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做一個測試:
站直身姿,背靠墻壁,上背部與臀部均貼在墻壁上,如果下背部能放入一掌,那么恭喜你。你的身姿基本還是正常的;如果能放入一個拳頭,很有可能是骨盆前傾;如果一掌都放不進去,那有可能是骨盆后傾。
1.骨盆前傾
骨盆前傾是指骨盆向前病態的偏移,造成腰椎不正常的生理前凸。最常見的就是感覺自己臀部后凸、腹部向前頂、前挺后撅。
骨盆前傾危害:
骨盆前傾對身材外觀最大的危害就是會讓人小腹前凸,臀部橫向發展和下垂等難看的身材問題。而另一方面,腰椎前凸,病理性姿勢不正確,必然會導致腰酸背痛,并且肩頸酸脹。此外骨盆承托著腹部內臟等,如果骨盆傾斜,也會導致內臟的運轉不暢。
骨盆前傾的原因:
骨盆前傾的原因有很多種,主要是前后肌力的不平衡。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骨盆前傾大多數情況下是由于右上和左下的豎脊肌和髖部屈肌(髂腰肌、股直肌等)過強,或者左上和右下的腹肌、腘繩肌過弱導致的。
在日常生活中,訓練比較少,腹肌較弱會產生骨盆前傾。另外也有人認為,不正常的站、坐、行動姿勢,甚至常穿高跟鞋也有可能導致骨盆前傾。
對于健身者而言,過多練習硬拉、深蹲等動作很容易就產生“健美腰”(就是骨盆前傾)。
骨盆前傾解決辦法:
產生骨盆前傾的原因就是前后的肌力不平衡,要解決它,就要從這方面入手。
腹背訓練:反向卷腹
這個動作可以比較好的防止因為腹肌較弱導致的骨盆前傾。
另外,大腿后部的腘繩肌也是非常重要的肌群,大腿后部腘繩肌訓練,比起常規的訓練矯正,對骨盆前傾更有效果。1.站姿觸地體前屈
動作過程:
1.身體自然站直,雙腳并攏,雙膝挺直。
2.彎腰,兩手手掌碰觸地板。
3. 緩緩挺直身子。
注意事項:
1.手掌無法碰到地板也沒有關系,只要盡力去碰就可以了,重要的不是地板,而是拉伸腘繩肌;
2.背部不用保持挺直,可以微微彎曲,盡量讓上肢保持自然,不用刻意繃緊,這樣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你在訓練的位置。
2.站姿直背體前屈(可負重)
動作要點:
1.彎腰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背部的挺直。
2.雙腳打開越寬,腘繩肌的參與越多,也就越有效。
這兩個動作看似只有手的區別,但實際上訓練的內容還是很不同的:
第1個動作:手觸地,背彎曲,雙腳并起,更多是拉伸腘繩肌.
第2個動作則是背反弓挺直,雙腳分開,雙膝微微彎曲,臀部也要向后一點,更多是訓練腘繩肌肌力。
堅持做這兩個動作,可以有效地改善骨盆前傾的情況,而且它幾乎沒有場地要求,你可以隨時進行。
訓練計劃:
2.骨盆后傾
骨盆后傾是指骨盆向后病態地偏移,由此造成腰椎不正常的生理后凸,骨盆后傾是缺乏訓練所引起。
骨盆后傾危害:
骨盆后傾最常見的癥狀是彎腰駝背,小腹堆積、臀部塌陷。這種姿態會導致重心向前,讓你的膝關節承重更多,最終可能導致受傷幾率增加,磨損嚴重。另外,由于骨盆部位是承載生殖功能和撐托臟器的重要位置,所以骨盆后傾還會影響你的內分泌和生理循環等!
骨盆后傾原因:
從肌力平衡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骨盆后傾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肌群是屈髖肌群和下背部肌群。但如果你是單純豎脊肌虛弱,一般不會導致嚴重的骨盆問題,所以真正的骨盆后傾,很多都是由于屈髖肌群的衰弱導致的。
骨盆后傾解決辦法:
與大多數身姿問題一樣,骨盆后傾的解決也要從矯正肌力不平衡入手。骨盆后傾著重要解決的就是屈髖肌群,其次是下背部肌群。
背部肌群訓練:十字挺身
屈髖肌群訓練動作:
1.高抬腿
動作過程:
1.自然站直,雙手固定在小腹前方。
2.兩只腳輪流彈起,盡可能用膝蓋碰觸手心。
注意事項:
動作過程中一定要盡可能地抬高雙腿!屈髖肌群的很重要作用是讓大腿靠近軀體,高抬腿就是最好的訓練動作之一。經常做這個動作可以使屈髖肌群變強,不再衰弱,也就能有效地改善骨盆后傾了。同時這個動作燃脂效率高,還能有效的減肥,讓你擁有更緊致的大腿,矯正塑形兩不誤!2.踢腿
動作過程:
1.自然站直,做準備工作。
2.單腿站直,另一只腳向前盡可能地踢高。
3.回到起始位置,換另一只腳。
注意事項:
在動作過程中兩只腳都要保持挺直,這樣才能更好地刺激到屈胯肌群,并更好地訓練到它,改善肌力不平衡產生的骨盆后傾狀況。
訓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