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媽說
女人的溫度就是你對我的態度。
有調查顯示,過完年后的第一個月里,離婚夫妻的數量會激增。
大概是因為過年這個時節,平日里的夫妻矛盾都被放大了十倍,那些扎在心里的刺,再也不能視而不見了。
對于夫妻來說,過年里最大的矛盾點就在于回誰家過年,每年因為這個問題,鬧掰分家,甚至大打出手的都不在少數。
今年春晚的小品就把這個難題搬上了舞臺,小兩口因為去誰家過年鬧了別扭,后來在幾番溝通下,才學會了彼此諒解。
網上看到一位讀者的自述:她是遠嫁的姑娘,嫁到外地已經十年了,剛開始結婚那幾年,老公說嫁到我家就應該在我家過年,像個兒媳婦的樣子,所以就一直沒回娘家過年。后來又生了孩子,老公又說帶孩子出遠門不方便,遂也不了了之。
終于到了第十年,孩子大了,夫妻倆商量著今年回娘家過年,但到臨行前,丈夫又因為要和許久未見的遠房親戚聚會,而不愿意跟她回娘家了。
她含著眼淚質問丈夫:你的親戚聚會,比和我回家看望父母還要重要嗎?丈夫不耐煩地回答:你是當兒媳婦當媽的人,當然事事要以夫家為先了,反正我不去,要回你自己回去!
十年的委屈,都在這一場交談中爆發,她說這次要自己帶著孩子回娘家過年,等過完年,就著手辦離婚手續。
她說,這次過年才讓我徹底看清他的真面目:在他眼里,我就是個保姆,是個老媽子,根本得不到他一丁點的尊重。這樣的婚姻,不要也罷!
其實,關于過年回誰家這個問題,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只有雙方相互理解,彼此商量著來,才能歡歡喜喜過大年。當然了,在我看來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各回各家,各享各的團圓福氣。
我表姐和表姐夫便是這樣做的。每年過年,他們都是各回各家,到了節日的時候再去看望雙方父母。
十多年的婚姻,從未因為過年去誰家紅過臉。
閨蜜小雅過年前一周興沖沖地給我發來信息:我老公簡直太暖心了!我還沒開始準備呢,他就把我爸我媽的過年禮品全都準備好了!滿滿幾大包!
言語中別提有多驚喜了。是啊,男人因為愛你,才會主動去關心你的父母,善待你的父母。這種老公別提有多靠譜了!
但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新聞:一位二胎媽媽過年給爸媽包了3000塊錢紅包,被老公知道以后,惡狠狠的罵了一頓。
“對你娘家出手還真大方啊?平時沒見你對我媽這么殷勤!”
這位媽媽委屈的不得了,回擊道:“平時每個月給你媽生活費還少了嗎?大大小小的節日哪一次缺了禮品?我給我自己家里補貼點錢有錯嗎?”
兩人鬧得不歡而散。
其實,女人心里在乎的不是丈夫給娘家人多少錢,買多少禮物,而是一份心意。
節日給岳父岳母打個問候電話,生病時主動關心照顧,記得岳父岳母愛吃的食物....這些零零散散的小細節,都是丈夫對妻子愛的見證。
因為愛你,所以感激你的父母;因為愛你,所以尊重你的父母,愿意和你一起孝順父母。
家長必讀講堂+ 婚姻關系
過年去表姑家走親戚,見到這樣的畫面:
表姑在廚房里忙活的腳不沾地,想讓表姑父去買一瓶醬油回來,表姑父扯著嗓子怒喊:年前你都干嘛去了!什么東西都不準備好!懶婆子!
表姑聽了這話什么都沒說,打發家里的小孩子下去買了東西。吃完飯后,表姑父張羅著大家出去打麻將,留下一屋子的殘局讓表姑收拾。
我有些看不下去,便留下來幫表姑打掃,兩個人忙活了一個多小時才弄完,表姑累的腰都有些直不起來了。
我問表姑:這過年,表姑父也沒幫你做點什么嗎?表姑擺擺手:他才不會干呢。從洗窗簾到擦廚房,都是表姑一個人在忙活,表姑父一放假,就天天翹著二郎腿在家里看電視。
我感嘆表姑真是辛苦。她酸酸的笑:哎,都半輩子了,習慣了。
過年對于中國人來說,是個大工程,不管是年前的大掃除,還是年中的招待客人,都是對體力的一次考驗。
愛你的男人,會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你一起完成這個任務。
金星曾說:“女人是水。你用100°愛我,我才會立刻沸騰;你用0°遇見我,我即刻成冰;你用50°對我,我便不冷不熱。女人的溫度就是你對我的態度。”
愿每個男人都能懂得,夫妻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遇到矛盾各自退一步,方能成就婚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