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的方法很多,艾灸、拔罐、運動,但最常見的還是食療,而吃什么祛濕最好?很多人就喜歡說“紅豆薏米粥”。
一、紅豆錯了
中醫里的紅豆指的是赤小豆,從功效來說,紅豆養心,赤小豆祛濕;從形狀來說,紅豆比較圓,赤小豆是細長的。
二、薏米錯了薏米祛濕雖好,但性寒,直接煮來吃,會傷脾,脾是負責運化濕氣的,脾傷了,濕氣更加揮發不出,越想祛濕反而越濕。
三、煮法錯了赤小豆、薏米仁很難煮爛,最好用溫水浸泡兩小時后再煮,否則營養成分難出來,沒有時間浸泡,也可以多熬半小時。
四、“光祛濕不健脾”錯了《黃帝內經》講過脾與濕氣是對好基友,因為“脾主運化”,脾虛了,濕氣會加重,濕氣重又會導致脾虛,所以要祛濕,還需健脾。 四宗罪里,第四點尤其重要!
濕氣產生的3大原因:
1、吃太多油膩食物,不好消化,瘀滯成濕氣
2、消化能力差,沒吃多少就膩,產生濕氣
3、氣候、環境的影響,例如沿海地區濕氣重,所以常喝祛濕的湯;比如夏季人們因身體有濕,四肢變沉重,變懶。
此3類癥狀都與脾氣相關,濕氣重只是表象,而脾虛才是根本。所以,祛濕要先補脾!只祛濕、不健脾,濕氣永遠去不完。
補脾的3個食療偏方推薦
蓮子山藥粥: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將蓮子去心,與山藥、粳米、水共煮粥食用。此方適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虛弱患兒。
紅棗小米粥:紅棗10個,小米30克,先將小米清洗后,放入鍋內用小火炒至略黃,然后加紅棗及水適量,用大火燒開后再改用小火熬成粥食用。此方適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厭食的脾胃虛弱患兒
麥冬沙參扁豆粥:沙參、麥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將沙參、麥冬加水煮20分鐘取汁,用此汁液與粳米、扁豆共煮粥食用。此方適用于手足心熱、大便干的脾胃虛弱患兒。
補脾祛濕茶方推薦
蒲公英薏苡仁茶:蒲公英根1g、薏苡仁1g、赤小豆0.7g、馬齒莧0.5g、芡實0.2g、綠茶0.2g、淡竹葉0.2g、槐花0.2g。
蒲公英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夺t林纂要》記載:'補脾和胃,瀉火,通乳汁,治噎膈。'
薏苡仁俗稱苡仁米、六谷米。有補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時珍說它“能健脾益胃”?!侗静萁浭琛芬灿小拔陡誓苋肫⒀a脾”的記載。可以健脾除濕,滲利即利水滲濕,像疏通水道一樣將水排走。
赤小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馬齒莧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馬齒莧還含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卜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的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