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自古便將“柴米油鹽醬醋茶”作為開門七件事,飲茶對身體的益處是廣為人知的。近期,西湖大學研究團隊在《自然·通信》上發表研究,研究發現習慣性飲茶可能通過腸道菌群-膽汁酸軸減少慢性失眠對心臟代謝疾病的影響。
慢性失眠是一種常見睡眠障礙,目前全球患病率為10%~20%。慢性失眠癥的特征包括入睡困難、夜間睡眠質量差和晨起困難,以及白天疲勞、注意力缺陷和情緒不穩定。在過去的十年中,大量觀察性研究表明,慢性失眠與心臟代謝疾病的高風險相關。然而,此二者之間關聯的潛在機制尚未確定,因此尚未開發出具有成本效益的新治療策略。
腸道菌群對人類健康至關重要。先前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具有晝夜節律,且與宿主的晝夜節律相互作用。睡眠障礙如慢性失眠,會破壞微生物的晝夜節律,從而影響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和功能;另一方面,腸道微生物菌群失調與心臟代謝疾病的發展有關,并對健康有重大影響;此外,膽汁酸代謝失調及其與腸道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也與宿主代謝健康密切相關,但缺乏來自大規模人類隊列的證據。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假設腸道微生物-膽汁酸軸可能在連接慢性失眠和心臟代謝疾病中發揮作用。通過對數據分析,研究人員發現,慢性失眠與腸道微生物群結構密切相關,慢性失眠與特定的腸道微生物和膽汁酸有關,慢性失眠相關的腸道微生物特征和膽汁酸與心臟代謝疾病危險因素相關,習慣性飲茶和腸道微生物-膽汁酸軸相關。
分析表明,飲茶與慢性失眠的風險呈負相關。習慣性飲茶可能通過腸道菌群-膽汁酸軸,減少慢性失眠對心臟代謝疾病的影響。(梅斯醫學)
文來源:保健時報|圖來源:鄭州泊云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