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腦卒中、心肌梗死……很多重大疾病都和血壓過高有關。其實,早期高血壓可能并無癥狀,讓人誤以為影響并不大。但久而久之,高血壓對人體的重要器官如心臟、腦、腎臟等將造成嚴重影響。等意識到自己可能患上高血壓了,就已經很難控制和挽回了。【整理摘編:時英平】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2》顯示: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人數為2.45億。①除了遺傳因素外,很多高血壓的發生都和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有關。6個導致血壓升高的壞習慣,你占了幾個?高血壓的常見因素中,高鹽飲食位居首位。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婦幼保健院內科主任醫師陳劍峰2023年在該院公眾號刊文表示,正常的鹽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克,但多數人都在9克以上,鈉攝入量過多,會引起水鈉潴留,造成血容量加大,最終導致血壓升高。②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王生池在接受燕趙晚報采訪時介紹,吸煙會導致高血壓,吸一支煙后心率每分鐘增加5-20次,收縮壓增加10-25毫米汞柱。尼古丁還會刺激血管內的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升高。③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老年病學科主任郭藝芳2022年在其微信公號刊文介紹,長期大量喝酒肯定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生率。大量飲酒會增加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加心率與心臟排血量,所以具有升高血壓的作用。④久坐不動是誘發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北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李明洲2021年在好大夫刊文介紹,如果高血壓患者能夠堅持有規律的運動,特別是有氧運動,對控制高血壓有一定的幫助。比如每天快步走30分鐘以上,可使收縮壓降低4~9個毫米汞柱。⑤熬夜和失眠會擾亂人體生物鐘,破壞血壓的晝夜節律,直接影響血壓。很多高血壓的人都有感受:如果前一天沒睡好,第二天血壓必然升高。高血壓的發生與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關。人心情不好,腎上腺素水平上升,血壓也會隨之上升。所以,經常壓力過大的人群要學會釋放壓力。近日,國際高血壓學會、世界高血壓聯盟和歐洲高血壓協會召集了18個國家的專家發表聲明稱,改變生活方式是I級高血壓的一線治療,并推薦了10個降壓習慣。⑥低鈉和地中海飲食可預防高血壓,對降壓和心血管益處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飲食中富含鈣、鉀、鎂和微量營養素,強調水果、蔬菜、低脂肪乳制品和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可降低血壓和保持健康的體重。作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魚應被視為紅肉的替代品。魚中的Omega-3脂肪酸可以降壓、心率和甘油三酯。2~3克/天的Omega-3脂肪酸降壓效果最好,超過3克/天或有利于心血管風險較高的人群。經常消費高果糖的食品和飲料(果汁、加糖飲料、干果、蜂蜜)、高血糖食品(白薯、白米)易發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并與高血壓、低脂血癥和胰島素抵抗等與脂肪增加有關的心臟代謝變化密切相關。最佳的飲酒量是零飲酒從預防心血管病的角度看,最佳的飲酒量是零飲酒。也沒有安全量。特別是注意避免喝大酒。咖啡和茶等對血壓和心血管健康有益處。膳食纖維不足是常被認為加工食品多、低加工食品吃得過少所致,特別是高脂肪、高精制谷物和果蔬攝入少都可能與心血管病增加有關。豆類、甘藍類蔬菜(甘藍、白菜、花椰菜和花椰菜)、藍莓、鱷梨和全谷物含膳食纖維較高。每天即使是走走路,也有降壓作用。建議成人最好每天都活動,每周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活動,或同等量的運動。增強肌肉力量,每周至少在非連續的兩天進行抗阻運動。減重應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多散步,多騎車,定期運動,少坐等。所有人應該預防肥胖,也就是一旦胖起來,減重是很困難的。要維持終生健康的體重。有高血壓的人,減重需要持久戰。心理壓力與高血壓和心血管病風險增加有關。有心理壓力的患者血壓可能會突然增加,當壓力緩解時,血壓通常會恢復正常。每天至少練習45分鐘的瑜伽、冥想或太極,也有助于釋放壓力、改善血壓。每天聽一次音樂,每周聽三次,每次25分鐘,也有助于緩解壓力和血壓。建議成年人每晚7~9小時的睡眠時間。不推薦白天午睡時間超過30分鐘,因為其對睡眠壓力和夜間睡眠的影響。有睡眠障礙(打鼾、睡眠障礙、失眠等)的人,應定期測量血壓,動態血壓監測。戒煙,這里包括戒掉電子煙。空氣污染嚴重時,可限制戶外活動時間,平時進行體育鍛煉時,要遠離大馬路,在公園或花園中進行最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