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子木
1
樓市二三事
這幾天的樓市發生了很多事情,北京土拍取消限價措施,廣州大幅放松戶籍政策,天津將自持住宅調整為可售住宅,多城首套房貸利率普遍下調……
所有現象都在告訴我們,房價下跌已經讓各地房地產業不堪重負,唯有松綁才能緩一時之急。
這就好比之前怕出禍亂,用政策綁死了灰犀牛,但由于綁得太緊導致灰犀牛嚴重貧血奄奄一息,為了不出事兒,只能慢慢松綁讓它活過來,畢竟很多城市一半的財政收入都在它身上。
但這也引發了購房者心中的疑慮:前段時間剛剛降完準,現在又是松綁調控,資金會不會源源不斷沖進樓市,房價還沒來得及筑底就要重燃上漲火焰?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因城施策”已是樓市調控標準,今后各地會因自身經濟情況調整房地產措施,相互之間傳導性不會太強?,F在一些城市放開限價只能證明一個事實:行情不好,二手房價下跌,和周邊新盤的價差逐步縮小,限價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其次,松綁是為了救命,不是放縱。
按照歷史規律,樓市下行預期一旦形成,再次扭轉是很困難的。除非是在無調控政策下,不斷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高頻刺激購房需求才能實現逆轉,每輪周期無不如此,例如2015年的牛市是就是在0首付和7折利率下催生的。
現在的房地產只不過是在努力尋找一個「量價平衡點」,即既保證房地產正常交易健康發展,又保證房價處于合理區間微幅震蕩。而這,就要講究調控藝術了。
接下來大概率還是之前的套路,房地產會不斷調低首套房貸利率回歸到基準,讓剛需入市托底撐盤,各項限政也會逐步放開,但是一定會嚴控首付比例,因為杠桿越高力矩越大,不能放炒房客入場。
而且政策放松一定是緩慢的,否則會加劇看空預期,更不利于市場的穩定。怎么理解?舉個例子,現在如果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沒動,突然放開所有限制政策,你會買房嗎?肯定不會,因為你認為放開政策這是樓市不自信的表現,房價還會下跌,現在買才是傻子。
買漲殺跌,自古有之。
2
剛需的選擇
在經濟下行面前,所有城市正在想方設法加速樓市筑底,以免進入「量價齊跌,惡性循環」的房價不可控下跌軌道。
伴隨著時代寒冬的步伐,資本市場北風蕭蕭,大家在所接觸的信息中,情緒多于內容。
但我希望接下來大家可以堅守自身,找到自己的方向,因為是市場就一定存在周期,終有頭有尾,該買房總歸還得買,在抓趨勢的同時,學習更多的實操方法。
以下是我總結的兩個建議,適用于一二線城市的第一次買房的年輕人,也是一直以來大家最喜歡問的問題:
1.買房資金不夠,買不到公司附近怎么辦?
2.都說買房看地段,在實操層面如何看地段?
第一個問題。
我在之前的文章《那些容易被誤解的樓市真相》里講過商品房的三個邏輯,總結為一句話就是,無論你是否剛需,一定要用投資的角度看待買房這件事。
因為人的一輩子不可能只買一次房,未來可能因為要生孩子,孩子需要學區房,或者父母需要來住,隨著財富收入增多,一定會置換一套更大的。
這時候你就會發現,之前的房子就是你下一套房子的資金基礎,以房換房是常態,北京2017年這波樓市的主要推動力就是改善性需求的集中爆發。
當你明確“房子是用來投資的,不是用來住的”的概念時,一些矛盾就會迎刃而解了。
那么這時候有人問了,“那我買一套房,不是為了住,那我住哪?”很簡單,租房。
如果你工作在A區,你完全可以在公司旁租一套房自住,然后把自己在B區的房子租給別人,如果幸運你還可以賺個租金差沖抵月供。幾年后,當工作穩定成家立業結婚了,就把之前的賣掉置換自己想要的房子。
所以有些人問我,資金不夠買郊區的兩室好還是流通性比較好的中心一居室,我會讓他果斷選擇后者。大概率講,越是中心區的房子越抗跌,增幅越可觀,持有成本相對越低。
但也不排除一種情況,例如剛通了地鐵的郊區房,周邊遷入大型商場辦公寫字樓的郊區房,這種郊區房的漲幅通常會比市中心強一些,如果想買到這樣的房子,你可能就需要花功夫去尋找價值地段了。
3
如何找地段
買房看地段,是恒定不變的法則,好地段的房子升值潛力大,抗跌性強,是財富增值的優質資產。
但參考好地段的唯一標準是什么呢?人。
人流量決定了房產的流動性,如果你買的房子周邊都是豪華洋氣的寫字樓,每天在樓里工作的人群就是未來買你房子的潛在用戶,你的房子的需求價值就一定會很高。
那么怎么去尋找這種房子呢?
這里推薦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看控規。
所謂控規,就是“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簡稱。北京的房價高,是政府用全國納稅人的錢對其持續投入和經營的結果,地段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政府想發展一個地塊,就會用全城納稅人的錢做定向投入,會提前做出這個地塊未來10-20年的詳細規劃。
下面我用這幾天比較火熱的北京通州區作為案例分析。
昨天北京市政府遷入通州的消息終于塵埃落定。因為北京市政府的遷入,還有2萬多政府公務人員的加持,未來通州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商業配套一定會得到質的提升,房價上漲預期非常穩。
接下來,我們先把最近通州公布的控規找出來(百度: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你會得到下面這幅圖。
(點擊看大圖)
乍一看,五顏六色,密密麻麻,你一定是一頭霧水。別著急,我們看一下這幅圖在講什么,你會發現每一種顏色對應的是一種土地規劃。
在這里面最最重要的就是紅色和黃色,分別代表產業和居住用地,通俗講就是寫字樓和住宅,兩者的用地比例,決定了這個地方房價的未來。
通俗來講:如果這個地塊都是紅色的產業用地,說明這個地方未來會建造大量的商業性辦公寫字樓,可以提供大量工作崗位,這些人群傾向于就近購房或者租房居住,這里的租金和房價都有保障;
如果這個地塊都是黃色的住宅用地,說明這里是典型的居住區,住宅供應量非常大,很可能成為變成只有居住功能的衛星城。
市場的本質是供需,如果需求遠大于供給,價格一定會上漲。
我們再來看這幅圖,選擇標的地塊。
如圖所示的三個地塊,紅色比例都遠大于黃色比例,那么說明這三個地方大都是以寫字樓為主的商業地段,滿足我們所需要的條件。
那么它的房價是怎樣的呢?我們通過貝殼找房數據中心比對三個地段的房價,你會發現這個地段的房價普遍高于通州區的均價。當然房價還跟小區是否地鐵,它們的樓齡、綠化、品質有很大的關系。
在這里面,我們還要注意一個顏色——粉色,它的意義是居住產業混合用地,俗稱商住公寓樓。這種顏色多的地段反而會抑制周邊純住宅房價的升值空間,因為公寓會分流走一部分居住需求,所以盡量避開。
在選定好地段之后,一定要去用腳丈量土地,什么意思呢?
1.要觀察標的物土地上建設的寫字樓品質,越是豪華高檔、層數高的,里面入駐的公司實力越強,員工收入高,購買力強。
2.觀察此地段住宅和寫字樓建造時間,優先選擇住宅先造的,因為寫字樓建成后,會帶來居住需求,周邊房租或房價順勢上漲。
最后還要講明一點,使用這種方法之前一定要預估風險,就是政府是否會如期完成投資建設。例如像通州這種背靠北京政府,有財力又有人口,實現起來很容易,但就像天津濱海新區這樣的大片區規劃,很多地方等于做貢獻了。
所以未來你去買房,當售樓小姐給你講得頭頭是道,我這里規劃特別好,未來會有很多大型企業入駐,什么國際幼兒園,高鐵高速路通通都有。這時候不要盲目樂觀,而是要拿出來控規圖紙好好比對一番。不騙你的只有你自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