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買鹽”“囤鹽”引起大家的關注。大家去超市里買鹽時一看有井礦鹽、湖鹽、海鹽、低鈉鹽、加碘鹽、無碘鹽……各種鹽該怎么選?
如果按“來源和種類”有井礦鹽、湖鹽、海鹽,如果按“成分”有低鈉鹽、加碘鹽、無碘鹽。難道不同人群吃的鹽也不同?快看看你到底有沒有吃對鹽!
微博截圖
不同種類的鹽有什么區別?
我國食鹽來源主要分為三類:井礦鹽、湖鹽、海鹽。據中國鹽業集團,當前我國的食鹽產品結構占比為井礦鹽87%、海鹽10%、湖鹽3%。①
▼ 海鹽:將海水引入鹽田后經日曬、蒸發、結晶而成;
▼ 湖鹽(池鹽):從鹽湖中直接采出來的鹽,或以鹽湖鹵水為原料在鹽田中曬制而成;
▼ 礦鹽(巖鹽):從鹽礦床開采而來,巖鹽深埋于地下100米~3000米處。
▼ 竹鹽:將粗鹽用黃泥封在竹筒中高溫煅燒,既去除了鹽巴中的雜味,還有一絲竹子清香。②③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秘書長谷傳玲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品質上井礦鹽高于湖鹽和海鹽,因井礦鹽原料來自千米深井以下的天然鹵水和巖鹽礦床,幾乎不會被污染,雜質亦少。②
鹽湖。健康時報圖
不同成分的鹽怎么選?
鹽的種類雖多,價格不一,但按照“營養成分表”主要標注的就是這三種:
鈉、碘、鉀
在2012年原衛生部修訂《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后,食鹽不再允許添加除碘以外的營養強化劑。
1.低鈉鹽——重體力勞動、腎病患者不建議吃
低鈉鹽,一般是以碘鹽為原料,再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鉀等,從而改善體內鈉、鉀平衡狀態,預防高血壓。當然現在也有無碘的低鈉鹽。
江蘇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丁霞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高溫作業者、重體力勞動強度工作者、腎功能障礙者及服用降壓藥物的高血壓患者等不適宜高鉀攝入的人群應慎用低鈉鹽。③
浙大附屬邵逸夫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金鈺倩2021年在該院公眾號刊文解釋,因為部分降壓藥有保鉀作用,低鈉鹽相對增加了鉀含量,體內血鉀易升高。常見的降壓藥物有螺內酯、氨苯蝶啶、卡托普利、纈沙坦等。若不確定自己到底服用的是什么藥,可以咨詢專科醫生。④
2.加碘鹽——適合大多數普通家庭
我們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鹽多為加碘鹽,之所以在食鹽中添加碘,是因為我國曾是碘缺乏病流行嚴重的國家,1996年起我國開始實施全民食鹽加碘。
關于是否有必要繼續食用碘鹽,網絡上一直存在各種各樣的觀點,有人認為我國補碘這么多年,不需要再食用碘鹽,而且甲狀腺癌高發和碘有關;還有人表示沿海地區吃海鮮多,靠食物補碘即可;也有觀點認為,碘缺乏后果嚴重,應繼續補碘。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方面曾表示,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食用碘鹽或碘攝入量增加與甲狀腺癌的發生相關。⑤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秘書長谷傳玲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 除了高碘地區停供加碘鹽,其他地區則應繼續吃加碘鹽,否則碘缺乏風險很高。對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等患者中的少數人,可否吃加碘鹽需遵醫囑。②
3.無碘鹽——這兩類人不建議食用
浙江省人民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宋向陽2017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有兩類人不適合食用碘鹽:
第一類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等甲狀腺疾病患者,因治療需要遵醫囑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鹽;
另一類是生活在高碘地區或非缺碘地區的居民,他們每天從食物和飲用水中已經得到了足夠劑量的碘,這部分人群也不宜食用碘鹽。⑥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沿海地區不一定是高碘地區或非缺碘地區。青島大學醫學院營養研究所博士李勇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福建這樣的沿海地區的研究顯示:食用加碘食鹽情況下,福建省不同地理區域成年男子膳食碘攝入量總體上是適宜和安全的,不存在碘過量問題,碘鹽是膳食碘的主要來源;甚至認為沿海城市居民如果不食用海藻類食物,即使食用碘鹽也面臨碘缺乏的風險。⑦【整理摘編:時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