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純粹個人感受和閱讀書的感受,里面提及到一些閱讀的壞習慣,你自己看看有沒有這樣的問題。如果你覺得有用,不妨學習記筆記。
昨天,我和朋友一起去找一家酒店談合作的事情。
在準備的第一步,大家的頭腦的信息都是零散,沒有一個系統化組成,這樣的不充分的準備是對我們是不利。想到之前也是看過思維導圖的畫法,我就自己嘗試著利用思維導圖給我們的合作方案給定下來。這樣一來,我們的效率就高了很多,對很多腦海中出現的問題都羅列在紙上,每個點不斷延伸,我們想到什么就寫在上面。
最后,我們根據我們的羅列的要點,整理之后,把我們的想法和酒店溝通,和酒店達成簡單地合作。
實際上,我們靈光一閃的東西,很容易就忘得一干二凈,最好的辦法就是記下來,當你記下來,就可以彌補你的大腦對此信息的遺忘,讓你把腦海中的信息保存下來。
這里面的思維導圖運用是初次地運用,我感覺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學習,決定好好理解下思維導圖的運用。剛好最近也正在看東尼博贊的《啟動大腦》,講述了如何對你大腦的開發,讓你掌握快速閱讀的技巧和思維導圖的講解。我也一直堅持用快速閱讀的方法,盡量把這本書給讀完,把關鍵點給記下來,腦海中用聯想和想象強迫自己的大腦對書中抽象的概念進行理解。雖然很不習慣,也很吃力,但還是有些效果的。
之前聽過的筆記里面,講述閱讀的五個步驟,讓你快速讀完一本書筆記 | 她如何1年讀150本書。
我嘗試著運用前面的快速閱讀方法很快就記住了我想記的一些東西,如果有些太抽象的東西,我就會嘗試記著筆記,只記要點,然后回頭再整理每個要點大概講的是什么。
書里面說,人們閱讀速度慢的原因,都有以下詬病,回讀,復讀和注意力分散。
回讀就是讀到一半的時候,自己錯過了前面的重要要點,然后再回頭繼續閱讀,實際上,你的大腦已經是記住了之前的東西,沒有必要去回讀。如果是重點,不妨先全部讀完之后,再重新讀一遍,把要點在做筆記,深化理解。第一次是了解大意,第二次是精準認識。
復讀意思,就是讀到一段比較深奧的地方,然后不便理解,重新讀一次,結果發現還是不太懂,然后再讀。實際上也是沒有必要,有些深奧的地方,可能是因為你沒有見過的詞語,或者你沒辦法很好理解它在此的意義。不用擔心,大膽地放過它們,到時候再回來進行深刻理解,先把速度練上去,然后再回頭理解。
注意力分散,是我們在閱讀都會有不可避免的分散注意力,比如周圍的物體,嘈雜的聲音,手機的信息等干擾到我們閱讀的事情。這些干擾我們的東西統統都要杜絕,把自己的注意力專注在書本上。眼前只有書,書前只有你,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書給讀完。然后,對于無關緊要的干擾物進行隔絕。這樣高效的時間內做重要的事情,會讓你事半功倍,相信在其他地方的運用也是如此。
最后,這本書讀完之后,我就趕緊做筆記。為什么我要做筆記,因為我沒有辦法記得很多信息。所以,記了筆記之后,我就有個大概地理解。事后,我在重新閱讀,這樣克服我們的遺忘周期的規律,讓知識成為腦海里面的一部分,不會被白白地浪費。
更多文章,請點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