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高萬軍攝
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太原報道 “老年癡呆界有一個3秒鐘說法,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就是數完1、2、3,一個新的老年癡呆患者就誕生了。”10月17日—18日,在全省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培訓班上,山醫大一院主任醫師李陽主講了“老年期癡呆的篩查、診斷及干預”一課。
“阿爾茨海默病(AD)”,也就是俗稱的“老年癡呆”,目前已經成為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癌癥之后,威脅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老年癡呆最初的表現為忘事、記憶力下降,而人們普遍認為,人在上了年紀后記憶力不好也是正常的,所以即使已經得了老年癡呆,也常常會被忽視。”
其實,老年癡呆的初期是可以通過自檢發現的:
1.經常頭痛、頭暈、記憶力逐漸減退;
2.定向力下降。“這也是為什么許多患有老年癡呆的病人找不到家,他對自己所在的位置不能夠準確判斷,也不記得自己要去哪兒。”李陽解釋道;
3.思維呈片斷性,對事情糾纏不清。李陽舉了個例子,“我奶奶患有老年癡呆,她在武漢,我去看她,她問我,你怎么來的?我說我走路來的,沒過一會兒,她又問,你怎么來的?我說我走路來的。隔一會兒她又重復問。她不是故意的,而是真的不記得已經問過你了。”
4.智力下降、精神萎靡、反應遲鈍;
5.懶言少動、動作遲緩。“比如以前很愛出門、社交,突然變得不愛說話也不愛出門了,這就要引起重視了。”
6.記不清當前的年份或月份;
7.個人經濟財產掌控困難。“這個主要是指忘了如何使用存折。忘了怎么付水費、燃氣費、電費等。”
8.思考能力有問題,與別人談話時,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
以上癥狀,出現兩條及以上,就必須及時到醫院的記憶障礙門診檢查治療。
除自檢外,家人也可幫老人診斷是否患有老年癡呆。李陽通過幾個實例來說明。
愛往家撿東西的老人要引起注意了,有些老人在患病后,喜歡往家撿各種東西,撿回來后并不是要賣錢,而是藏在了臥室的床下和柜子里。因為這些東西在他眼里并不是廢品,而是寶貝,怕被人發現,他就要藏好。
有個老太太快70歲了,吵著要找媽媽,老伴兒很郁悶,“你媽都死多少年了,你還找媽媽?”其實有的老年癡呆患者因為得到的關愛不夠,缺乏安全感,所以會吵著找媽媽,因為在他的記憶中,媽媽是最會保護他的人。
以前很拿手的事,突然做不了了,說明老人生病了。李陽說:“我記得我有個病人以前是個專家,到處去做講座。有一次講座,他講得一塌糊涂,身邊的人意識到他可能生病了,趕忙送到醫院后被確診患了老年癡呆。”
有一項數據分析,患有老年癡呆的人,高級知識分子占了很大比例。于是,有結論稱,高級知識分子更容易得老年癡呆。“其實不是,是因為這些有一定知識水平的人更能注意到自己的異常,能夠及時地接受治療。”李陽提醒,農村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常常被自己和家人忽視,因此這點需要引起重視。
“老年癡呆是一個很難完全治愈的疾病,但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預防,延緩生病。”對此,李陽給出了3點建議。
飲食預防。老年癡呆是因為腦功能衰退而引起的,所以要想預防老年癡呆,好好保護自己的大腦功能很重要。很多食物都有益于防止大腦衰退。如能增強記憶力的藍莓,能保護腦細胞的菠菜,能保持敏銳思維的南瓜和能增強反應能力的豆腐,都能起到預防老年癡呆的作用。老年人群平時可以多攝取這些食物,還要戒煙限酒。
作息預防。在睡眠中,我們會停止思考,大腦就不再工作了,開始好好休息了。也正是因為有足夠的休息,大腦的功能才能被好好地保護起來,所以說保證足夠的睡眠對大腦是很有好處的,也能很好地預防老年癡呆。當然,充足的睡眠是指質量良好的睡眠,所以,老年人在睡前可以喝杯溫牛奶或者泡泡腳,這些都是有利于睡眠的。
運動預防。保持適當的運動可以預防老年癡呆。現在非常流行的廣場舞,老年人就可以適當參與一下,維持腰部及腳的強壯。此外,也可做一些比較復雜的手工,這能夠維持大腦的活力;吹奏樂器、畫畫等,都能夠起到預防老年癡呆的作用。“現在坐在這兒聽講的同志都沒有得老年癡呆,但是等在座的65歲以后,很有可能60%的人會患有癡呆。在人生的最后8年,我們都有可能會在生病中度過。所以,只有提高認識,及時預防,才能提高晚年的生活質量。”李陽用風趣的方式結束了當天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