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回顧和探討鮑加先生的藝術人生
2021年4月25日15:00-18:00,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舉辦了中國美術館捐贈與收藏系列展“風華凝粹——鮑加藝術展”學術研討會,主題為“回顧和探討鮑加先生的藝術人生”。
一、于在海介紹主持人和嘉賓
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館長于在海介紹與會嘉賓,鮑加及夫人高倩、王佛生、林存安、柳新生、劉繼潮、王濤、李傳璽、陳祥明、陸小和、巫俊、傅強、汪三林、陶合民、張繼平、程多耀、崔守強、鮑雷、周黎等三十多位專家學者出席。
二、學術材料
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為會議準備了鮑加文集《回溯從藝七十年》、中國美術館展覽圖錄、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編印的“鮑加藝術展”展刊,以及《生命的輝煌——賴少其的歷史亮點及藝術特色》供與會學者參考。
▼鮑加文集《回溯從藝七十年》
▼中國美術館為展覽印制的圖錄
▼藝術館印制的展刊
▼《生命的輝煌——賴少其歷史亮點及藝術特色》
三、研討會
(注:以下文字根據速記稿整理,未經發言人本人校對)
▼中國美協原理事、安徽省美協原副主席、省美協理論委員會主任王佛生主持學術研討會。
最近在安徽美術史上、在安徽美術界有兩件事情比較轟動,首先是鮑加在中國美術館展覽,第二是省美協換屆。
展覽將鮑加先生和賴少其先生之間的交往串聯起來,這樣使得我們有更多的時間比較系統的對安徽美術所做過的這一段路整體回顧一下。今天我們研討鮑老,是非官方的、私自發起的,疫情期間就限制了一下,但是今天還是來了這么多人。
隨后,會議討論熱烈,專家們從鮑加的藝術、生活、工作等角度,特別是鮑加與賴少其密切關系的歷史及貢獻闡述了自己的認識。
▼劉繼潮:著名美術史論家、畫家、安徽大學教授
鮑老代表了一個時代,代表了中國現代美術的一個時代,更代表了安徽現代美術的一個時代。從安徽現代美術的發展來講,我把安徽現代美術分成兩個段落,甚至可以分成三個段落:1949年到1959年是一個段落,從1960年到1986年是第二個段落,從1986年到現在是第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安徽美術從一張白紙,從貧瘠、荒蕪建立起安徽的美術隊伍,鮑老是開拓者、是奠基人;第二個階段是1960年到1986年,賴少其先生來到安徽以后,他對安徽現代美術是錦上添花,他在安徽現代美術創作的基礎上,他高舉新徽派的旗幟,把安徽現代版畫推向全國,產生了新徽派在全國的重要影響。安徽人對待賴少其先生非常崇敬,我們在安徽美術史上對賴少其先生需要大書一筆。1986年到現在是安徽美術的第三個階段,就是在賴少其之后,安徽美術更加多元、更加多樣,有更加多的發展。
第二點,我想談談我個人對鮑加的印象,我和鮑加先生亦師亦友。在我跟鮑加先生的交往當中我一共寫了三篇文章,我現在回想一下,作為一個搞文字的人能夠跟一位畫家在40多年的交往中,能夠給他連續寫三篇以上的文章在美術史上不是很多見,我想這個將來一定是值得人們去談論的一個事情。我給他寫的三篇文章更好代表了鮑加先生創作的三個階段。
第一篇文章,1988年,鮑加先生找我給他寫文章,他是對我的提攜,所以我認認真真把那篇文章寫出來了,寫他從法國出來以后對油畫創作新的理解、新的想法以及新的表現手段,我下了功夫去寫。當年那篇文章主要談鮑加先生在繪畫形勢上面很多探索,很多對過去寫實主義的反思以及對現代藝術的向往,把抽象意識引入他的繪畫,我覺得這是他繪畫過程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階段。
第二篇文章是1995年給他寫的,題目是《擁抱自然女神》,寫他怎么樣在生活中去發掘、去理解、去跟自然對話,充分的把自己的情感灌輸到自然當中,表現對自然的熱愛、對自然的敬畏。
第三篇文章是2017年,鮑老約我給他寫第三篇文章,這篇文章的題目是《談鮑加的藝術生活——讀書、創作》,文章主要就是寫鮑老的生活方式,讀書和創作,我把重點放在讀書上。這就是我對鮑老的理解、對鮑老的詮釋,以及對鮑老的學習。
關于鮑老我們要談的非常多,我下面主要講兩點:
第一,鮑老長期在美協工作,他的心中有安徽美術,他考慮是安徽美術的發展,他在這個過程當中,他首先考慮的是安徽美術的發展,所以他整個的藝術道路是成己成人,在安徽美術的過程當中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別人,這就是大家的風范。
第二,鮑老他讀書,是在自己自我修養的基礎上,吸收了中國傳統儒家的那種成己成人的崇高人生境界,所以能達到今天這樣一個境界,非常值得我們去反反復復的去詮釋、理解。
最后,我用我自己寫的一幅字來祝賀鮑老的展覽圓滿成功!
釋文:祝 鮑加先生藝術展圓滿成功!特書自撰聯:《極目楚天》觀山河新綠,塔臺、形體、色彩,佳構美的交響;《大漠千里》品人生真味,黃沙、帳篷、隊員,盡現詩意激情!公元2021年春4月,觀觀堂,繼潮敬賀。
▼柳新生:著名畫家
劉繼潮講的有條有理,而且有準備,既有理論,又有高度,也有很現實的情感表達,非常好。鮑老是我們省載入史冊的藝術家,他畫的《濕潤的土地》獲一等獎,我說這就是鮑加。鮑加總是西裝著體,打扮的非常儒雅。我在銅陵20多年以后,不斷地看到鮑加有很多大作品出現,一個就是《淮海大捷》,當時我一看到那個氣勢,我馬上就想起了前蘇聯軍事畫家克力瓦諾科夫,他們那個戰爭場面,勝利的那種呼喚。第二次讓我震撼的就是他的畢業作品《毛主席在共青團九大》,《人民日報》整版發表。
鮑老給我印象深的,幾次跟他一道去寫生,第二年看到他原來的草稿全變成了一張一張的油畫,這個對我的影響太大了,這是了不起的事情。第二次是到新疆,大概零下15度,他就站在那里畫畫,我還帶了一個凳子,我說我受不了,給他凳子他還不要,他說他習慣了,他就站在那,那個雪水還在地上化了,他就在這里搞。還有在皖南經常碰到他,那個時候熱到什么程度?太陽曬的可以把皮撕掉,他就是這么厲害。一方面他在我心目中好像蠻高的,另一方面他就像我們的小兄弟一樣在那畫畫。剛才劉繼潮說的非常好,他的風景畫總有一種人文的情懷在里頭,這是我非常感動的,比如說駱駝,原來我們在新疆,駱駝隊走過也經常看到,他就搞一個男孩子跟女孩子,實際上畫就有了情感的交流,我們就沒想到。所以他讀書,內心世界非常豐富,有人文的情感在里面。
經過了這些年大家的思考以后,我覺得鮑加走的這一條路,包括他后來走的風景畫的這條路,基本上就是現實主義的這條路,用毛主席講的就是革命的浪漫主義和革命的現實主義相結合的一條路,鮑老的藝術就是在這條路。那是時代走過來的,那是時代的符號,現在我們仍然可以畫這些東西。當然,畫的好、畫的高度是另外一回事。我想鮑加走的這條路,也仍然有非常強的現實意義,謝謝鮑加。
▼王濤:著名畫家、中國畫學會副主席
可以講20世紀的安徽有賴老、有鮑老,我們有時候想想20世紀安徽有這么兩個人的出現,這不是偶然的。首先從形象的思維角度,我們美術界有這兩個先生,在全國文代會、在全國美代會,在各種場合下面出現,了不起。他們的學問,讀書所產生的學問,事實上所產生的那種文才、那種詩意、那種感覺,對我們美術界來講,20世紀的安徽有了這兩位就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我從1972年開始一直到畫《周總理在長征路上》那一個創作,所以這一條路走過來都跟鮑老有很大的關系。
前兩天我看到鮑老的照片,我就感覺到人到一定的年齡,我們做事在我們健康的情況下做。我們是這個時代的人,我認為鮑老最能跟得上,所以他最初的創作,《毛主席在馬鋼》,鮑加是怎么展現出來的,這就是時代所決定的,所謂藝術家的獨立思考,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都受到這個時代的巨大影響。我們作為中國畫家也好,可能賴老有更高的想法,他的起點可能更高。所以我講安徽有這么兩個人是我們的榜樣,一個時代下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一個是跟著時代產生了很多好的作品。鮑老這個確實很了不起的,他能產生這么大的影響也是很了不起的,賴老更偉大。
▼巫俊:安徽省油畫學會主席
我們這代人應該是改革開放第一代人,我們這代人一直在鮑老的關心和指導下成長的。那時候我們上大二,鮑老到我們學校去寫生,給我的感受很深。鮑老從法國回來以后,帶著許多歐洲各大美術館拍的幻燈片給我們放片子,我們第一次看到歐洲的油畫是這樣的,古典的、現代的、當代的都看了,給我們震撼很大。在我人生后來的道路上,鮑老師不斷給予支持鼓勵。剛才柳老的定義很好,一開始是現實主義的,后來是浪漫主義的,他的現實主義繪畫有時代意義,剛才我和王濤老師仔仔細細看了繪畫,確實能看到當時充滿著激情,非常的生動。鮑老的畫有一個什么特點呢:他始終堅持寫生,無論是他畫馬鋼,對馬鋼工人的現場寫生,那一年在新疆好像80歲了,零下十幾度還在寫生,我很感動。因為你寫生,那種現場感和你從圖片上找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一點尤其是對現在的年輕人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提升,因為現在網絡技術找資料都很方便,都不到現場去了,所以是很麻煩的事,鮑老那么大年紀了還堅持寫生。
鮑老的影響也影響到我們這一代人,鮑老油畫的色彩跟鮑老的性格一樣溫文爾雅,沒有大紅大綠,從素描上來說也是講青灰色、米灰色、綠灰色,幾乎都是很微差的調子里面去繪畫,包括他畫的那些工地,畫的皖南的山水沒有那種很強烈的素描和色彩對比,這也是他色彩的一個特點。
鮑老的人品大家都清楚,對誰他都很關心,對年輕人他始終是鼓勵的。他作為一個畫家來說,他從來沒有認為我是畫現實主義的,他要求別人都畫現實主義,他對學術是包容的,而且他站在學術的最前沿,這個品質對我們當老師的人來說,使我受益很大。鮑老做的非常重要的事,安徽改革開放剛開始在涇縣,鮑老挑的頭,全國大咖都來了,中國油畫的春天就是從那開始的,這個在中國美術史上是重要的一筆;繪畫需要天才,鮑老那時候的作品,那些寫生、創作現在看都很好,所以鮑老確實是天才。
▼林存安:著名畫家、省美協原常務副主席
我首先要感謝陳祥明老師、劉繼潮老師和于在海館長共同策劃了今天下午的活動,這是一種安徽美術界對老藝術家的一種真情。
第一,對鮑老的畫我說一點自己的感受,鮑老的油畫,只要我看到鮑老的畫冊,他的畫看過以后就感覺到非常親近,畫面有一種溫情在感染著我,這一點我感受非常深。我感覺到他這一點是非常突出的,就是有濃厚的思維。再一個就是充滿激情,另外畫面當中的這種旋律、音韻很好,很多細節的處理惟妙惟肖。雖然色彩上面我們也不懂,但是他色彩上面的一些處理確實很了不起。
第二,以一種感恩的心情談一下鮑老,實際上我們學畫也學了幾十年,不過我一直是業余的,從我那時候剛學畫起,我們對鮑老就有一種敬仰,特別是我從六安到合肥來過以后,有機會能夠近距離的接觸鮑老,對鮑老的突出感受,他作為一個美協主席,他這種言談舉止、儀表風度,我感覺到就是肅然起敬。我感覺到作為一個文化藝術者都應該有這樣一種儒雅之風。
▼傅強:安徽省油畫學會副主席
鮑老從藝藝術70多年,是享譽全國的、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家,也是我們安徽美術界的旗幟、安徽美術界的領軍人物、安徽美術界的標桿,也是我們安徽美術界的驕傲。鮑老為安徽美術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奉獻了一世的經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全國美術界值得稱贊的一件事,剛才也提到了,就是1985年在鮑老的倡導下、在鮑老的組織下,在安徽涇川召開了全國油畫研討會,又稱黃山會議。這次會議在全國引起了轟動,取得了劃時代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可以說鮑老功不可沒。鮑老不僅是安徽美術創作的領導者、組織者、推動者,也是安徽美術創作的參與者,鮑老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幾十年來深入一線、扎根生活,創作了一大批中國人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品力作,像《大軍回來了》、《毛主席在馬鋼》、《淮海大捷》、《毛主席在共青團九大》、《大漠千里》等等巨作被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中國軍事博物館所收藏,在全國影響很大。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鮑老作品捐贈會上曾說過:為人民畫像,為時代立碑的藝術家,也終將為人民所尊重,為時代所銘記。我作為安徽一名油畫工作者,作為鮑老的一名學生,對多年來受到鮑老的教誨和指導深有感觸。鮑老那高超的寫生技巧、深厚的油畫功底、高雅的藝術品位,像詩一般的藝術韻律對我觸動很大,至今讓我難以忘懷。后來又多次跟隨鮑老去寫生學習,每一次都感慨良多,鮑老的精湛技藝、鮑老的高尚人情,鮑老的那種對藝術追求完美的精神和情懷始終感染著我、鼓勵著我,使我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在此,我感謝鮑老對我的教誨和指導,向鮑老致敬!
▼陶合民:書畫家、安徽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我主要是畫油畫的,跟鮑老接觸的不多,我記得2018年12月份我跟楊國新主席等七個人搞了個聯展,鮑老那么大的高齡仍然到場,很仔細的把每個人的畫從頭看到尾,那時候都要人攙扶。后來看完以后特意搞了一個研討會,我們當時印了一個冊子,把每個人的畫作,他把每個人的畫指出來哪些不好、哪些值得肯定,鮑老給我們上課,畫的畫怎么樣,顏色、色彩整個畫面的感覺,講的非常好。鮑老不僅自己是個大藝術家、大畫家,他對安徽省美術界好幾代人美術的指導非常關鍵,對安徽美術的提升做的非常非常好。他那么高齡了,早就不是美協領導了,早就退休了,我們的畫展又不是很正規的展覽,他去現場給我們指導,也是我們很大的榮幸,安徽有鮑老,我們感覺到非常幸運。
▼程多耀:油畫家
我在上世紀70年代的中期經常沐浴在鮑老的教誨、教育之下,因為那時候有一個現象,在鮑老的引導下、組織下,每年都要組織多次的工農兵美術創作學習班,鮑老應該知道,這是鮑老一個創舉,不光是油畫,國畫、油畫都有。因為那時候我在文化館,有這個條件沐浴在老師的教誨下,也有幸選擇參加省里面大小,省、地市美術創作興趣班。鮑老上上下下親歷親為,我們在那住了一個多月,賴少其先生親自在那坐鎮,顧美琴,鄭震老先生也去了。有一年創作了好多草圖,親自找了鮑老先生的住宅,鮑老先生不厭其煩的把我的草稿一幅一幅看、一幅一幅提意見,所以我現在歷歷在目,已經十多年了。所以我現在非常非常的感謝鮑老先生,在那個期間對我的教誨。鮑老是我們省的一桿旗幟,也可以說是我們省繪畫界的精神領袖。
▼張繼平:山水畫家
鮑老在安徽美術界擔任領導職位最長的,一共有40年,從1960年到2000年他退掉之后擔任名譽主席。作為安徽美術界領導職務這么長,又德高望重,鮑老在位期間做的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就是涇川會議,因為這個會議讓油畫界得到了思想解放,不光對油畫界有影響,對整個安徽美術界乃至全國的美術界全都有影響,因為它引起了我們畫家的思考,我們應該怎么樣面對現在的改革開放來進行我們的創作,因為社會變化了,形式全部都變了,你表達的對象,他的精神面貌也變了。所以說我覺得鮑老的功績,這是一件載入史冊的功績,是需要我們記住的。
鮑老作為安徽美術界的領導,他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他在繁忙的工作期間利用瑣碎的時間抓緊寫生、抓緊創作,他在專業上面為我們做了表率。這幾十年來他用畫筆描繪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的許多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和國家博物館收藏,恐怕鮑老被收藏的作品恐怕是最多的,一個人幾十幅。今天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時間,鮑老又把他自己的作品捐獻給了中國美術館,這個事情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事情,表達了鮑老有65年黨齡老黨員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敬佩。
鮑老的藝術一是描寫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淮海大捷》、《共青團九大》、《激流》、《毛主席在馬鋼》,《淮海大捷》這幅作品花了半年的時間,而且這張作品從他完成起一直掛在了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一直到現在仍然是表現重大歷史題材的經典畫作。二是描寫新中國現實主題的作品,代表作品有《大漠千里》、鋼廠》、《青春年代》《激流》等。
▼李傳璽:安徽省委統戰部副巡視員、研究室主任
鮑老以他的《淮海大捷》奠定了他在中國油畫史上的地位,讀中國油畫史講到1949年到1966年這一段講到中國的油畫,特別是表現革命歷史進程,表現新中國建立以后熱火朝天的建設事業。鮑老奠定了自己在油畫史上的地位,同時也樹立了安徽油畫界,或者范圍擴大一點是安徽美術界在中國油畫史上的高峰。
安徽省油畫學會秘書長汪三林、石濤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崔守強分別從收藏和油畫藝術方面探討了對鮑加先生的認識。
▼陳祥明:美術理論家、安徽省美學學會名譽會長
我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談談我自己的體會,再講一講聽了大家的發言之后的想法。
首先講自己的觀點,我覺得安徽省美術事業的發展壯大,安徽美術事業全國建國七十年來的發展與鮑老是密切相關的,這里有個判斷,鮑老是繼賴少其先生之后在安徽最有影響的畫家,如果要寫中國繪畫史的話,鮑老會有濃重的一筆,要寫安徽美術史,鮑老絕對是繞不過去的,是絕對要寫的藝術高峰,這是從理論上做個判斷。
剛才大家講了很多鮑老的藝術創作、生活、人生,我覺得還有一個層面,除了他讀書學習,還有一個是他對繪畫觀念、繪畫理論、繪畫學術。鮑老曾經說了一句話:美術理論與美術創作是美術作品藝術騰飛的雙翼。藝術要騰飛,一個是理論,一個是創作,這是鮑老的原話,我在他的文章上摘出來的。他有一次談到:藝術家應該是學術理想、觀念和創作藝術方法、技法,要雙修,要兼顧。賴少其和鮑加先生我覺得也是如此,在這種理論素養上和創作素養上兩個方面都是和大師那樣一個大的序列,當然這里面有個差別我們不說了,但是我覺得這一點是非常好的。鮑老重視美術理論、美術觀念、美術方法論,對美術實踐、美術創作的一種序法作用。他曾經作為省美協的主要領導,非常重視美術理論、美術學術這一塊,我簡單地捋了一些例子,剛才大家講過的我不說了。
第二方面,我覺得鮑老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他提出和推進了新徽派美術,但是新徽派從賴少其先生最早提出,而且身體力行。后來作為我們安徽省的徽派旗幟,這個和鮑老是密切相關的。
后面我想講講剛才大家討論的,鮑老繪畫藝術將會載入新中國的美術史,同時如果寫安徽美術史的話,安徽美術史的藝術高峰是繼賴少其先生之后的藝術高峰。因此,我覺得今天的學術研討會開辟了一個很有學術價值和意義的研討會,對于認知、理解安徽美術史的發展大有益處,對于推進安徽今后的美術事業、美術創作大有益處,我歸納這么五個方面:
一是鮑老的繪畫是現實生活與詩情詩意的有機融合; 二是理論素養與人文情懷的充實豐盈;三是鮑老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四是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精神的溝通; 五是鮑老的人品人格和他畫品畫格的高度統一。
▼于在海: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館長
我代表賴少其藝術館感謝各位藝術家參加今天的研討會,大家也做了很好的發言。
下面,我就這次活動談四點特色和意義:
第一、油畫精品展示。
我們這次舉辦鮑老藝術展,展出了53件鮑加的油畫作品,有風情、人物、花卉等等,更重要的是他創作的一些歷史題材的精品,通過主題的選擇、畫面的結構、色彩的應用,還有藝術的語言,體現了鮑加藝術作品的風格和特色。我們近幾年也在加強公共教育活動,安徽藝術職業學院、合肥市少年宮等師生來參觀,大家看了以后非常有啟發,鮑加的作品也對安徽當代美術有促進作用。
第二、建黨百年紀念。
這次我們的活動特色就是文獻資料比較豐富,大家看到長廊上面有鮑老和賴老的交往照片,另外一個是鮑加文集刊登了很多關于回憶跟賴老之間過去歷史上共同工作的情況。賴少其1959年從上海到了安徽擔任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省文聯主席、黨組書記,籌建了各個協會,其中安徽省的美協當時就是鮑老協助賴老籌建的,后來賴老擔任主席,鮑加先生擔任秘書長,在一起共事了26年。他們堅持黨的文藝方針,團結廣大美術工作者,組織藝術家深入生活,繼承新安畫派、黃賓虹、古代徽派版畫等傳統藝術,創建了新徽派版畫藝術。此外,組織創作了國畫、版畫等一批經典的作品,反映歷史題材、工業農村、藝術為人民和時代精神,對安徽美術事業發展起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對黨的文化事業做了很重要的貢獻。
第三,密切情誼回顧。
鮑加先生曾經在1994年到廣州參加賴少其從藝60年和80大壽的活動,他當時作為賀禮贈送給賴少其的作品《放牧》,這是他經典的代表作,體現了鮑加先生對賴老的深厚感情。1994年賴少其應安徽省邀請,回來舉辦從藝60年的活動。當時安徽省文聯、省博物館和鮑加先生組織了這場活動,省文聯、省美協在省博物館舉行宏大的展覽場面,賴少其、曾菲夫婦很感動。那一次也是賴老最后一次上黃山。在賴少其2000年去世的時候,鮑加等專門趕到廣州參加賴老的告別儀式,體現了他們之間深厚的情誼。賴少其藝術館籌建及建立以后,鮑加先生始終支持藝術館的工作,也體現了他對賴老的情感,我們在長廊的展板陳列中已經將這些情況反映出來了。
第四、難忘歷史情緣。
我們這次展覽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就是中國美術館的支持,大家看到這項活動掛名是中國美術館和安徽省文聯主辦,其中鮑加部分作品中國美術館借給我們13件館藏作品,國家收藏的館藏作品拿出來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別是中國美術館掛名合作辦展更是很少見,體現了對賴少其藝術館的信任,對弘揚鮑加藝術的支持。1985年12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大型的“賴少其書畫展”,當時張愛萍、、李樺、吳作人、范曾等很多藝術家親臨這次活動,也是中國美術館個人展最大的一次。2010年,賴少其藝術館在北京舉辦大型的“賴少其藝術回顧展”,中國美協、中國書協、國家畫院和中國美術館、安徽省委宣傳部、合肥市政府作為主辦單位外,安徽、廣東、上海美協畫院、美術館都掛名,一共40多家,那次活動我們榮獲了文化部“優秀學術成果獎”。這次又先在中國美術館、之后在賴少其藝術館舉辦鮑加先生兩地的聯展,都在中國美術館上留下了歷史。這體現了什么?體現了賴少其、鮑加他們在全國美術界的重要影響,弘揚了徽派的文化。今天大家來能看到包括中國美術館、鮑加親屬收藏的完整的鮑加油畫作品非常難得,難忘的歷史情懷,是這次展覽的特點。
明天就要歸還作品,今天舉辦很有意義的座談會,為鮑加藝術展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感謝大家。
▼鮑加:著名油畫家、安徽省美協原主席、名譽主席
鮑加堅持要發言,他雖患重病講話困難,但他仍清晰地說“賴老是高原,我們是平谷”,然后就掩面哽咽,無法再說話。
王佛生最后總結,鮑老今天在賴老藝術館辦展,他懷念賴老,他認為賴老是高山,我們都是這座高山下的平坡。他仍然這樣謙虛,其實鮑老也是高山。今天我們在賴少其藝術館舉行了鮑老的油畫展,很多油畫是從中國藝術館館藏里面借來的,這個機會是賴少其藝術館把它爭取來的,今天的研討會也是大家自愿到這來,為這次研討會,為鮑老的藝術鼓與呼。鮑老從蕪湖讀過教會中學以后走了出來,那時候他才是弱冠之年就瀟灑風流,在很年輕的時候繪畫藝術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他的《淮海大捷》《極目楚天》《大漠千里》,他的許多作品都在美術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我們今天又看了他的寫生作品,他寫了黃山、寫了新安江、寫了建設工地,甚至寫了包河公園里面的荷花,都是那樣的生動,讓我們流連忘返。鮑老這一生為安徽的美術事業,乃至為中國的美術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和賴老一樣,都是我們安徽人的驕傲!
吳為山在鮑老北京的展覽中講了一句話,“為人民畫像,為時代立碑的藝術家,終將為人民所尊重,為時代所銘記”。鮑老就是這樣一位藝術家,他為我們大家所尊重,為人民所尊重,為時代所銘刻!鮑老是一個非常講究的人,不光是穿著、講話、言表都是謙謙君子、文質彬彬,鮑老今天90歲了,但是他依然這樣健康,我想上天會給他更多的時間,來讓我們有更多的福分跟鮑老再朝夕相處,我們祝鮑老和他的夫人健康長壽。
今天的研討會到此結束,我想我們對鮑老的討論,對鮑老的研究,對鮑老談論將會繼續走下去,我們也希望鮑老繼續的拿起自己的筆謳歌這個時代。
四、研討會花絮
▼鮑加同于在海館長交談
▼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工作人員同鮑加合影
▼鮑加認真觀看合肥市少年宮的學生們臨摹的油畫
▼鮑加一家在“鮑加畫室”前合影
▼于在海館長與柳新生和王濤交談
▼鮑加同王佛生交談
▼嘉賓在“鮑加畫室”前合影
▼ 參觀展覽
▼全體與會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