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阿姨在上海市中心住了24年的房子,許多地方不好用了,今年拿出來找住范兒翻新。
阿姨有略有潔癖,對裝飾沒有太多要求,希望家里都是白的,簡單干凈、容易打掃最好。
房屋位置:上海徐匯區
房屋面積:建面58㎡,套內54㎡
房屋戶型:兩室一廳一廚一衛
裝修套餐:整裝
全部花費:19萬(硬裝12萬+定制柜2.8萬+軟裝5千+電器3.6萬)
常住人口:2人
裝修需求:廚房擴大
設計經理:劉睿
阿姨家是典型的手槍戶型:一條長走廊把所有的房間連在一起,動線長、交通面積大、空間利用率低。
這個問題能改嗎?不能,因為全家唯一能拆的墻,只有廚衛中間的隔墻,布局上基本沒有改動空間。
設計經理劉睿沒有動墻,而是換個思路,把廚房分成中廚(用火)和西廚(不用火)。
西廚挪到客廳,和用餐區在一起,擴大廚房使用面積。
收納方面,兩個臥室和廚衛的定制柜做得比較多,最寬敞的客廳用于活動,留白反而多些。
孟阿姨裝修預算不高,主要走實用和打掃方便路線,一起來看看她的實用主義裝修吧。
折疊換鞋凳+超薄鞋柜=好用窄玄關
一進門,就是狹長的玄關,寬度不到1m,剛夠通行,正常的儲鞋、換鞋功能想都別想。
劉睿只好在這里塞了一個折疊換鞋凳,放下來不到30cm,不用就收到墻上。
旁邊的薄鞋柜寬度不到20cm,只放母子倆的常用鞋。
你可能會質疑,玄關沒有掛衣服放包的地方,怎么算好用?
孟阿姨和兒子的臥室離玄關非常近,直接進臥室放好。
若是你家不是這樣的戶型,玄關最好還是留些掛衣服放包包的地方噢。
臥室
玄關左側,是孟阿姨和兒子各自的臥室。
寬度不足2m的狹長次臥
孟阿姨住的次臥寬度不足2m,剛剛能放下一張寬120cm的床和進深60cm的衣柜。
阿姨退休后,手上還有一些兼職,劉睿在床尾設計了張書桌,方便她坐在床上辦公。
床靠墻睡得不舒服,尤其上海冬天沒暖氣,阿姨就買了軟墊貼到墻上。
阿姨習慣坐床上,在桌前辦公
床邊有個保溫箱,珊瑚絨毯子一蓋,就是貓咪的臥室。
貓咪認床,除了這里哪兒都不睡
空間不規整的主臥
兒子住的主臥比次臥大一點,是個不到9㎡的異形空間。
孟阿姨想在這兒放下床和衣帽間,同時還要活動空間,就選了能收起的墨菲床。
床、衣柜及家里其他定制家具都來自尚品宅配
硬裝結束后,孟阿姨忽然想到衣帽間敞著方便、看起來亂,想定做移門,可單子太小,實體店都不愿接單。
于是阿姨在淘寶上翻了半天,訂到了合適的布面移門。
移門占了原本放書桌的地方,兒子便改用客廳的書桌。
墨菲床收到柜子里后,能顯得臥室更寬敞,兒子才有空間做其他事情。
然而,很多人用活動家具的習慣是攤開了就不再收,久而久之也成了固定家具。
孟阿姨和兒子都愛收拾,才適合用這種活動家具的。
不到3㎡的迷你衛生間
廚衛隔墻是全家唯一的非承重墻,廚衛總面積不能擴大,單純擴大其中一個就沒有意義。
勉強能用的小衛生間干濕分離法
這個不到3㎡的衛生間,干濕分離只能靠浴簾和擋水條。
孟阿姨家的擋水條是粘在地上的,里面嵌有磁鐵,和同樣嵌有磁鐵的浴簾搭配使用,洗澡時能少濺水。
要用折疊浴缸泡澡時,撤掉擋水條就能塞下浴缸。
然而,洗完澡干區依然會濕,孟阿姨裝了電熱毛巾架,保證毛巾的暖和干爽。
門口再加個硅藻泥防潮墊,濕腳印就不會帶出衛生間了。
貓:我也不會留下濕爪印
小衛生間的收納
衛生間干區的收納主力是住范兒和貝朗共同研發的浴室柜「美顏柜」。
鏡柜里帶一個島式插座,可以給電動牙刷、吹風機等電器充電。
不過阿姨表示有的格子太高,上面的空間會被浪費,自己在淘寶上買了分隔件,裝矮的瓶瓶罐罐。
地柜里被藍色塑料膜小心翼翼包起來的地方,原是設計裝換洗衣物的。
阿姨覺得,每次洗澡至少要開關2次地柜實在是太麻煩,就改放廁紙存貨。
這樣廁紙用完,打開地柜就有存貨,確實順手。
阿姨怕衛生間潮濕,用藍色塑料薄膜給廁紙封口,再用文件夾固定塑料膜。
其他適合小衛生間的做法
衛生間濕區兩根管道隔得遠,兩根一塊包起來會浪費空間。
孟阿姨讓工人分別包,在管道中間加玻璃擱板,就是一個壁龕。
濕區原本想放浴缸,無奈地方太小,孟阿姨讓工人留了浴缸下水,自己買塞子堵上,用折疊浴缸時接這個下水。
折疊浴缸在陽臺上收著,大約一個月用一次
廚房不能擴大,就把西廚扔出去吧
中廚
孟阿姨家的廚房4.3㎡,不算大,好在格局方正,能做U型廚房。
阿姨有點小潔癖,打掃衛生的頻率非常高,廚房做成白色,不會藏污納垢,讓她覺得更舒服。
U型廚房的一邊做了電器高柜,嵌了烤箱和蒸箱,為了日后能提高烹飪效率、少吸油煙。
圖中黑色三件套是消毒碗柜、烤箱和蒸箱,都來自孚帝,一共才4500元
電器高柜上面藏著一個古董微波爐,是1991年孟阿姨哥哥從美國帶回來的禮物,現在都還能用。
電器高柜下面抽屜里的分隔件,看上去像原裝,其實是孟阿姨根據物品尺寸在網上仔細淘的配件。
電器高柜旁邊,是一個朝走廊開門的雜物柜,清潔用品和工具都藏在這里。
設計經理劉睿在柜子留了插座,專門給戴森充電用。
孟阿姨和兒子入住半個月了,天天在家做飯,還沒有用上蒸箱烤箱,油煙機也才開了一次。
這得歸功于兒子怕老媽吸太多油煙而執意要買的機器——美善品,價格有點貴,但功能不是一般的強大。
四菜一湯一個小時多點就能做完,還有10秒洗鍋的功能,孟阿姨不光解放雙手,油煙也沒啥機會吸了。
除了中餐還能調雞尾酒、榨果汁、做烘焙等等,價格也就一萬多點吧
西廚
設計經理劉睿在客廳幫孟阿姨開拓了一片西廚區,任何無需烹飪的食材都在這里儲存和處理。
孟阿姨家待客頻率不高,但還是在宜家買了折疊餐桌,平時是4人位,打開后是6人位。
未打開時就是個小餐桌
西廚收得比較多的是孟阿姨的茶葉、兒子的酒,還有些待客小零食。
孟阿姨很愛喝茶,一般是先從美的飲水機里接一壺開水,泡好茶后,靠宜家買的香薰蠟燭給茶水保溫。
宜家的香薰蠟燭味道讓你頭疼,溫茶倒是很好用
客廳
孟阿姨翻新這套房子,最看重的便是干凈、簡單,別說吊頂,連吸頂燈都不想多裝。
劉睿在墻邊一連裝了三根日光燈管(原先家里也用的),既不占層高,也不像吸頂燈那樣顯眼,滿足了阿姨的要求。
拍攝時是大陰天,三根日光燈管全開雖亮,卻亮得不均勻,要做讀書看報寫字等精細活,還得加燈。
孟阿姨喜歡空無一物的天花板
客廳儲物空間不多,除了書柜就是邊角上的一個雜物柜。
電視原本在正對沙發的位置,硬裝結束后,孟阿姨忽然覺得裝在餐桌和沙發中間比較合適,于是用了旋轉支架,哪邊想看就往哪邊轉。
電視下面并不是桌子,而是孟阿姨學了多年的古箏
貓主子對小植物沒興趣,孟阿姨就買了些空氣鳳梨,裝在小貝殼里,作為家中裝飾。
住范兒年輕些的客戶,研究顏值多些,北歐風、日式小清新、新古典主義,裝修完非常好看。
家中有娃的客戶,研究收納多些,每個房間都有通頂定制柜、獨立儲藏室更是必不可少。
孟阿姨比他們年紀都大,東西也不多,雖知道顏值收納好,但還是覺得簡單、干凈、好打掃衛生更重要。
年紀大了,千萬不能把自己累壞。
你家裝修時,看重的是哪一方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