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
腰疼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嗎?有一種腰疼可能會讓你走到半癱瘓的狀態,哪種腰疼需要警惕?三個自測方法又是什么?
71歲的張阿姨,過去偶爾累了會感覺腰疼,一次彎腰端鐵鍋的動作,讓張阿姨的腰一下子沉了下去,這一次腰疼變成了大問題,接下來的7個月時間里張阿姨都只能在床上躺著,腰部彎曲度甚至達到了90度,三個月減重20斤!究竟張阿姨的腰到底遭了什么罪?
專家告訴我們,這種碰上寸勁,導致身體“折疊”危機的罪魁禍首就是腰椎間盤突出。
你的腰疼和腰椎間盤突出有關嗎?趕緊來自測一下!
自測一:腰椎曲度測試
靠墻站,將后背、臀都盡量貼在墻上,看看腰椎離墻還剩多遠。
當腰和墻壁之間的間隙為2~3cm為正常曲度,大于3cm代表曲度過大,小于2cm代表曲度過小。
正常曲度為一個小弧度的“C”型,過直或過彎都意味著腰椎變形了,這是早期腰椎退變的一種表現。
自測二:腰部前驅活動測試
站直后盡量彎腰到90度,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出現腰疼,特別是有往下竄著的放射性腿疼,就說明腰椎已經有退變的表現了。
自測三:5次重復坐立
雙手抱住肩膀,不借助任何的手扶,站起再坐下,重復5次,記錄下所用的時間。
完成時間10秒以內為正常腰椎,完成時間10~15秒,說明腰椎有輕度損傷;完成時間15~21秒,說明腰椎有中度損傷;完成時間21秒以上,說明腰椎損害已經比較嚴重了。
請在家人陪同下測試。
如果這三個測試都測出有問題,建議到醫院做詳細的腰椎檢查。
腰椎間盤突出很常見,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出現張阿姨這么嚴重的情況,關鍵是要注意生活中那些“毀腰”的寸勁。
彎腰搬重物
過度彎腰時,椎間盤的各處受力不均,而且兩個椎體之間后方的開口變大,這時候如有一個突然的且大的力量,纖維環就容易瞬間破裂,髓核突出壓迫神經,這也就是所謂的巧勁。
搬重物時要把腰挺直,重物盡量貼近自己的身體,這樣腰椎受力更小。
腰椎受損的不典型癥狀
出現這些情況的任意一種,建議到醫院做腰椎的檢查。
有些護腰妙招深藏陷阱,做的不對反而傷腰。
01倒走
倒著走跟正著走鍛煉區別不大,而且對于年紀較大的老年人,倒著走可能導致摔跤,風險性高,又沒有實質的養護性,因此不建議倒著走去鍛煉腰部。
02俯臥沉腰
很多說法是俯臥沉腰能將突出的椎間盤推回去,但其實已經突出的椎間盤只能靠手術解決,推拿、沉腰等動作對腰椎間盤突出都沒有用,而且做的幅度太大還可能導致腰肌扭傷、關節紊亂。
03睡硬板床
睡硬板床只是骨頭起到了支撐,但是對腰部和頸部沒有支撐,所以睡醒后會覺得腰酸背痛,對腰椎不利,也不能治療腰椎間盤突出。
所以好的床應該是軟硬適中,既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
張阿姨近乎“折斷”的90°腰椎,是如何成功被復原的呢?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現在已經可以用微創的手段解決嚴重腰椎間盤突出的問題,只需8個毫米的小切口,用椎間孔鏡就能操作完成手術,出血少,恢復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