制約束自己;能夠克制約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好玩的國學:中國儒家思想強調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道德的修養上,要本著自私的精神,因為,修養道德,別人幫不了忙,高尚的道德,也不是別人能拿走的。
3.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是存在自己的心里的。良知是心之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好玩的國學:王陽明心學最高概括之“四句教”。主要意思是天理就在人的心中,你的心保存了良知,你就是善的,你的心擴張了惡念,你就是惡的。所以,善惡就在于你的一念之間。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4.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結果。
好玩的國學:想到善事立馬去做,光說不練是偽善!這是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的核心。
5.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脫灑,何等簡易!
我們做功,但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去一分人欲,便又多得一分天理,如此,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捷便易啊!
好玩的國學: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生要多做減法,然后再做加法。減少點欲望,增進點快樂!唯有一顆灑脫的心,才能享受風清月明。
6.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個物來順應,不要著一分心思,便心體廓然大公,得其本體之正了。
如今,對于憤怒等情緒,只要順其自然,不過分在意,心體自會廓然大公,而實現本體的中正了。
好玩的國學:心狹則路狹,心曠則神怡!
7.惟天下之至誠,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唯有天下的至誠,方能確立天下的大本。
好玩的國學:一誠則天下無難事。此處的誠不僅僅是誠實守信,還有心境嚴肅恭敬之意。多一些誠意正心,少一些奸詐機巧,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8.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
學習應該返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責別人,就只能看到別人的錯誤,就不會看到自己的缺點。若能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哪還有時間去指責別人?
好玩的國學: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則是大勇;自省才能自明!
9.以言語謗人,其謗淺。若自己不能身體實踐,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謗也,其謗深矣。
用言論詆毀他人,這種詆毀是膚淺的。若自己不能身體力行,只是夸夸其談,虛度光陰,浪費時日,這是在誹謗自己,這樣就嚴重了。
好玩的國學:嘴巴閉上,心靈打開,腳步扎實!身體力行!
10.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
志不樹立,天下就沒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種工匠技藝,也沒有哪個不是靠志氣才能學成的。
好玩的國學: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堅則事必難成。
11.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致良知。
大凡謀求力所不及的事,勉強做智力不能完成的事,都不為致良知。
好玩的國學:志大才疏、好高騖遠,只會自取其辱,人要有自知之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會讓自己更接近成功!
12.心即理也。無私心即是當理,未當理便是私心。
心即天理。沒有私心,就是合于天理。不合于天理,就是存有私心。
好玩的國學:心底無私天地寬,人的初心是善,保持初心,不自私,存大愛!
13.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饑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名與實相對。務實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輕一分。若全是務實的心,就沒有一絲求名之心。如果務實的心猶如饑而求食、渴而求飲,哪來好名的功夫?
好玩的國學:君子的性格中應該是軟硬兼施,堅強時“錚錚若鐵”,柔弱時溫潤如玉!
14.須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義所生者”,勝得容易,便是大賢。
必須有勇氣,用功久了,自會有勇。因此孟子說“是集義所生者”。容易取勝,就是大賢人。
好玩的國學:養一身浩然正氣,做古今完人,縱然做不到萬人,也要做正直之人,誠實地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積月累,不斷壯大。
15.凡今天下之論議我者,茍能取以為善,皆是砥礪切磋我也,則在我無非警惕修省進德之地矣。
現在,天下的人都在議論我,如果能因此為善,那么,都是在與我砥礪切磋,就我而言,不過是提高警惕,反省自己,增道進德。
好玩的國學:世間磨難,皆是砥礪!苦難是最好的大學!
16.諸君只要常常懷個“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我只是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處。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動。
各位只要經常懷著一個“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的心,根據這良知耐心地做下去,不在乎別人的嘲笑、誹謗、稱譽、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我只要這致良知沒有片刻停息,時間久了,自會感到有力,也自然不會被外面的任何事情所動搖。
好玩的國學:熬不過等待的人,熬不到幸福;經不起挫折的人,長不成傲骨。耐住寂寞,久久為功!
17.知輕傲處,便是良知;除卻輕傲,便是格物。
格物致知,滅除輕傲知道輕浮傲慢處,便是良知。除去輕浮傲慢,便是格物。
好玩的國學:自傲乃自毀之途!
18.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天下難道還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嗎?
好玩的國學:萬事以修心為先!
19.只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馴至于美大圣神,亦只從此一念存養擴充去耳。
只要念念不忘存養天理,就是立志。能不忘記這一點,久而久之心自然會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說的“把凡胎修煉成了圣胎”。時刻把天理記在心里,逐漸達到精美、弘大、神圣的境界,也只是從這一意念不斷保存發揚開來的。
好玩的國學:一念抱持,天堂與地獄,都是自己的選擇!
20.就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稱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曉得說些孝悌的話,便可稱為知孝悌。
又如,我們講某人知孝曉悌,絕對是他已經做到了孝悌,才能稱他知孝曉悌。不是他只知說些孝悌之類的話,就可以稱他為知孝曉悌了。
好玩的國學:去做才是孝,不要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