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背竹又名蓬萊蕉、電線蘭、龜背芋。天南星科,龜背竹屬,常綠觀葉植物。
觀賞特性:
葉形奇特,孔裂紋狀,極像龜背。莖節粗壯又似羅漢竹,深褐色氣生根,縱橫交差,形如電線。其葉常年碧綠,極為耐陰,是有名的室內大型盆栽觀葉類觀賞植物。
栽培繁殖:
龜背竹栽培容易,為了縮短生長周期,提高觀賞效果,養護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怕強光暴曬。龜背竹是典型的耐陰植物,規模性生產須設遮陰設施,可用50%遮陽網,尤其播種幼苗和剛扦插成活苗,切忌陽光直射,以免葉片灼傷。成型植株盛夏期間也要注意遮陰,否則葉片老化,缺乏自然光澤,影響觀賞價值。
2、畏空氣干燥。龜背竹自然生長于熱帶雨林中,喜濕潤,但盆栽土積水同樣會爛根,使植株停止生長,葉子下垂,失去光澤,葉片凹凸不平。澆水應掌握寧濕不干的原則,經常保持盆土潮濕,但不積水,春秋季每2~3d澆水1次。盛夏季節出每天澆水外,需噴水多次,以保持葉面清新,澆水量要減少。
3、薄肥勤施好。龜背竹是比較耐肥的觀葉類觀賞植物,為使多發新葉,葉色碧綠有自然光澤,長期每半月施1次肥,施肥時注意不要讓肥液沾污葉面。同時,龜背竹的根比較柔嫩,忌施生肥和濃肥,以免燒根。最好使用“卉友”20-8-20四季用高硝酸鉀肥和20-20-20通用肥,對龜背竹的生長更為有利。
4、需綁扎整形。龜背竹為大型觀葉類觀賞植物,莖粗葉大,特別成年植株的分株時,要設架綁扎,以免倒伏變型。待定型后支架拆除。同時,定型后莖節葉片生長過于稠密、枝蔓生長過長時,注意整株修剪,力求自然美觀。
5、介殼蟲是龜背竹最常見的蟲害,少量時可用舊牙刷清洗后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常見病害有葉斑病、灰斑病和莖枯病,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
6、龜背竹常用播種、扦插和分株繁殖。播種前先將種子放40℃溫水中浸泡10h,播種土應高溫消毒。龜背竹種子較大,可采用點播,播后室溫保持20~25℃,箱口蓋上塑料薄膜,濕度保持80%以上,播后一般20~25d發芽。春、秋兩季都能采用莖節扦插,以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扦插效果最好。分株繁殖:在夏秋進行,將大型的龜背竹的側枝整段劈下,帶部分氣生根,直接栽植于木桶或缽內,不僅成活率高,而且成型效果快。
園林用途:
龜背竹以奇特的葉片、竹狀的莖干、漫長的氣生根而成為人們喜愛的觀葉類觀賞植物。同時,龜背竹特別耐陰,裝飾性強,四季常青,又為配置擺放創造了最佳條件。由此,它適用于室內、展覽大廳和地鐵中點綴和擺設。在南方庭園中,散植于池旁、溪溝邊種石隙中,十分自然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