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似乎把排量和油耗直接劃了一個等號排量越大,油耗越高,的確對于大部分的日常用車來說確實如此。
但是這種情況在高速路上就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車輛在高速路上行駛,當速度達到一定的定值之后大排量的車型反而比小排量車型要更加的省油。這應該怎么解釋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明白汽車站哪個速度下是最省油。假設在噴油量不變的情況下,車輛在固定的轉速每分鐘消耗的油量是相同的,而在單位時間內相同轉速運轉能夠行駛的車速越快,也就代表在單位時間內能夠移動的距離越長,因此油耗越低。
開CVT車型出行的朋友都知道,當速度在達到一個定值之前,只要溫柔駕駛轉速就會維持在1500轉左右,而一旦超過了一定的速度發動機轉速便開始往上升。 這樣穩定的轉速和車速的關系,我們用一張圖表來形容↓↓↓
我們可以看到在八十公里以前,發動機是一直維持在1500轉運轉,而1500轉運轉一分鐘對于不同的車速出來說行駛的距離是不一樣的,距離越長則越省油,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在0~80km/h這一個車速范圍之內80km/h是最省油的。
而在超過80km/h之后轉速便開始往上升,并且隨著車速的不斷增加,車輛所受的空氣阻力變大、轉速升高發動機升溫導致熱效率降低以及轉高轉速帶來的油耗。速度在超過80km/h之后油耗便開始呈上升趨勢,車速越高油耗越高。
因此,對于這一臺車型來說,我們可以說他在80km/h的速度下最省油。那么80km/h就是這臺車的最省油車速,以這個車速行駛時油耗最低。
我們假設這個最省油的車速為最經濟車速,那么不同的車型它的最經濟車速,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可以很容易理解的就是排量越大的車,心最經濟最省油車速越高,因此我們可以把大排量和小排量兩種動力的車型的油耗與車速之間的關系曲線圖畫出來。
↑↑↑
藍色為大排量車型
紅色為小排量車型
可以明顯看到,在小排量車型的最經濟時速之前它的油耗一直比大排量車型要更加的省油,這也是大部分人日常市區使用到的車速,因此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低速使用小排量車型確實更加省油(相同駕駛習慣下)。
但是速度過了小排量車型的最省油時速后它的油耗便開始往上升,此時大排量車型還未達到最省油時速,因此它的的油耗還在隨著車速的增加而減少。然后兩條曲線交會在一個點,過了這個車速之后大排量車型的油耗優勢便十分明顯的顯現了出來。
也就是說超過這個車速之后大排量車型要比小排量省油的多。
假設我們在高速路上都是用110公里的速度行駛,那么這個速度正好是處在與大排量車型的優勢,油耗區間,因此導致大排量車型的油耗反而比小排量車型要更加的低,
那么有的人可能就會有疑問了,不就是轉速嗎?只要變速箱的檔位夠多,那么轉速也可以壓得很低呀。那么請看2.0升自然吸氣發動機搭配9AT變速箱的吉普自由光,它在我們國家高速公路允許的車速之內幾乎是不可能升到第9擋的,這就是由于發動機的扭矩不足導致在高速路上,無法繼續壓低轉速。自然也就沒法升到第9擋。
所以本質上還是在于發動機,大排量發動機的低扭優勢在高速上十分明顯,所以對于常跑高速的人來說,買一臺大排量發動機反而更好,動力更好油耗也更加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