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的斗牛士

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

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無疑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他的創作是美術史上的里程碑,他的逸聞趣事也成為藝術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2018年3月8日-9月9日,《畢加索1932年作品展:愛、名聲和悲劇》于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展覽展出超過100件畢加索在1932年完成的畫作,可謂一場藝術盛宴!


人們真的對畢加索再熟悉不過了,他是一位藝術家,更是一個藝術偶像,他的名字滲透進時尚圈、政治圈,蹤跡隨處可見。人們在肯定畢加索取得的藝術成就之余,卻也常常非難他是個致力于摧毀女性的“渣男”。


畢加索在他長達92年的一生中,身邊的情人不斷,她們如飛蛾撲火一般與他糾纏在一起,甘愿忍受著他的色情審視和暴力統治,幾乎用生命點燃著他創作的激情,可是畢加索卻只是把她們當成了創作的材料而已。

左:朵拉·瑪爾,右:瑪麗·特雷莎,1937年


有一次,他的小女友瑪麗·特雷莎闖到畢加索的工作室,讓畢加索在新歡朵拉·瑪爾和自己之間做出選擇,畢加索卻說:“我不選,你們為我而戰吧。”完全失去理智的瑪麗·特雷莎竟然真的跟朵拉·瑪爾扭打了起來,而畢加索卻在她們身后安詳作畫。畢加索后來回憶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記憶。”

畢加索與著名影星碧姬·芭鐸


巧合的是,此次泰特現代美術館的展覽正好在3月8日婦女節這一天開幕,不知道在這個兩性平權呼聲越來越高的時代,如果畢加索還活著,他會不會成為萬千女性口誅筆伐的對象。


幸好沒成為斗牛士的天才叛逆少年


戴著斗牛士面具的畢加索


畢加索曾經說過,如果他沒成為一名畫家,那就一定會是一個騎馬斗牛士。他喜歡斗牛士所展現的那種激情和力量。關于這一點,最好的說明就是畢加索的名字。

畢加索《斗牛士》,1970年


其實,畢加索早期的名字是Pablo Ruiz,之所以改成母親的姓氏——Picasso,是因為西班牙語中斗牛士一詞“picar”與此相像。

畢加索《公牛》,1949年


時至今日,可能我們應該慶幸畢加索終究沒有變成一個斗牛士,不然我們就看不到這么多曾經改變美術史的繪畫杰作了。但是畢加索在他的繪畫作品中,卻同樣傾注著巨大的生命熱情。

畢加索《斗牛士》,1889年


1881年,畢加索生于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自治區的馬拉加市,父親是個并不出名的畫家,可是畢加索在少年時期就展現出了驚人的繪畫天賦。1889年,畢加索完成第一件油畫作品《斗牛士》,左鄰右舍都贊嘆不已,稱他為天才。

畢加索《自畫像》,1896年


然而,這個“天才”卻并不是一個好學生,上課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折磨。聽課時,他喜歡漫無邊際地幻想,經常在學校被老師關禁閉。可是畢加索在繪畫上的天資卻深得父親贊賞,父親一心希望畢加索能夠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繪畫大師。

畢加索 《初領圣體》 ,1896年


15歲時,畢加索創作出《初領圣體》,他的父親甚是激動,從此之后更加全力支持兒子學習繪畫。

畢加索《老漁夫》,1894年


第二年,畢加索進入了馬德里的皇家圣費南多美術學院學習,油畫作品《科學與慈悲》是他在學院繪畫時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著濃厚的法國現實主義題材繪畫的特點。

畢加索《科學與慈悲》,1897年


在這幅作品中,畢加索將代表科學的醫生和代表宗教的修女并置,巧妙地表現出了19世紀末科學大發展時期,人們在信仰上的搖擺不定。

《科學與慈悲》的創作草圖


這件作品為畢加索贏得了很多獎項和廣泛的關注,但此時,已經掌握古典繪畫要領的他卻開始對“正確”的學院派畫法心生厭倦,于是畢加索開始以逃課的方式反抗這種一成不變的正統教學內容。

《科學與慈悲》的創作草圖


逃課后的畢加索去到當時西班牙幾乎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普拉多美術館。在那里,他見到了埃爾·格列柯、委拉斯開茲、戈雅等人的繪畫。對他來說,這可比在學校聽老師授課有用多了。

畢加索《藝術家的母親》,1895年


頻繁出入美術館之后,畢加索打定主意:顛覆學院派畫法。最后,他干脆從圣費南多美術學院退學了,并回到巴塞羅那,打算重整旗鼓,重新投入到繪畫里。

畢加索《素描石膏像》,1894年


1900年,畢加索和好友Casagemas一起來到當時藝術思潮最熱烈的巴黎,這里是藝術家、詩人、無政府主義者和流浪漢們聚集的地方,還有大量的紅磨坊和骯臟的酒吧。

畢加索《長沙發》,1900年

畢加索《酒店前的西班牙夫婦,1900年


來到這里以后,畢加索終日在這些聲色場所游蕩,同時也將很多他所經歷的情景搬到了繪畫里。在此期間,好友Casagemas因為愛情在眾目睽睽之下開槍自殺,這給畢加索留下了濃重的陰影。

畢加索《自畫像,1902年


此前,繪畫里表現的迷離、夢幻氣氛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在之后的幾年里,Casagemas經常出現在畢加索的繪畫里,這個階段的繪畫也常被美術史歸結為畢加索的“藍色時期”。

畢加索《人生,1903年


至于畢加索是否真的表現的是悲傷情緒,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時的他正在開始探索一種新的繪畫表現形式。

畢加索《藍色的房間和洗澡的人》,1901年


拿女人獻祭藝術的“渣男”


如果說世界上有兩類藝術家,一類像晶體,安靜而沉郁;一類像火焰,焦灼而熱烈。那么畢加索無疑屬于后者,他不僅在藝術創作中燃燒著自己,而且也燃燒了別人——他生命里眾多的女人們。

畢加索《女人與烏鴉》,1905年


1904年,落魄、貧窮的畢加索在巴黎“洗衣舫”遇到了模特費爾南德·奧莉維亞(Fernand Olivier),并第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愛戀。

費爾南德·奧莉維亞


此時,畢加索一改之前的藍色憂郁畫風,畫面變得溫柔了起來,柔和的粉紅色滲透到畫布里,并很快成為了他這個時期繪畫的主要色調。《花籃女人》、《馬戲團之家》、《玫瑰色的裸女們》都是當時的作品。

畢加索《拿煙斗的男孩》,1905年


1907年,畢加索創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亞威農少女》,這幅畫是他藝術生涯里最大膽的一次突破,為他以后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道路。

畢加索《亞威農少女》,1907年


同樣是裸體的女人,在此前的古典主義繪畫里,她們是寫實的、優雅的;而在畢加索這里,她們抽象而立體、奔放而熱烈,散發著一種誘人的原始氣息。

畢加索《費爾南德頭像》,1909年


1909年秋天,畢加索創作了大量費爾南德的畫像,并以費爾南德為原型,融合非洲木雕的幾何化手法,用黏土捏塑了重要的立體主義雕塑《費爾南德頭像》。畢加索在立體主義風格上的探索越來越成熟,但是隨著愛情的消失,他作品里的費爾南德卻越來越猙獰。

畢加索《費爾南德頭像》,1909年

畢加索《費爾南德頭像》,雕塑,1909年


1911年,畢加索劈腿費爾南德的閨蜜伊娃·谷維(Eva Gouel),同時交友廣泛的費爾南德也跟一個畫家走了。至此,畢加索和費爾南德終于分道揚鑣。

畢加索《伊娃在扶手椅中》,1908年


伊娃和畢加索在一起的時間只有短短三年,在此期間,畢加索雖然多次表示過“我愛伊娃”,但是這仍然不妨礙他身邊的情人不斷。三年以后,伊娃患肺結核去世。

畢加索《彈曼陀鈴的少女》,1910年

畢加索《弗拉爾肖像》,1910年


1917年,畢加索前往羅馬學習舞臺布景設計,認識了俄國芭蕾舞演員奧爾迦·科克洛瓦(Olga Khokhlova)。奧爾迦出身名門、氣質不凡,很快兩人結婚。從此,畢加索進入了上流社會。

畢加索和奧爾迦

畢加索《奧爾迦在扶手椅里肖像》,1918年


一方面受喜歡古典藝術的奧爾迦影響,另一方面出于對時下跟風效仿立體主義風氣的反思,畢加索在認識奧爾迦之后的幾年重回古典主義繪畫。他為奧爾迦繪制了若干畫像,也在畫中描摹了大量安穩守舊的上流社會生活景象。

畢加索《海灘上奔跑的少年》,1922年


可是,曾經滿懷激情的畢加索怎么可能安于這樣平穩的生活呢?1925年,一個朋友的去世終于點燃了畢加索的激情,他一反常態,畫下了《三個舞者》,她們咄咄逼人,充滿著暴力感,仿佛是從畢加索壓抑已久的內心中沖出來的一樣,盡顯他對當時浮華刻板生活厭惡。

畢加索《三個舞者》,1925年


1927年,畢加索認識了17歲的瑪麗·特雷莎(Marie Therese),這是一個單純、柔弱、溫順的少女,她就住在畢加索和奧爾迦的對面,時刻等待畢加索的召喚,這幾乎讓奧爾迦崩潰。

畢加索和瑪麗·特雷莎


此時的奧爾迦似乎并沒有影響到畢加索的創作,瑪麗·特雷莎的形象幻化成了畫中艷麗的色彩和圓潤的線條,用她的溫順承受著畢加索的“暴力統治”。

畢加索《繆斯》,1935年


可是喜新厭舊、常懷激情的畢加索免不了再結新歡,55歲的畢加索遇到了29歲的攝影師朵拉·瑪爾(Dora Marr),同為藝術家的兩人相知相惜,度過了最放縱的快樂時光。

朵拉·瑪爾

畢加索《朵拉·瑪爾像》,1937年


在此期間,畢加索創作了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格爾尼卡》,他不像戈雅、德拉克洛瓦那樣去描繪戰爭的情節和殺戮的場面,畢加索用單純的造型去標注宏大的歷史事件,并在自己的創作生涯中頭一次如此規模地將道德價值和繪畫價值結合在一起。

畢加索《格爾尼卡》,1937年

畢加索《哭泣的女人》,1937年


二戰時期,畢加索是和朵拉一起度過的,九年之后,畢加索筆下的朵拉變成了《哭泣的女人》,62歲的他又和22歲的學生弗朗索瓦茲·吉洛(Fran?oise Gilot)同居,并且生了兩個孩子。1953年,吉洛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了畢加索——成為了畢加索身邊唯一一個全身而退的女人。

畢加索和弗朗索瓦茲·吉洛

畢加索《弗朗索瓦茲·吉洛像》


晚年的畢加索和比自己年輕45歲的杰奎琳(Jacqueline)結婚,杰奎琳一直陪伴畢加索直到他1973年去世,她打理畢加索的一切事務,并將自己的意志奉獻給了他,只為能留在畢加索的身邊。在畢加索去世13年后,沉溺悲傷而無法自拔的杰奎琳,開槍自殺了。

杰奎琳

畢加索《杰奎琳像》,1954年


畢加索是浪漫的,他常陷于愛情,但卻永不止步于一個女人;畢加索是危險的,他的生命激情仿佛烈火一樣熊熊燃燒,一個又一個的女人如飛蛾撲火般前赴后繼。畢加索創造了偉大的藝術,同樣也摧毀了現實中的女人們。

畢加索和杰奎琳


畢加索《吻》,1969年


畢加索的第六個女人吉洛說:“畢加索需要一個繆斯,一個能啟發他靈感的女人,一個在他的生活里走來走去的生命。正是這個人的存在,使他找到了色彩的和諧、光與影的對比以及線條和符號等等一切自然的魔力,并以此來展現身體和靈魂的聯系。也正是這些聯系,促使畢加索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創新。”


對于畢加索這樣一位藝術大師來說,生活和創作是分不開的,他是藝術天才,同時也“毀人不倦”。如果是你,你會愛上畢加索嗎?


正在展出



展覽:《畢加索1932年作品展:愛、名聲和悲劇

時間:2018年3月8日-2018年9月9日

地址: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畢加索作品 畢加索作品賞析 用畫來詮釋人生
畢加索(Pablo.Picasso)畫傳(二)
畢加索的第一件油畫作品是什么
畢加索每10年換一個情人,6人結局悲慘,晚年坦言:都是為了藝術
立體派——畢加索(上)
美學與審美(十三)現代藝術無法掠過的一個重要人物,畢加索。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扶沟县| 耒阳市| 安龙县| 日照市| 沧源| 灌云县| 惠东县| 平定县| 辰溪县| 苍溪县| 榆树市| 新化县| 琼海市| 精河县| 泰州市| 古蔺县| 屏东市| 交口县| 舞阳县| 隆子县| 永年县| 杭锦后旗| 长武县| 新和县| 二手房| 大同县| 盖州市| 洮南市| 宜兴市| 德清县| 湖口县| 老河口市| 保靖县| 日照市| 阿拉善盟| 咸阳市| 昆明市| 合江县| 江西省|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