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心理學知識做好班主任工作
泗洪縣青陽鎮 東風小學 王義梅
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
我交流的題目是《利用心理學知識做好班主任工作》從教18年,工作上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成就,“我以我心付童心”,是我多年來工作宗旨。“我以我心付童心”有兩層意思:一是我的心向孩子心理靠近,另一層意思是我把心交給孩子,只有尊重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才能更有效的走近他們,才能更好的做好本質工作。
從教多年,一直都帶高年級數學課及班主任,在06年之前感覺當班主任很累,在06年學校要求班主任參加心理健康自學考試,我接觸到心理學之后,就開始喜歡這門學科,(今年暑假在廣東舉行的“國培計劃”——心理健康骨干教師培訓,標志著心理健康課才從其他學科中分離出來,成一門獨立的學科。我是宿遷市唯一的一個名額參加培訓,在此很感謝領導的栽培),我喜歡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原因是因為每年班級中都會出現“難纏戶”的學生,在教育策略上有時候有點黔驢技窮了。把心理學知識應用到班級管理中讓我事倍功半,起碼比以前輕松多了。
剛接一個新班一定給自己定位好,讓學生既怕你又喜歡你更佩服你,專業能力令學生佩服(小學階段學生最崇拜老師),人格魅力讓學生喜歡,處理問題的智慧讓學生害怕。下面我就談談利用心理學知識解決班級里常見的問題,希望大家共勉的同時提寶貴的建議。
一:用團體活動輔導課加深師生感情及了解學生
剛接一個新班級我會用兩節課的時間帶學生做團體輔導活動課,以游戲-活動-體驗為主的團體輔導課,既可以活躍班集體的氣氛也可以使班集體產生凝聚力,既能讓學生體驗到活動的樂趣也能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既能排查出心理有問題的學生也能治療心理有問題的學生,既能提前預防學生心理疾病的發生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采用不同活動方法。做到“人文關懷”這也是羅杰斯的人本主義理念。
這學期我剛接六(4)班,是剛組建的一個新班級,學生與學生之間不熟悉,老師與學生之間也不熟悉。我就帶領學生們做兩次活動。活動的名字是《共建我們的家》。本活動的設計就是通過給學生一個共同的任務,讓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然自發的打破隔閡,成為有凝聚力的班集體。活動準備材料是海報紙若干張、水彩筆、彩色貼紙、學生用的剪刀。
活動程序:(1 )是暖身與分組(報數分組,避免熟悉的同學形成小團體)。
(2 )是活動的實施,我分給每一小組一定數目的器材,然后宣布活動規則:“給自己的小組起一個組名、定一個口號、選一個組長、制定出小組的組規。每小組在30分鐘內完成任務,然后把自己組的成果介紹給大家”,我不參加任何一組,只是在記錄和觀察每個人的活動情況。這時候我就會發現班長組長的人選了(班長很重要是老師的左膀右臂),還會發現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與同伴交往方式,有的學生存在的問題暴露無疑了。
(3)是討論與分享。這是團體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每組學生介紹完成果后,所以學生圍成一個圈,我提出問題讓大家討論“你對這個過程有那些感受?你覺得讓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你覺得誰在這個過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看見這個場面你想到什么?、、、、”讓每個同學都說一說,大部分同學說的很好,有少數學生是成默無語(活動結束后單獨交流)有調皮的學生很想說,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述(這時候一定要鼓勵,不論說的怎么樣,老師都不要評判,說的學生的感受,都是可以的)。經過一次活動課班級里大概學生情況就有所了解,在活動過程中老師的贊美語言讓學生很舒服也很喜歡(找優點贊美,也教會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規則),從而加深師生感情。
二:用兒童敘事方法處理不寫作業的案例
學期開學班級里總有幾偷懶的不寫作業的學生,對付這些學生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辦法不能徹底解決偷懶壞習慣,要想辦法讓他們內因發生改變,必須從思想意識上發生改變。以前班里有一對“寶貝”:張新宇和袁海奇,偷懶惹事調皮都是形影不離。偷懶不寫作業就不讓他們做作業,想寫也不給寫,替換去樓下提水(這兩個體力單薄學生),提水上樓一定要好好表揚他們的勞動成果。剛開始把滿滿一桶水提到四樓是很吃力的,第一次提水他們衣服全濕了,剛到樓上我就叫他們其中一個再去提水,原因是張比袁多寫幾題,讓他們心理感覺不平衡。這種不平衡會促使其中一個改變,那么另一個也會跟著改變。這種替代性的作業也讓孩子體驗到學習比勞動容易的多,體驗到別人上課他去提水時心理委屈,就是因為他們跟“懶蟲”做朋友(兒童敘事療法),把“懶蟲”這個朋友從朋友圈里趕走,他們就可以成功了。不是因為他們智力和自身的原因,而是因為懶蟲來找他們的。把懶蟲攆走替換成與勤奮交朋友。(兒童敘事療法是把問題打比喻成其他事物,讓孩子沒有自卑感,例如有一個年級的小朋友控制不住大便,它會比喻成黃金先生偷偷的跑出來,把你的褲子弄臟了)
三:用尊重、換位思考、自我暴露等技術處理班級里的“難纏戶”
對于班級里都有“難纏戶”,與這些孩子第一次接觸要用“尊重”、“換位思考”,“共情”等技術,首先讓孩子在心理接受你。其次是表揚其閃光點樹立自尊,最后提出要求改變。
在剛剛畢業上一屆學生中有一個叫趙文,五年級從外地轉入我們班,行為習慣很差,有時還動手打人罵人,數學考試得28分,拿到試卷喊到辦公室里沒有指責他,試卷分析時還表揚他(因為他上課不聽課還可以考到28分數,我小學階段不學習才考十幾分),發現選擇題都沒有寫,我說“做選擇題的做對可能性有一半機會,建議你做一做,下次只要你進步5分我就當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你”,趙某感覺5分不多,課堂上多聽幾次就可以了,下次考試輕松得了38分,我再次表揚后建議做幾題口算,慢慢對趙某的數學學習提出小小要求,數學成績進步很快。在一次衛生大掃除時我發現他勤快,大掃除結束后又及時的表揚他。并切讓他當衛生班長,先告訴著他怎么值日并做給他看,他非常負責的學習,后來我們班的衛生問題從來沒有煩心過。我認為,這種鼓勵建議理解并委以重任的技術也不失為轉化后進生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心理學原理:“說到做到,誰也不愿意言而無信”我的策略:是逐級提要求,小要求促進大改變。對合適建議一定要公開、監督、獎懲、樣一個實驗(略)。
四:利用心理學故事引導學生接納生活中的挫折
上一屆畢業那個班級的劉圓跟爺爺奶奶生活,爺爺一喝醉酒就罵她是沒有人要的野孩子(媽媽離家出走了爸爸去找媽媽再也沒有回來),她經常哭鼻子,遇到一點兒事都是躲避,有時候還逃學,針對這個情況,我給她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效果不好,就改用團體輔導和故事療法。先在集體班會上發起倡議書:〈遇到難處怎么辦〉?然后讓學生各抒己見,每個學生都談談當自己遇到不開心事例或遇到困難的時候是如何化解的(讓她感覺都每個人都有不順心的時候,讓她有從眾心理),有的學生說是大聲哭,有的學生說是找人傾訴,有的學生說是發泄一下,有的學生說是迎接困難把困難當成學習的動力、、、、。我給他們讀一個逃避的寓言:《小貓逃開影子的招數》
"影子真討厭!"小貓胖胖和嘟嘟都這樣想,“我們一定要擺脫它”。然而,無論走到哪里,胖胖和嘟嘟發現,只要一出現陽光,它們就會看到令它們抓狂的自己的影子。不過,胖胖和嘟嘟最后終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決辦法。胖胖的方法是,永遠閉著眼睛。嘟嘟的辦法則是,永遠待在其他東西的陰影里。
心理點評: 這個寓言說明,一個小的心理問題是如何變成更大的心理問題的。可以說,一切問題都源自對事實的扭曲。什么事實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們痛苦的不舒服的事件。因為痛苦的體驗,我們不愿意去面對這個事件。但是,一旦發生過,這樣的不舒服事件就注定要伴隨我們一生,我們能做的,最多不過是將它們壓抑到潛意識中去,這就是所謂的忘記。但是,它們在潛意識中仍然會一如既往地發揮作用。并且,哪怕我們對事實遺忘得再厲害,這些事實所伴隨的痛苦仍然會襲擊我們,讓我們莫名其妙地傷心難過,而且無法抑制。這種疼痛讓我們進一步努力去逃避。 發展到最后,通常的解決辦法就是這兩個:要么,我們像小貓胖胖一樣,徹底扭曲自己的體驗,對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不舒服事實都視而不見;要么,我們像小嘟嘟一樣,干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個讓自己最傷心的原初事件就不是那么疼了。
真正抵達健康的方法只有一個---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會從痛苦中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它們最終會變成當事人的生命財富。規劃利用好現有的能力遠比挖掘所謂的潛能更重要。"
切記:陰影和光明一樣,都是人生的財富。
最重要的心理規律是,無論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對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達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暫時缺乏力量,你可以尋找幫助,尋找親友的幫助,或尋找專業的幫助,讓你信任的人陪著你一起去面對這些痛苦的事情。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曾是最孤獨的人,但當他面對這個事實并化解后,他成了人際關系大師;日本心理學家森田正馬曾是嚴重的神經癥患者,但他通過挑戰這個事實并最終發明出了森田療法……他們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實最后都變成了他們最重要的財富。
五:利用心理學知識做好家長交流工作
每學期我校都要開家長會,家長會好象變成了老師給家長打“小報告會”,有的孩子都愿意讓家長來開,有的家長也不想來開家長會,因為去了就被老師訓斥而覺得自己很丟面子。最近幾年我開家長會就開成交流會,家長與老師共同討論教育孩子的方法,再利用“真誠”、“理解”“平等”技巧與家長溝通,幫助家長做好家庭教育的工作,幫助家長做好親子關系中有效溝通,幫助家長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長。 在上學期的家長會上,劉星家長說孩子還撒謊。我當時就告訴劉星家長怎么看出孩子謊言的技巧,當你問孩子的話時候孩子回答你的時候眼睛眼睛會先向上、再向左轉動,說的是真話,說謊的孩子眼睛朝先向上、后向右轉動,說明在說假話,撒謊的時候喜歡手撓撓頭或東張西望看或向下看,(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大衛·李伯曼教授發現,對大多數人來說,當人們的大腦進入記憶搜索狀態,也就是回憶某件真實存在的事情時,眼睛會先向上、再向左轉動。而如果當一個人嘗試去“構建”一個畫面情況,也就是編造謊話時,眼球的運動恰恰相反,會先向上、再向右轉動。如果他的眼睛先向上、再向左轉動,說明他在回憶真實的情況;如果眼睛先向上、后向右轉動,說明他在正在編造謊言),我每次開家長會都跟孩子承諾,開家長會決不打“小報告”,這樣孩子就放心把家長通知來,在家長會上一定要先說孩子的優點再提一點建議(例如你的孩子上課接受能力強,腦筋好使,創造性強,要是能把、、、、、改掉就更好了)來開會家長一定要讓他感覺從你這里學點什么回去而不是生氣回去。我經常和家長交流的時候說這樣一句話“你們剛買的手機電視機都是先看說明書再一步一步使用的,在教育孩子方面卻是憑感覺和心情的,心情好的時候和孩子說幾句,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把孩子作出氣桶,你說我們的孩子怎冤不冤?”心理學家認為:因為一個孩子的問題往往不是孩子自身問題而是家長的教育方式的問題。要想徹底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最好改變家長的意識。
我以我心付童心是我工作的宗旨,要真正做到還有很多路要走,在我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我也收獲許多,其他不說了。我的qq里有幾個群,都是學生們自己組建整班同學,他們有喜有悲還能想到我,我的幸福感會陡然提升。在所有老師中,小學老師說話最牛的,學生最聽話的時候在小學階段。也是最累的階段,我們多學習心理學知識,來更好為我們工作服務,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