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昨天下午,校長召集各路“英雄”到校會議室,分配家訪任務。今天,我們起個大早,來到學校,看見校園已是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操場上,有學生晨練的身影;教室里,有學生朗朗的書聲;教學樓前的長廊上,有激烈討論的聲音……今天是星期五,10:40開始,學生就要陸陸續續乘車回家了,我們也將分片下去,進入到各個村莊、家庭。看著孩子們一如既往地認真學習,大家都非常開心,建校十多年來,良好的學習氛圍已經成了我們不斷發展的信心。
出發前,校長說:“這次你們下鄉家訪,主要是了解學生家長對學校各方面情況的反映,如拓展課的開展、食堂、寢室的管理等,也把防溺安全宣傳做到家,希望大家認真傾聽,收集好家長的意見和建議,為下階段再“補短板”和“兩學一做”作好準備。”我們欣然地接受任務,老朽也有用武之地了。
片段二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天氣好像挺照顧人的,今天的陽光很和氣,我們來到象溪鎮靖居村,走進坐落在村里的中心小學,向學校校長、教師說明了我們的來意。有個嘴快的老師說:“家訪?有些家長會罵人的!”我們心涼了一下,怎么辦?早就聽說公路邊村莊的人都是“見過世面”的,有態度的,一個學期來沒有組織大規模、徹底的下農村家訪,他們會有什么“態度”呢。
在當地專干的帶領下,我們硬著頭皮出發了。來到初一年級的蔡某家中,他一臉的笑容,把我們的擔心拋到了九霄云外。他說:“我去過松陽縣民族中學,那里條件非常優越,房子整齊漂亮,里面干干凈凈,還有電腦等供學生學習,這個學期還有塑膠跑道和風雨操場,比我們農村好多了,聽說你們除了教學成績好外,拓展課也很受學生歡迎,孩子的見識廣了,真好!”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走訪了很多學生家長,他們都非常熱情的接待了我們。還提出了一些寶貴的意見,“孩子在來校途中有被敲詐的現象,希望你們學校加強校園周邊地區的巡查”等。
坐在回校的車上,已是午后了,一輪紅日映紅了大地,讓我們倍感欣慰的是學校的努力和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片段三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今天,我們來到了我校最遠的學區——板橋鄉,這里山清水秀,山民質樸。
李某家住在一個小山坳,走進他那儉樸而不乏殷實的新房。他的樂呵呵也如他的家境一般,給了我們信心。他說,開學初,他孩子回家說吃不飽的事。當時,他還與一些家長到學校向校領導反映了這事。不過,他說,后來他聽孩子說學校讓孩子自助打飯,吃多少,打多少,就再也沒有吃不飽的情況發生了,孩子放在學校做家長的也放心了。隔壁的麻某聞訊也趕來和我們一塊討論開了。他說:“我的孩子回來常說,學校的紀律很嚴,對學習抓得很緊,他都快吃不消了?!薄?/p>
在訪談中,我們發現:我們學校的領導是一個能夠接受群眾意見,及時整改,善于改革和創新的集體,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團隊,像這個學期,由于采取了學生自助打飯,倒掉的也少了,連拉泔水的師傅也這樣說。
片段四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去三都的路可謂九曲十八彎,一路上還在修路,汽車顛簸著前行。下車后,我們便開始打聽去學校的路。一位中年婦女知道我們是松陽縣民族中學的老師后,目光頃刻驚訝得像壓路機似地在我們身上來回滾?!澳銈儾皇且驗槲壹液⒆釉谛_`紀來的吧?”我們告訴她此行的目的,她非拉我們去她家坐坐不可。她說:“我那小孩子以前誰的話都不聽,還跟爺爺打架呢。自從去民族中學上學后,回來像變了個人似的,懂禮貌了,孝敬老人了。我特別感謝你們學校的老師。”家住里莊的包某告訴我們,他孩子的班主任每次周日到校就會打來電話告訴我孩子已經到校,周五回家后,也要求我們打個電話給他或打電話問我們孩子是否到家。這種辦法好,孩子出去玩不會兩頭都不知。
走出三都,空氣清晰潔靜,我心情格外舒暢。我們想:我們的教育的成功靠什么?靠先進教育教學理念;靠教師的艱辛勞動;靠成千上萬的家庭的支持;靠不負家長們的殷切希望……
后記: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是由學校、家庭和社會組成的一個網絡體系,三者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缺一不可。松陽縣民族中學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較遠的山區,單親家庭多、留守兒童多、困難家庭多,這些學生每周日來校周末回家,如果學校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缺少必要的溝通,就會出現教育管理的“真空”,出現問題學生,出現學校教育教學短板,從而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這次家訪歷時一個多月,走遍了我校生源涵蓋的“三鎮六鄉”,專訪了120余戶學生家長,走訪鄉鎮領導、學校校長和老師等。社會各界對于這次訪問給予了充分肯定,它為學校與家長構建了一個交流的平臺,使家長、社區也能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形成開放的學校管理體系,初步實現了學校的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目標。通過這次家訪,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的血肉聯系,對家庭監管缺失學生的教育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是我校踐行“兩學一做”的實際舉措。學生的家庭就是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我們也許能更加清晰地審度昨天,思索明天,而且松陽縣民族中學輝煌的明天注定離不開一方百姓,老師們,大家行動起來,一起走向這充滿深情的學生家庭,去探詢自己的工作重心。
來源:松陽縣民族中學 楊紅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