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花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依花季每個月挑一種當令的花,挑一位與花關系最密切的歷史人物為花神。眼下已經進入農歷十一月,我們來看看這個月的當令花和花神吧。
十一月是山茶花當令。
山茶也稱作茶花或曼陀羅樹,是高約一二丈的常綠性灌木。山茶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其葉類茗,又可作飲,故得茶名。”(明人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十六)
本色山茶
山茶原來是紅色單瓣花,每朵五瓣;后來產生許多變種,出現了白山茶、淡紅山茶和艷紅山茶,花瓣也有單瓣和重瓣之別。《本草綱目》上說,最名貴的山茶花簇如珠,稱為“寶珠”。《清稗類鈔》的作者徐珂也說:“山茶之千葉深紅花大心繁者,花簇如珠,名寶珠山茶。”蘇州拙政園里,就有一株名貴的寶珠山茶,清初詩人吳梅村還有詩作題詠呢!除了寶珠外,山茶還有“月丹”(花大紅者)、“照殿紅”(花朵較月丹更大)、“海紅”(淺紅色山茶)、“海榴茶”(花紅蒂青者)、“石榴茶”(紅花中有小碎花者)、“宮粉茶”(花粉紅色)、“一捻紅”、“鶴頂紅”、“千葉白”等等名目,葉子也各自稍有不同。
白山茶
山茶花花期甚長,可以從十月、十一月一直開到第二年的暮春初夏;籍貫江蘇儀征的晚清人厲惕齋家中,就有冬春夏三季不凋的茶花。他在《真州竹枝詞》里,有一首《茶花》說:'年年花事易消磨,如爾花中得氣多,屈指三時開不斷,冬寒春暖夏清和。’自注云:“余家山茶,從冬月接續開,至次年四月。”
清人溥心畬《山茶》
山茶原產于云南,以后才逐漸移植到中土;但是至今云南還以盛產名貴品種的山茶花而著稱。像現今世界上最名貴的山茶“恨天高”,就以云南栽培得最多、最有名。民初人徐珂在《清稗類鈔》里說:“山茶花,南方各省皆有之,云南尤著,以在會城之歸化寺者為第一。其本合抱,花大如盂,為元明以前物,游宦羈客,多餞別于此,每歌詠之。”也可以為證。
溥儒《茶花蝴蝶》
書墨山茶
由于入冬以后,姹紫嫣紅的群花都不見了,唯獨山茶花盛開著,所以特別得到大家的喜愛。山茶開花時,雪已飄降了,在雪地里的紅色山茶花,那種白雪紅茶,相映斗艷的情景,成了詩人和畫家最愛描述的對象。南宋孝宗淳熙年間(西元一一七四——一一八九),擅長畫花鳥瓜果的畫院待詔林椿,便有一幅《山茶霽雪》的扇面畫,畫一枝紅色的山茶花,在花葉間還帶著潔白晶瑩的殘雪,而清人梅圣俞的《山茶》詩:“南國有嘉樹,華居赤玉杯,曾無冬春改,常冒霰雪開。”于念東的《山茶》詩:“丹砂點雕蕊,經月獨含苞;既足風前態,還宜雪里嬌。”都是描寫冰天雪地里山茶盛開的情景。
林椿《山茶霽雪》
中國人珍賞在冬天里盛開的山茶花的情形,厲惕齋的《真州竹枝詞引》中,也有很生動的描寫:“此(冬至)后,富家作消寒會,脫盡恒蹊,或具全羊、或膾魚頭、或尚五煨,務各精其饌以相饗。酒則百花紹興,必其陳者;主人饋客,必別室,假山石后,曲徑通幽.窗嵌玻璃、門垂簾幔、琳瑯四壁、縹緗滿床,其盆景未收花房,而留外過冬者,率安置其中,以供雅玩。銅爐內,埋少許熟炭,只覺室內生春,盂中蒲草,生意融融,盆里茶花,意致楚楚……”原來在消寒會里,山茶還是雅供清玩的要角哩!
山茶花神
關于山茶花的男女花神,中國人至少有石崇、白居易、湯顯祖、王昭君、楊貴妃等不同的主張。
晚清畫家吳友如筆下十一月山茶花花神,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不知是不是因為山茶又名曼陀羅樹,而白居易晚年對佛教禪宗十分感興趣,以“香山居士”自居的緣故。
清人吳友如畫十一月山茶花花神白居易
晚清人俞曲園在《十二月花神議》里,不贊成世俗以晉人石崇為山茶花花神,而以明代戲曲作家湯顯祖為山茶花男花神。晉朝時的大富翁石崇十分偏愛紅色的山茶花,他曾在住家四周遍植紅山茶,像布障圍屏一般,因此紅山茶也稱“石家布障”。元人馬祖常題詠趙孟頫畫紅山茶花的《趙中丞折枝山茶詩》里,就有“火齊珠紅拂翠翹,石家布障曉寒消”之句。湯顯祖則偏愛白色的山茶,有一種白山茶叫“玉茗花”,他便將自己的住所取名為“玉茗堂”,中國戲曲史上不朽的《玉茗堂四夢》——紫釵記、還魂記、南柯記、邯鄲記,便是偏愛白山茶的湯顯祖的杰作。比較石崇、湯顯祖兩人在世的成就和對后世的影響,當然湯顯祖勝過石崇,因此俞曲園要封湯某為山茶花的男花神。
(摘自張果老畫廊)
山茶花的女花神,俞曲園以為是楊貴妃,當代畫家王叔暉則將之封給了王昭君。楊貴妃為茶花女花神,是因為有一種開花較早、花桃紅色、單瓣而焦萼的茶花,稱為“楊妃茶”。王昭君為茶女花神,則是因為她當年出塞下嫁匈奴王時,曾以一把琵琶、一枝紅山茶花相隨;以琵琶敘述哀怨的心曲、以山茶的不畏霜雪來表明自己堅貞的節操。她心系祖國卻遠嫁異域,為了兩國邦交又不能一死了之,內心苦楚悲憤,真是唯天可表;當單于死后,她便仰藥自盡,胡地草皆黃白色,唯昭君墓草獨青,這絕不是一件偶然的事。
——摘自《中國的花神與節氣》,殷登國著,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