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案例 | 解開腦鎖,一例精神疾患兼強迫癥狀患者的康復個案

文/上海公益社會工作者師事務所 薛春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中級社工師)

一、案例背景

L是低保失業青年,有三級肢殘證,與均已退休的父母一同居住在浦東新區曹路地區的一個陳舊小區。L初二時因受嚴重校園欺凌而罹患精神分裂癥,至今十多年。期間曾兩次重度精分發作,最近的一次精神病發作是在2009年。2008年時曾因交通事故摔斷腿差點癱瘓,后在L自己努力下恢復了行動能力。2009年精分發作住院一個星期回家后半年多又開始表現出強迫癥狀。生理心理等多種原因無法外出。L平時多蝸居家中。除會自己網上購物接觸的快遞員外與家人外,基本無不與外人的主動接觸。在 社會工作者第一次上門訪談,亮明身份后,L父親就提出明確的懇求,希望獲得社會工作者的幫助,改善L的心理等,幫助L走出家門。

二、案例分析

社會工作者兩次走訪,分別與L父親及其本人與母親溝通了解情況后,將他及家庭情況分別概括如下,作為個案介入計劃訂立的邏輯基礎:

2.1 L個人情況(外貌生理行為、教育工作、個性情緒、社會交往)

L中等身材,偏瘦,面色蒼白,不愛清潔,著裝隨意。2008年某天出家門遇交通事故摔斷雙腿,雖在醫院醫生判斷可能會癱瘓的情況下,經過自己一直不懈的在臥室中鍛煉走路一年多,努力恢復了走路功能,但大腿肌肉的恢復仍有待提高無法遠行。因先前常期服用精神類藥物對L的大腦造成較嚴重的影響,時常會頭暈,對外出行動也造成一定的影響。

2009年時發作過嚴重精分,因家人原因住院不久回家后,時常手淫,被家人發現并反復干涉下,次數減少,但又開始出現強迫癥狀,需要在每次觸碰家里的物品前墊草紙,用完草紙亂丟在臥室。且有痰沒痰都要吐,一天總是幾十次吐痰,吐得墻上地上到處都是,臥室內草紙、痰跡,甚至是L有時懶的上衛生間的大小便都有。且喜歡閉著窗簾,并不讓父母進臥室,不讓打掃。

L男33歲,職校學歷,職校畢業后曾在一家超市做過半年的理貨員,起初表現良好,后來因為父母與當時L借住的舅舅一家不和,影響了L的生活感受,舅舅偶爾會把與L父母的怨氣以不給L吃晚飯等方式發泄出來,讓處于工作適應困難期的L最終放棄了這人生第一份也是父母托關系搞來的工作,之后便沒再正式上過崗,掛靠過福利工廠但隨著福利工廠經營問題也被解除掛靠。期間曾讀過二年上海財經大學的業余制大專,雖學習過程表現較好,且自身感受良好,但因身體原因(精分引發的生理問題)沒有參加最后考試,因而沒有畢業證書。

個性外顯內向,情緒表現較平和、不急躁、言談舉止較有禮貌、過于理智。且表現出較強的傾述欲望,并對交談中涉及的新事物新內容表現強烈的好奇心理。思維活躍、思路清晰,言談表現出較強的人情世故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換位思考能力,有良好的專注力,較強的學習能力。對自己當下的身體情況了解清晰,同時對自我的能力不自信,但仍流露出較強的自力意愿。

常年呆在家中,活動場所以自己的臥室為主,且從不主動與外界接觸。每天以白天睡覺,晚上玩電腦游戲或上網,極少出門。家中與父親基本沒有溝通,無語言交流,不吃父母燒的飯。與母親偶爾有簡單交流,但從不主動喊爸爸和媽媽。家中其他親戚,除與一位在當地三甲醫院當主任的表姐有些聯系外,其他親戚基本沒有來往。生活的社區內,從2008年摔斷腿后就沒有再主動去接觸過任何人。自己時常會在網上購物,購買自己想要用來提升自己肌肉能力和改善體力的藥品,喜歡與這類網店的店家網上溝通,而買的藥有些是過期的,有些是獸用藥,L服用后是會很認真的和店家溝通效果。借著網購接觸了一些快遞,L會主動索要快遞員的電話,QQ,并在過年過節主動跟人家發送祝福信息。此外沒有其他網友、朋友。

2.2 L家庭情況(家庭遷移史、父母、重要親戚、家庭重大事件)

L家原居住在上海市的虹口區,為老公房,一室戶,住房條件差。2007年時隨著母親因病先退休,家中住房面積小、L未來家庭婚姻考慮及L疾病影響家庭形象等原因,父母把虹口的住房賣掉,又補了些錢換到浦東新區城鄉接合地區的曹路購買了現在小兩室一廳面積約70多平商品房,一直住到現在。

L父親60多歲,2013年時剛剛退休,且因剛剛退休而有些不適應退休后的生活,而妻子又曾是癌癥患者無力做家務,家中大小事務基本由其承擔,特別對常年需要呆在家中照顧(看護)L,同時又無力施行任何有益于L的幫助行為,而有較重的焦慮。擔心妻子的身體,擔心L的未來,也對自己老了、妻子老了之后,將會無法得到兒子的照顧、處理后事而擔憂。

L母親60多歲,因病早退,患有胃癌多年, 2011年時動過手術,身體情況有所恢復,但不能從事體力勞動如家務等,均由丈夫承擔。她在手術后第二年由朋友介紹,成為了曹路當地癌癥俱樂部的一員,平時較常參加該俱樂部的活動,當她在參加俱樂部活動時,照看L的責任就由L父親來承擔。而當家中出現問題時,L母親習慣于求助娘家人特別是L的舅舅,而不是信任與托付于丈夫,因此常引發夫妻矛盾。

L常期借住的舅舅一家,從L小學時因同住關系時常承擔照顧L生活的角色,尤其是L的舅舅將自己代入了L父親的角色,一直介入L成人后的生活,第一份工作的放棄,之后精分住院不同意等,并在語言方式上總處于與L父親敵對的角度。外婆外公與L關系很好,特別與外公的關系,從小外公一直會跟L主動聊天,關心他平時的學習生活等,兩人有較多交流。L的表姐,中專學歷自學本科最終成為當地三甲醫院的主任醫生,與L關系好,參與多次L的就醫問題,是L崇拜的偶像級人物。

轉學受欺事件及對家庭關系的影響。據L父親稱,L小時候因父母親工作無法照看的原因,曾在小學時有過一次轉學至外婆家生活的小區的經歷,正是這次轉學,讓L在初轉入新學校時,因為新生而受到所在班級同學的欺負侮辱,因為父母只在周末會把L接回家,而沒法及時的了解到L被欺負的情況,沒有及時的制止,用L父親的話來說留下了心理陰影。彼時,L與外公外婆及已婚的舅舅一家生活,長期吃住在外婆家,讓與外婆一同居住的舅舅一家也心存芥蒂,有時也無法像當初把L托給外婆照顧很放心的L母親想象的一樣,自己的弟弟一家會象自己L的父母一樣照顧好L,有時會一家三口吃好飯,也不主動的喊L一起吃,對待L的態度是較忽視的,在L父親看來,這些都對L后續的精分發作存在聯系。

受欺負的事件背后父母的失職的真相。L分別在小學轉學時,及初中時受過同學欺負,小學時的欺負行為只是排擠等語言上的欺負,而初中時的欺負,則是侮辱性質,同學們不光打罵L還在他身上撒尿,而據L父親回憶,自己是在事件發生2個月后,L出現害怕上學的情況后,才開始注意,并詢問L后才知道,老師、學校、L舅舅一家及外公外婆等都沒在此之前跟L父母提及過被欺負的事,之后L父親雖找到了學校,但并沒有獲得學校任何有誠意的道歉而不了了之。

確診精神分裂癥事件及失敗治療的負面影響。隨著L不愿上學的情況越來越嚴重,L父母兩人一起將L送到了當時虹口精神衛生中心被確診為精分,據L父親回憶,自己很后悔在該中心看病,讓庸醫配錯了精神病藥,住錯了醫院,反而治壞了L,L服藥后出現嚴重的頭昏等生理反應加重了癥狀,之后L的精神分裂癥狀就時斷時續,一直沒有斷過,L父親稱自己這些年一直陪著L看遍了上海的精神病院,也沒把L看好。

L斷腿康復事件的積極意義。L父親稱2008年在一次L自己出外買包子的時候,發生事故,被一車子撞倒,雙腿重重跪到街沿邊,而肇事車輛車主下車看時因為看到L不像正常人那樣精明(其父猜測),沒有繼續幫助,直接逃逸,L也沒做任何追趕阻止,還拖著斷腿回家,父親看到一條腿只剩皮連著一些肌肉,趕緊把L送到醫院,結果醫生診斷,兩條腿都受了重傷,手術之后,也可能會面臨癱瘓的情況。出院后,L倒似乎不怎樣難過,自己買了個拐杖,天天借著拐杖,扶著床頭練走路,還跟父親保證一定會再站起來,最終在半年多努力后,雙腿恢復了行動能力,但由于傷的確實過重,直到社會工作者入戶時,雙腿肌肉還是會偶爾顯出無力的狀態,經過醫生診斷,是腿傷后遺癥,因而父親給L做了三級肢體殘疾癥,而L很反感自己有這張殘疾證,并反感父親說自己身體問題。

舅舅干涉父親送L住精神病院事件。2009年L又一次嚴重精分發作,在家中打砸,并稱要殺了父親,最后被父親與當地派出所送到精神病院,結果住了兩天,因為母親把L住院的事告訴了舅舅,舅舅又跑到精神病院鬧,不許L父親把L送到精神病院,和堅持L必須住院的父親在醫院吵架,而L母親一直沒有與L父親站在一邊,而是偏向自己弟弟一邊應和,最后,L住了一個星期就回了家,L的父親徹底與L舅舅反目,并與妻子的關系也落下很大陰影。

染上強迫癥。腿恢復行動能力的這段時間,L天天呆在臥室、家中,沒有出過門,每天白天睡覺,晚上就開始上網亂逛,不吃醫院配的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反而自己亂買所謂的營養藥,自稱要給自己治病,增強體質,快些好起來。同時還時常有手淫的行為,父親也見到過,讓傳統的父親非常受不了,擔心會傷了L的身體,因而有過干涉。之后L開始出現強迫癥狀,稱家里很臟,開始要求父親買草紙,用草紙墊著來碰家中的物件,還有強迫的吐痰行為,哪怕那些痰只是唾沫,還吐的到處都是。臥室的窗簾從不拉開,整天在黑乎乎的房間中呆著,要不睡覺,要不就深夜起來上網,有時還會出現,因不愿去衛生間,尿在自己床邊的情況。

與父母關系的敵對。在強迫癥狀期間,父親苦于每月都要去當地的超市買大量的草紙滿足L的強迫行為,而心中焦慮苦惱,加之無法忍受L越來越退縮的生活狀態,與異于常人的社會交往需求,及擔心亂買藥吃會造成生命危險,及偶爾自作主張打開L臥室門去打掃干涉等,讓L覺得父親在干涉自己生活習慣,而時常與父親大鬧,有時還會動手,打罵父親。連帶與母親的關系也跟著冷淡起來。父親稱,L與自己與妻子的關系,尚不如L與因網購而結識的快遞員的關系好,L會在節日對快遞員通過手機的方式表達問候,而從不與父母有任何好言相向。

父母生活方式的消極變化影響L心情。父親退休后,要天天呆在家,以前妻子因病早退呆在家,主要負責看管L,雖不做家務,但心理上,父親的負擔稍輕些。退休后,L母親因身體原因,也出于多與人溝通有益身心的原因,加入了癌友俱樂部,平時也時常參與活動,而將部分原先看管L的責任轉為L退休的父親承擔,L與父親本已不佳的關系,加之對L的精分及強迫癥狀無能為力的感受,讓L的父親相當的焦慮與不適應,而父親的情緒又表現為對L干涉行為的增加與態度的不佳,又進一步加重了父子關系的問題。同時因為L嫌家人臟不愿吃家人燒的飯,寧愿自己去煤氣灶上燒方便面吃,且強迫癥的原因,喜歡墊著草紙開灶的開關,讓L父母非常不放心,怕兩人如果不在家,就可能因L自己燒吃的而引發火災,因此夫妻二人只要出門,總是無法成雙,必定要一人出去,另一個人要呆在家中很緊張的看著L。讓夫妻二人產生很重的心理負擔,且使原本還有機會夫妻成雙行動的可能徹底失去,也影響了L父母二人退休生活的良性適應。同時L自己雖然與父母間相處的行為比較粗暴,但在內心還是有認知,父母老了,身體不好,希望父母可以出去玩放松身心,不用一直管著自己,讓自己有獨立的機會,最好的想法自己可以找工作未來養父母,但父母的不放心,緊密的看管焦灼了L的心情。

三、服務計劃

針對采集到的上述信息,社會工作者分析L癥狀的產生各種原因,可以初步確定為:受欺事件性遺留的情緒問題、L生命過程父母缺席造成的不安全與情感聯結的薄弱、父母關系不安定影響L情緒與行為的穩定、缺乏社交技能。依次社會工作者將本案例的服務目標定為三個部分,以遞進解決L情緒、心理、能力、家庭等各個問題的方式,逐步為L搭建層次遞升的成長平臺,推動L能力增長最終回歸社會:

第一部分:增強L自我認知能力,全面疏解L精神癥結,恢復正常的精神狀態與行為模式。

第二部分:化解L父母關系癥結,促進夫妻關系,為L的成長,創造積極家庭氛圍。

第三部分:增強社會聯結、提升L與家人、與他人社交溝通的能力,為后續的自我發展做鋪墊。

針對三部分目標,社會工作者主要將運用精神分析方法對L的精分得病經過及強迫癥的成因做推導,并借與L的深入交流溝通過程,引導L對以往受欺經歷做情感的疏泄、對強迫行為背后的隱喻做探討,并結合家庭治療的部分形式與L父母深入溝通、加強父母雙方信息的充分互換了解、疏導關系癥結化解夫妻問題、促進父母關系聯結,從而側面增強L在父母關系穩定的新氛圍中轉變自己的信心,并輔以小組活動中學習、社區活動中鍛煉等形式,全面提升L身心多方面的能力,最終促進其回歸社會。

四、服務計劃實施過程

4.1 第一部分目標“增強L自我認知能力,全面疏解L精神癥結,恢復正常的精神狀態與行為模式”的完成過程

在這一階段,社會工作者主要采用了精神分析的方法,不光在與L深入溝通時作為引導發現信息的途徑,更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來對L提供的信息做校準。借引導L反思自己的陳述與判斷過程中,剃除因情緒心態等原因造成的信息擾亂,以最大程度的客觀呈現L的真實情況。并借著精神分析的方法,引導L自己捕捉與認知強迫行為背后的隱喻,破解L在強迫癥狀前緊鎖的腦路。

在首次與其面對面過程前期,社會工作者已在不斷的將從L處了解的對自己精分發作歷史的記憶與前次從其父親面談時了解的同時期記憶做比較與拼合,以完整地還原當時真實客觀的情況。L事實上自身并沒有對小學轉學受欺負的事件有過多的記憶(反而是對L后續最終因類同的受欺負事件引發精分而抱有自責心理的父親,記憶的更深刻,可見,這一事件,已被L的父親視為自己在兒子精分發作并造成現狀的事件中的啟始事件,同時也表現出L父親對當初自己沒有盡到照顧兒子責任的深深自責與后悔及對妻子的埋怨。而這一信息,社會工作者用在服務目標第二部分用以化解L父親與母親的關系癥結中),反而L只記得那個時期父母每周末都會來看自己,而自己當時和外婆外公及舅舅一家相處還可以,還特別記憶了與外公一起看小人書的細節,可見與外公的感情相當深厚(這一信息,社會工作者又用在服務目標第三部分以促進L回歸社會中)。

與L深聊近一個半小時,社會工作者不斷校核L與其父親對家庭歷史的不同之處,并深入溝通確認還原客觀真實信息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觀察到一個細節,L父親一直強調L“可怕的”強迫癥狀(L的父親在第一次告知社會工作者這一情況時,還一定要偷偷打開正在睡覺的兒子的房門,讓社會工作者查證,而社會工作者也確實看到現場一片臟亂,痰漬、臭味充斥房內)并沒有在L與社會工作者接觸的第一時刻就表現出來。當L在父親的要求下,來到社會工作者坐著的小桌前,坐在社會工作者對面的凳子上時,并沒有表現出對所坐地方的任何觸動,尤其當其父親讓L倒水給社會工作者時,L也沒有墊紙遞杯子的表現,社會工作者雖然在口頭上仍然警覺的詢問著L的過去,現在及思想,但這一細節,讓社會工作者找到了介入其強迫癥狀的時機,當社會工作者有意在談話間隙遞給L名片,而當L第三次出現不墊紙接名片的行為時,社會工作者就開始有意的介入了。

“哎,L,你有沒有發現,你剛剛拿我名片的時候,并沒有墊紙噢?”社會工作者說到。

L回到:“如果我墊紙了不太禮貌吧!你們是客人嘛!”

社會工作者又問到:“那么,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只有客人才是需要禮貌而家人不需要禮貌,不需要友好對待的呢?”

見到L一下子被問住,社會工作者又緊接著問到:“你爸爸說,你在家里是無論碰什么東西都要墊紙的呢,哪怕是他給你的東西?”

L馬上回答到:“哪里,那是因為他是個很臟不愛干浄的人,所以他碰過的東西我才不想碰的”

社會工作者發現這樣一談,似乎馬上就要找到讓L重新找到不再墊紙的理由了,于是追問到:“那么要是你爸爸變得干凈起來,你是不是就不墊紙了呢?”

“如果他能干凈起來的話”L有些不愿相信的說到。

“我聽說你也不愿上衛生間小便,也是因為怕衛生間不干凈嗎?”社會工作者又問到。

L說“我爸他每次小便總是會灑在馬桶邊上、地上太臟了,所以我干脆不上衛生間了”

社會工作者這下完全找到了化解L墊紙強迫癥的辦法,通過引入其父親,讓父親轉變的方式,讓L的強迫思維斷了邏輯,他的強迫癥狀就會無以為繼(而這一信息,社會工作者就運用在了第二階段服務目標的完成過程中)。

針對L吐痰的強迫癥狀,社會工作者又有意說到:“哎,L,你看噢,你跟我們聊了一個半小時了,你有沒有發現,你原來說,你每天總感覺口中有痰,止不住要吐,你看剛剛我一直在留意,你好象一個半小時都沒吐過也,你有沒有也發現?”

L馬上愣了一下,想了一下說到:“嗯,好像是。”

社會工作者馬上加重L的自我感受“你感覺下,你現在喉嚨怎么樣?”

“好像還行,可能是喝了水的原因”L看著面前的茶水說。

社會工作者趕緊有意識的誘導到:“看來,你以前老要吐痰這樣的麻煩事,其實只要每天多喝水,就能解決呢,你說呢?以后在家時,特別是上網時,就多喝水,那樣口不干,就不會那么多痰了。還有你說的你爸太不愛干浄這個事,我去跟他說一下,讓他改改怎么樣?”

L點了點頭。

“不過你要是看到你爸改了,愛干浄了,你可也得嘗試著改改,不再墊紙了噢,你知道你爸說,他和你媽很擔心你總喜歡墊紙去開煤氣灶,萬一不小心,你把紙亂放引發火災怎么辦,這也就是你說你就想爸媽老了,可以多出去散心,不用一門心思全用在你身上,你也可以學著自力,但他們就是不出去的真正原因,他們最不放心就是你這個習慣,你也發現,他們總是要么一個人出去玩,另一個人總是會在家,就是這個原因不放心你!”

直到這時L表現出若有所思的狀態。

“L,我后面會有一個活動,我覺得你其實是個很聰明的人,你看剛剛的對話中,表現出很好的反思能力,也很有責任心,有興趣的話來參加我的活動吧,試著不要再天天關在家里?”社會工作者說。

“嗯,不過我的腿還恢復的不是很好,精神也不是太好”L有些推托。

社會工作者沒有給他后路“沒事,讓你爸送你來,參加活動肯定不會比你堅持鍛煉重新站起來難得,再說你也想讓你爸到外面走走,讓你媽放心你,這下正好大家都如意。”

“那,好吧”L找不到推托的理由了。

……

借著這些方法,社會工作者收集了大量可借評估L智力、能力、情緒、個性的信息的同時,很好的解開了他強迫思維的邏輯循環,之后,社會工作者及時把收集的這些信息反饋給了L的父母。進入了第二部分目標的完成過程。

而這些信息,也被社會工作者用在后續的兩部分服務目標完成的過程中。

4.2 第二部分目標“化解L父母關系癥結,促進夫妻關系,為L的成長創造積極家庭氛圍。”的完成過程

在這一部分目標完成的過程中,社會主要借用家庭治療的模式,通過提供L與父母親溝通的機會,L父母間溝通的機會,加強雙方多方的信息溝通,將以前一些因僅僅只是猜想或感受,但并沒有在對方面前表明,造成的對他人持續到現在誤解,通過信息的充分表達與互換來化解理解的障礙,捋順各方的關系。

讓L的父親與母親有一次針對當年因工作原因,沒有好好照顧兒子,造成兒子受欺負后,只顧忙著互相埋怨,卻從沒有過的真正坐下來反思各自自身錯誤的機會。讓丈夫表達自己當年過于牽就妻子的決定,并沒有充分考慮自己其實還是有空余的時間去照顧兒子,而只是因為習慣被妻子要求安排,而放棄表達自己決定的后悔與埋怨,有機會在妻子的面前表達。而妻子以往一直以一種威壓與忽視的狀態,讓丈夫聽從自己安排,從未反思自己在兒子只所以會如此的事件中,承擔什么責任(丈夫說妻子從未承認過自己當年做出把兒子交外公外婆養是不合適的決定),在社會工作者讓夫妻人共同回憶敘述家庭事件的過程中,因為丈夫對自己過去沒有盡力照顧兒子而后悔的表述中,妻子也慢慢的反思自己的錯誤決定,開始表達后悔體諒與對丈夫這么多年不重視的歉疚。社會工作者在看到夫妻二人逐漸放開心扉面對真實自我的情況下,通過引入當前兩人共同的積極目標,陪伴兒子的再次成長,放下過去,重新思考與尋找未來家庭新模式,兩人合力一起助力兒子改善、成長,成功促成夫妻關系的彌合。

引入在第一階段中收集的信息,給丈夫安排后續的改變計劃,尤其是養成清潔行為的計劃,并強調需要丈夫有意識的多當著L的面進行清潔行為的表演,比如有意當著L的面洗手、打掃自己用過廁所等這些L特別提過的行為,以刺激L強迫思維邏輯鏈的斷裂。妻子,社會工作者也安排了她養成多出外,多參與有益的活動,偶爾可以和丈夫一同當著L的面計劃出外活動的行為,并同時將一些出外的計劃策劃的部分工作轉給L,讓L幫助通過電腦查詢可供游玩的點,安排家人外出的計劃等方式,轉變L玩電腦的目的與意圖,并引導L的關注點逐漸轉移至家庭生活、家庭的部分責任中來,并有機會參與為父母健康做貢獻的行動中,體會到部分家庭責任承擔帶來的自我價值感。

4.3 第三部分目標“增強社會聯結、提升L與家人、與他人社交溝通的能力,為后續的自我發展做鋪墊。”的完成過程

在第三部分目標的完成過程,社會工作者主要借助提供L參與一個自我效能提升小組,學習自我效能的認知、學習、使用知識提升自我效能的同時,更能養成定期的接觸社會的習慣,并通過在小組過程中社會化學習他人社交技巧的方式提升自我社交能力。同時借著小組過程中的積極表現時社會工作者及組員的肯定與鼓勵提升其社會交往的自信,又借著小組參與的積極體驗加深L到更廣闊的社會空間鍛煉學習的興趣。在后續的社區活動中,通過安排L一些志愿管理任務的方式,發揮其思維能力等優勢,加強其對自我優勢與特長的認知與強化,全面鍛煉與提升其后續獨立回歸社會的能力。

看著L的轉變其父親心情也好了許多,也對L的未來和家庭的未來重新樹立了信心。父親良好的心情轉變也反向的通過好心情營造更適宜的交流模式反作用到L的身上,又起到了雙倍促進L良性轉變的作用。L的父親按照社會工作者的要求完成的清潔習慣的養成,而L真地就在其父親按社會工作者要求,當著其面表現清潔行為后,一個半月后就不再有墊紙的強迫癥狀,而且開始自己打掃房間,并主動和父親溝通起來,脾氣友善與體諒了許多。 

L堅持參與了社會工作者的六節小組,除了第一次來參加小組是父親送來的,后面都是自己騎車前來,且在幾次遲到時都用適當的方式進行了對全組人員的抱歉。在參與小組的游戲與反饋階段均表現積極與投入,并表達了想學習表姐通過自己努力實現自力的愿望,而這一點社會工作者用來激發其參與社區活動擔任志愿者進一步學習與鍛煉社交能力上,并獲得L的積極回應。同時借著小組規律性的安排,早睡晚起的行為習慣被動改變,開始正常起來。

最后一節小組之際,其母專程來到小組現場,與社會工作者交流L的變化,生活已規律起來,強迫癥狀消失,自己上網查工作機會了解就業市場,而且還在母親的要求下,借著自己的電腦知識幫母親修好了母親用的電腦,還很認真的幫助母親俱樂部的旅程做了攻略,并稱自己在身體可以的情況下,也會陪母親一同去旅游,并自己乘車走出家門探親訪友了。

五、案例評估 

整個個案介入一年有半,社會工作者有計劃的完成了服務目標的三個階段,通過改變L自我認知、改善L父母關系的方式,打造了L自我提升的良好家庭氛圍,并輔以社交技能的提升,使L在介入最后階段,已擁有了依靠學習到的社交技能自我發展的正常能力。介入過程最后時期,兩年多未出過家門的L主動的去看望了幾年沒看望過的外公外婆,而且和參加社會工作者組織的小組、社區一樣,是自己出門自己回家,再也沒讓家人接送過。同時L的掛靠工作已經在父母努力下完成,并很穩定,基本可以保證L實際精神分裂癥與肢殘情況的未來生活了。

2015年12月個案完成近一年之際一次電話回訪,L的父母很高興的感謝了社會工作者,并告訴社會工作者L的外公幾個月前去世了,去世前好幾個星期,L自己乘車去了虹口外公家,還主動去醫院陪護了外公好幾天,外公去世,也一切如常,和親戚朋友一起認真參加完了整個葬禮,行為得體,L的良好轉變讓到場的家人親戚都非常欣慰。

2016年10月社會工作者再一次電話回訪,獲知,L年間有過一次精分發作的情況,但以往的暴躁已完全沒有,就是情緒與精神狀態的低迷,且與父母的關系仍然維持良好的狀態,且強迫癥狀已完全消失,沒有再復發。這次發作后,L沒有退縮行為,而是會主動尋求外界的幫助,會去找親戚交流溝通心理的不暢,而他一直崇拜的表姐現在已經成為L尋求心理疏導的主要對象,且因為L的信任,疏導效果一直良好。

六、專業反思 

這是社會工作者正式介入的第一個精神疾患強迫癥個案,一開始介入之際,L既有精分癥狀,又附帶強迫行為的情況,著實讓社會工作者感到了極大的挑戰性。對于強迫癥狀的知識很多來自書本,現實生活中,社會工作者還是第一次得以親見實例。借著遍尋書本知識的方式,社會工作者借鑒了大量精神分析案例的思路,與強迫癥手冊的引導,從明確強迫行為背后的隱喻入手,借著精神分析的技巧,一步步的打破L牢牢鎖住的強迫思維,最終讓強迫行為因缺乏邏輯途徑而瓦解,并借此重新打造起L正常化后的生活模式,最終將L推回社會。

同時社會工作者也深深感知,這只是一個巧合的案例,雖然本案的L有著較強的強迫癥狀,通過精神分析的方式獲得破解,但也可能與該L的特質,他比較聰明,很具有反思的特長等有關,而且他與社會工作者在前期建立關系階段,因為其較重禮儀的緣故,社會工作者有機會推導出其較重視自我形象的特質,如此有利于借著一些正向的建議的推進,比如因為較重禮儀與形象,他會對一些有利改善其形象的建議與活動感興趣,才會來參加社會工作者的效能提升小組,才會來參加由其擔任志愿者做管理的社區,這都有助于其形象的提升,而如果換作一類對形象對自我缺乏追求與認知欲望的案主,社會工作者恐需另辟奚徑,方有機會出如此案的成效。

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個案有時真的很具有個別化的特性。它提供給同行的往往是一種化解單純小現象的操作技巧化的學習價值,而整體模式化套用的可能性往往不大,因為個案因素的千差萬別,因為無論個案的形成過程與介入過程,都有著太多細小的作用點在起著作用,而這些作用點有時往往只有真正在過程中施行介入的社會工作者,意識警醒的狀態下,反思體悟時才能準確捕捉到。

個案的成效機制,要真正表達闡述清楚似乎也很難,礙于社會工作者的文字能力,本案社會工作者只能盡力借著拙劣的筆觸,嘗試洞悉呈現介入過程中主要運用的精神分析與家庭治療技巧產生作用的部分時刻,然而整個案例,社會工作本身真正是如何解開了L的腦鎖的,似乎只得求諸無形大道,方能真正求得真實要領了。【整理編輯:時英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原創】你的修養,就是你孩子的教養
為什么說:“娘親舅大”?
12、小學生弒母案為什么有的孩子熊起來,父母都敢殺?
有一種孝,是讓父母感覺被需要
致母親:父母在,人生尚知出處
??推薦 | 老父親(文/楊紅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京山县| 红安县| 建阳市| 高安市| 沧州市| 武冈市| 曲麻莱县| 江永县| 资阳市| 溧阳市| 曲水县| 育儿| 体育| 缙云县| 绍兴市| 句容市| 建湖县| 永泰县| 台南市| 永寿县| 师宗县| 武胜县| 梁平县| 平江县| 德安县| 马龙县| 阳谷县| 如皋市| 墨脱县| 固始县| 东乌珠穆沁旗| 迭部县| 周至县| 随州市| 宝应县| 奉节县| 育儿| 三明市| 四川省| 清水县|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