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是很多人喜歡在室內種植的植物之一,那盆栽佛手怎么種植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盆栽佛手的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盆栽佛手的種植方法1.選用耐寒、抗旱且適于盆栽的優(yōu)良品種。內銷可著重發(fā)展"南京種",外銷可選用"小種"。
2.適時上盆。
(1)盆子的選擇:盆子以灰褐色的瓦盆為好,最通用盆的口徑不應小于24cm,盆高不低于l8cm,盆底孔直徑在4cm左右。以后隨著樹體的擴展要及時換盆,盆子大小是金佛手冠徑的2/5,盆子底部應有3個排水孔
(2)盆土的配制:盆土要采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最好采用80%的紅沙土再加上20%焦泥灰混合而成,也可用70%清水沙、25%肥沃的園土和5%腐熟干燥的雞糞混合而成。
(3)金佛手的定植:以3月中下旬在芽未萌發(fā)前定植較適宜。定植后不要全天曝曬,應先擺放在半陰半陽處,過2-3周后再讓它逐步見陽光。
3.合理整形修剪。金佛手樹體主要采用自然開心形整形。結果樹的修剪主要有春剪和夏剪2種。春剪一般在春天發(fā)芽前進行。夏剪泛指生長季的修剪,主要是剪去枯枝、交叉枝、徒長枝和病蟲枝,并應及時做好摘心和 除萌等工作。老樹修剪按栽培條件的 不同,采用短截、疏剪、拉枝等措施,以達到更新的目的。
4.加強肥水管理。
(1)科學用肥:幼齡期或營養(yǎng)生長期以施N肥為主,在孕花結果期以P、K肥為主。一般分基肥、花前肥、果實膨大肥等,無論何種肥都應避免濃肥、未腐熟肥和重肥,而應遵守"薄肥勤施"的原則。并以施有機肥為主,適量增施微肥。
(2)合理用水:澆水要做到不干不澆,澆即澆透,要干濕相間。夏秋高溫季節(jié)澆水宜在早、晚進行,冬春季可在上午9時后進行。遇到多雨季,則要將盆子傾斜,使盆內不積水。
5.搞好疏花疏果。疏花要留下結果母枝先端的大朵花和有葉花,疏去單性花和瘦弱花,疏花程度視樹勢強弱和花量多少而定。一般中花樹和多花樹宜疏去總花量的50%-60%為宜。疏果宜分次進行,留果量為40張左右的葉留l個果。成年樹疏果應掌握樹冠中上部多留果,樹冠下部少留果.
盆栽佛手的繁殖方法1.扦插繁植
插條準備:扦插前應選7~8年生健壯的母樹,剪去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老健枝條,剪除葉片及頂端嫩梢,截成長17~20cm的插條,扦插的成活率在90%以上,苗子生長也很健壯。凡幼樹枝條或徒長枝,不可用。因這類枝條栽后常常不易結果。
整地---苗床最好選擇土壤較厚的沙土,以便將來取苗。地選好后,深耕耙細,施人畜糞水,作成寬1.3m的高畦,畦溝寬約30cm,深約20cm。
種植季節(jié)---春季2~3月及秋季8~9月均可扦插,以秋季扦插最好。秋季扦插當年就可長根,第二年春季發(fā)芽后生長迅速;
扦插---插時在畦上開橫溝,溝距23~27cm;按株距15~17cm將插條插入溝入,切不可插倒。通常每畝約需插條12000~15000根(我們那小菜園也沒多大,何況我們也不能都栽這種植物,自然有幾棵便足夠了)。插后覆土壓實, 使先端一個芽苞露出土面,土干要淋水。
苗期管理:插后要隨時澆水灌溉;并要搭棚遮蔭,雨水多時要做好排水工作。苗高7~10cm時,將叢生的弱苗除去,每株只留壯苗一根。及時除草,追施清淡人畜糞水或硫酸銨3~4次,培育一年即可移栽。
2.嫁接繁殖
在春秋兩季進行。用香櫞或檸檬作砧木較好。砧木一般用扦插或播種繁殖.嫁接方法有:
靠接法---8~9月上旬進行,砧木選莖部直徑2~3cm,根系發(fā)達,生長健壯的4~5年生植株,在莖基部分枝的下面切去分枝,僅留一個分枝, 再在切去分枝部位的一邊向下削去一些皮層,然后選上一年春季或秋季發(fā)生的枝條作接穗,粗細和砧木相似,長5~7cm, 在接穗下部的一邊亦削去下面的部分皮層,再將砧木的切面靠在接穗的切面上,使兩面密合、中部用塑料薄膜縛緊,約一周后即能愈合。愈后后剪去接口以上的砧木部分。
切腹接法---在3月上、中旬將砧木在地面以上5~7cm處剪平,用嫁接刀削光,選光滑部分稍帶木質處作斜切面,深1~1.5cm。接穗要留2~3個芽,并將下端削成1~1.5cm長的楔形, 然后將砧木切口一邊與接穗切皮對直,緊密地插入砧木之切口內,用塑料薄膜捆扎,一般半月后就愈合并抽芽出長。這時須松土除草。45~60天后, 開始抽梢,此時須將包扎物除去,否則新梢易彎曲。
盆栽佛手的栽培方法佛手施肥應根據(jù)樹齡大小、生長好差而定。一般頭3年在3~8月每月宜施一次速效有機肥;進入盛果期后一年可追肥3次,分別在花前、幼果期和采果后及時施入麩餅、堆肥、人畜糞尿并加入磷鉀肥或復合肥,尤其要注意施好冬肥。
佛手在未進入結果期應施好攻梢肥:即在發(fā)春梢、夏梢、
秋梢前10天施一次速效化肥及農家肥,一般每株施尿素約30g,磷肥100g與5kg雞牛糞拌勻后,結合中耕除草,開挖寬30cm,深25cm的環(huán)狀溝施下,覆土蓋嚴。9月份后不能施肥,防止晚秋梢徒長。
佛手種后第二年就可進入結果期,可連續(xù)收果30年左右。每年應施肥四次,第一次花前肥,宜在3月中旬施下,每株施腐熟人糞尿5kg;第二次在開花盛期,需肥量較大,每株施腐熟雞牛糞5kg、尿素150g;第三次在“小暑”前后施壯果肥,重施磷鉀肥,以促進果實的膨大提高產量,每株施復合肥1公斤與腐熟雞牛糞5kg混合施下,同時用100g磷酸二氫鉀兌水50kg噴施一次葉面肥,對促進樹勢旺盛及果實膨大十分有利。第四次施采果肥;9~10月份采果后,在植株的兩邊沿樹冠滴水線開挖寬40cm,深40cm的對稱溝,每株施腐熟雞牛糞10kg,復合肥1kg與混合后回坑。
整地定植
扦插苗或嫁接苗培育一年后,幼苗高達50cm時,春秋兩季都可定植,以2月份氣溫開始轉暖,新芽即將萌發(fā)時較好。一般熟地,先理好四周排水溝,按株行距各約3m挖窩,若利用田邊地角栽種可稍密,窩徑50cm左右,深30cm,窩內泥土要細,最好用三角形排列。每窩栽苗一株,必須栽正,須根向四面伸展,用細土壅根,向上輕提數(shù)次,使根與土壤緊接,再覆蓋細土踩實,最后覆土稍高于地面。
田間管理
栽后每年中耕除草、追肥3次。第一次春肥在現(xiàn)蕾以前,第二次春肥在夏至前后,肥料一般以人畜糞水和菜餅為主,在第二次追肥時,有的地區(qū)用250g尿素加500g過磷酸鈣混合加水100倍,用噴霧器進行一次根外追肥,促進樹勢旺盛及果實肥大。第三次冬肥在10~11月佛手采完后,重施較濃肥料,以菜餅、牛馬糞、過磷酸鈣堆漚之后施用最好。主產區(qū)群眾經驗,佛手冬肥最關鍵,冬眠可使佛手越冬期不掉葉子,次年春即開始開花。若冬肥不足,越冬期葉子掉了,次年春才開始和或者、開花,夏季果實不多,影響產量。根據(jù)佛手的根多橫向生長,其側根和主根入土淺的特點,中耕不宜深挖,以免傷根.冬季應進行覆土雍兜一次。
佛手開花期,可將多余花和雄花打下去,每一短枝只留1~2朵。或待結出幼果時,再摘去更為保險。
清園---冬季清除落葉、殘枝。生長期隨著摘除嚴重的病葉,集中深埋或燒毀,以免病菌的再次侵染。
開溝排水---地栽佛手園四周開深溝、降低地下水位,保持適宜的土壤濕度,增強土壤的通透性。
施肥---肥料是培養(yǎng)健壯樹座的基礎。秋后要施足基肥,畝施有機肥2500~3000kg,追肥要適當控制氮肥,增施鉀磷肥和微肥。
保葉保果---葉面噴氮、磷、鉀肥及微肥和綠芬威,始花期和盛花期噴施硼砂,提高葉片的壽命和光合能力,促進枝條成熟和養(yǎng)份積累,增強植株抗性,增加產量。
佛手的種植方法
合理整形修剪
金佛手樹體主要采用自然開心形整形。
加強肥水管理
搞好疏花疏果
注意防治病蟲害
已發(fā)現(xiàn)病害有佛手炭疽病、潰瘍病、瘡痂病等,一般可用50%多菌靈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
注意點:注意安全越冬。能否安全越冬將直接影響到幼齡樹的生長發(fā)育和壯年樹的開花結果。目前普遍采用塑料大棚來越冬,且以在11月中下旬以前將佛手盆移至大棚內為好。
佛手的養(yǎng)殖方法佛手的適生環(huán)境: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光,但忌灼日照射,不耐陰。既怕干旱,又怕積水。畏嚴寒,最適溫度為25~35度。佛手的養(yǎng)殖方法:用扦插、嫁接、壓條等養(yǎng)殖方法。扦插為6月下旬至7月上旬。
取健壯母株上的春梢,秋梢作插穗,去葉刺,留3~4個芽,長約13厘米,斜插入沙質土壤三分之二,經常保持濕潤,1個月作用可生根,2個月作用發(fā)芽后即可分栽。嫁接多用靠接和切腹接,一般在梅雨季節(jié)進行。高壓條一般在6~8月進行,選生長旺盛的枝干高壓,用刀劃破皮層長約3厘米,或環(huán)狀剝皮約1厘米,用土包上,在用塑料薄膜包在外面,經常澆水保濕,約1個月既可發(fā)根,約2個月后可剪斷移栽。佛手的栽培護理:喜肥,應結合澆水及時施肥。在抽發(fā)春梢時每周施一次,在生長旺盛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每周施2次,以磷、鉀肥為主,少施氮肥,每月施2~3次。果實采收后,為恢復樹勢,促進花芽分化,有利來年開花結果,應結合澆水增施。
在高溫和炎夏期限,除早、晚都要澆水外,還要向葉面及周圍噴水。入秋后,澆水要響應減少。冬天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即可。開花、結果初期,為防止落花掉果,不宜多澆水。全部摘去4~6月上旬開的花,因其大多為單性花,不結果。
6月下旬前后開的花,每一短枝只要留1~2朵,期于的疏去。在開花結果期內,應將干枝上的新芽抹去,否則會發(fā)生大量落果現(xiàn)象。佛手的庭院搭配:葉色澤蒼翠,四季常青,花國芳香,果金黃喜人,形狀奇特,是色、香形俱美的佳木,南方可地栽,孤植,群植等。
佛手的栽培與管理方法一、土壤條件的選擇
佛手適宜在偏酸性土壤上栽植,一般土壤PH值在6至7之間適宜生長。沿海地區(qū)亦能在地勢高爽、排灌通暢、土壤含量較輕的地方栽培。
二、育苗繁殖的方法
佛手繁殖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枝條扦插:二是壓條繁殖。枝條扦插一般在每年的3至4月份進行。先從佛手樹上選擇枝條充實,芽子飽滿,先一年生枝條剪截,剪成4至5寸長的插穗,扦插前先用PT生根粉浸根2至3小時;扦插的株、行距為0.4×0.2尺,扦插后穗條露出地面2至3個芽子。畦內用塑料薄膜拱起,增溫促長,促使穗條及早萌發(fā)生根。壓條每年7至8月份進行,將較長的側枝壓在地下,數(shù)日后地下的枝條就能生出根須,然后切斷,在第二年春移栽培育。
三、栽培的稀稠密度
佛手栽植的密度以稀為好,采取單行單株栽植,一般株距一丈,行距一丈,每畝田60距株。栽植時要施足基肥,然后定穴栽植。
四、管理要求及措施
佛手屬淺根性樹種,側根在土壤內呈水平生長,冬天不宜深翻,夏季要淺除薅草,發(fā)防深除損根,影響生長。追肥時可將地表淺除松土,然后把肥料潑澆地面,第一層離地面50公分進行定干,定干后從主干上長出3至4個側枝,向四周分開生長,繼后又從主干上長出一主干,繼續(xù)向上生長,長到40一50公分,仍截掉主干,主干上長出的側枝留住為第二層主枝,整個樹體高度在2米左右。對樹冠內的過密枝在冬、夏季節(jié)適當疏剪,以調劑好樹冠內水分的和光路,過到提高坐果率,增加產量的目的。
五、病蟲害的防治
佛手乃屬甜性樹種,香味較濃,容易誘集天年和紅蜘蛛的發(fā)生。因此,在生長季節(jié)要做好紅蜘及天牛的防治,可用1605及三氯殺螨醇1000至1500倍液進行防治。對于蛀干害蟲天牛可用毒殲和藥液注孔毒殺。對病害,開花后可用多菌靈和托布津進行防治,以提高花后的坐果率。
六、果實的采收及銷售
佛手果實分期成熟,一年采收8至10次。采摘時,果實由青轉黃時,為采摘適期,采摘后,切成片子曬干,然后到市場上銷售。佛手是出口創(chuàng)匯的重要商品,它可以提煉香精及化妝品,是國外客商搶手的商品。
猜你感興趣:
1.佛手的盆栽方法是什么
2.盆栽佛手的養(yǎng)殖方法
3.佛手怎么種植
4.盆栽佛手的養(yǎng)殖方法是什么
5.佛手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