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重慶市:養老機構收取保證金不得超過每月服務費六倍!(附條例全文)

轉自:陳琳翰養老頻道(ID: clh_ylpd【整理編輯:時英平】

編者按

目前,部分養老機構以收取“醫療保障金”為名,行高門檻“會員制”或“非法集資”之實,押金的使用及安全缺乏監管,已經嚴重影響社會對養老機構的認知,重慶市今日出臺《重慶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草案)》,對這一問題作出了調整規定!

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上,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常委會法制工委主任張曉濤受市人大法制委員會的委托,做《重慶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資料圖

養老機構收取保證金的問題:保證金或押金的收取和使用怎樣才更為合理?

你關注過養老機構保證金收取的問題嗎?保證金或押金的收取和使用怎樣才更為合理?今(27)日,《重慶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草案)》在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上迎來第三次審議,條例草案三審稿就關注了這一問題,并做出了相應修改。

養老機構如今和我們的生活關系越來越密切,一些養老機構向入住的老年人收取保證金,以備老年人入住期間的醫療、應急之需,本是合情合理的做法,但也不排除個別養老機構收取的保證金數額過高,那么收多少才合理?

在《重慶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草案)》三審稿中,就對相關的規定再次做出了調整,在規定養老機構收取保證金或者押金不得超過每月服務費六倍的基礎上,還從建立存儲專戶、信息公開和相關部門加強監管等方面,對保證金、押金的監管進行了完善,同時也對養老機構違規收取和使用保證金、押金的法律責任進行了規定。

老年人的權益保護是社會上普遍關注的問題,對此,條例草案三審稿還在獨生子女護理假、養老護理人才的培育、老年人的社會優待等方面做出了修改。

  在獨生子女對老年父母患病住院治療期間的護理假方面,條例草案三審稿為增強規定的可執行性,將每年給予十天護理假的條件規定為了患病住院治療期間需要二級以上護理的情形,同時明確了護理假期的工資福利待遇不變。

  在養老護理人才培育的問題上,條例草案三審稿要求建立健全養老服務人員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人力社保部門應當建立養老服務人員勞動報酬指導價位定期發布制度,促進養老服務人員勞動報酬合理增長。

  此外,對于社會公眾廣泛關注的老年人的社會優待問題,三審稿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及社會公眾的意見,參考了外省市的做法,擬將重慶市老年人免費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免購門票進入公園、旅游景區的年齡下限從現行的70周歲降低至65周歲。

來源:龍華網

附件 :

重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發展老齡事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老年人是指60周歲以上的公民。

第三條  老年人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有享受社會服務和社會優待的權利,有參與社會發展和共享發展成果的權利。

老年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遵守社會公德。鼓勵、支持和保障老年人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禁止歧視、侮辱、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

第四條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權益的各項制度,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我市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多元化養老服務需求。

第五條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將老齡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的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將老齡事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經費保障機制,并鼓勵社會各方面投入,使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市人民政府應當將老齡工作納入市級部門年度目標績效考核。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確定人員負責本轄區內的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并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第六條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負責老齡工作的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并對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二)組織編制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并協調推動規劃的實施;

(三)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障工作;

(四)開展人口老齡化問題的調查研究,并提出對策建議;

(五)組織開展敬老、養老、助老宣傳教育和敬老月活動;

(六)負責老齡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民政、人力社保、衛生計生、教育、文化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

第七條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等群團組織應當結合自身職能和實際,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和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應當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組織開展為老年人服務的活動。

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應當依法履行保障老年人權益的相關義務。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發展老齡事業,開展老年慈善活動,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

第八條  家庭、青少年組織、學校和幼兒園應當對青少年和兒童進行敬老、養老、助老的道德教育和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制教育。

廣播、電影、電視、報刊、網絡等應當開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宣傳,引導全社會樹立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社會風尚。

第九條  每年農歷9月為本市敬老月。

第十條  市人民政府建立老年人口狀況和老齡事業發展情況年度監測統計與信息發布制度。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建立老年人信息庫和信息共享機制,為保障老年人權益和優待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務。 

第二章  家庭贍養與扶養 

第十一條  老年人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形成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和其他被撫養人,均有贍養老年人的義務。老年人的子女死亡后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贍養老年人的義務。

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老年人離婚或者再婚等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第十二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的經濟供養義務。對無收入或者低收入單獨居住的老年人,贍養人應當按月或者按約定時間給付贍養費。

贍養人有義務耕種或者委托他人耕種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或者委托他人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歸老年人所有。

第十三條  贍養人應當在生活上照料被贍養的老年人。對患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贍養人應當承擔照料和護理的責任;不能親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養老機構等照料、護理,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贍養人應當提供照料、護理費用。

第十四條  贍養人以及其他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尊重老年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

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以及其他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以電話、網絡、書信等方式問候老年人。

對委托他人照料或者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贍養人以及其他家庭成員應當定期探望。老年人提出探望要求的,受委托的照料人或者養老機構應當協助聯系贍養人以及其他家庭成員。

第十五條  經老年人同意,贍養人與老年人之間、贍養人之間可以就履行贍養義務簽訂協議;沒有簽訂贍養協議的,贍養人可以就贍養標準、贍養方式等內容向老年人作出書面承諾。贍養協議和書面承諾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第十六條  贍養人不得因老年人離婚、再婚而索取、隱匿、扣押老年人的合法財產或者有關證件,不得限制老年人的合法居住權利。

贍養人應當尊重老年人夫婦共同生活的權利,不得強行或者變相讓老年夫婦分居生活。

第十七條  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親屬要求老年人給予其經濟資助的,老年人有權拒絕。

提倡再婚老年人對婚前財產進行公證或者書面約定。

老年人依法訂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或者與公民、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受法律保護,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干涉。

第十八條  老年人與子女或者其他親屬共同出資購買、建造的房屋,老年人依法享有相應的房屋所有權和居住權。子女或者其他親屬出資購買老年人原來承租或者居住的唯一住房,應當保證老年人繼續居住的權利。

子女或者其他親屬經老年人同意借用老年人房屋的,到約定期限應當及時歸還。

第十九條  老年人可以與集體經濟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養老機構等組織或者個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

負有扶養義務的組織或者個人按照遺贈扶養協議,承擔約定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第三章  社會保障

第二十條  市、區縣(自治縣)留存的福利彩票公益金應當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養老事業發展。

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排一定比例的集體經濟收入用于老齡事業。

第二十一條  人力社保、衛生計生部門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逐步擴大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逐步推進基層醫療機構與二、三級醫院的用藥銜接,保障基層醫療機構藥物供應,滿足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的基本用藥需求。

第二十二條  支持老年人投保人身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給予適當補貼。

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發適合老年人的險種。

第二十三條  人力社保、衛生計生、民政、財政等部門應當探索建立符合本市實際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保障失能老年人的長期照料護理需求。

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按照規定給予相應的護理補貼或者為其購買服務。

第二十四條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社會救助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基本生活、醫療、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扶養人確無贍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由民政部門給予特困供養救助。

對流浪乞討、遭受遺棄等生活無著的老年人,民政部門按國家規定給予救助。

第二十五條  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在實施公共租賃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或者進行危舊房屋改造時,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應當優先安排。

第二十六條  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對具有本市戶籍的80周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

第二十七條  對符合下列條件的老年人,減免基本殯葬服務費:

(一)屬于特困人員供養的;

(二)生活困難并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

(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

減免基本殯葬服務費的具體辦法由市民政部門、市財政部門制定。

第二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用虛假的手段或者不正當的方式,欺騙、誤導老年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應當加強監督管理工作,及時處理侵害老年人消費權益的舉報投訴。公安機關等部門應當及時受理、依法查處針對老年人的傳銷、詐騙和非法集資等行為。

第四章  社會服務

第二十九條  市民政部門會同市規劃、市國土房管部門根據本市人口、公共服務資源、養老服務需求狀況等因素,組織編制主城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業規劃,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其他區縣(自治縣)的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業規劃由當地區縣(自治區)人民政府負責編制并組織實施。

第三十條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合理安排建設用地,可以將閑置的公益性用地依法調整為養老服務設施用地。

社會力量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與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享受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國有劃撥土地或者農村集體建設用地。

養老服務設施被依法征收、征用,需重建的,應當按照規劃就近、優先安排用地。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用途和容積率,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

第三十一條  新建城區、居住區應當按照有關要求,規劃和建設配套養老服務設施;配套建設的養老服務設施,應當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區、已建成居住區的養老服務設施未達到規劃要求或者建設標準的,應當予以補充和完善。

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可以通過整合或者改造城鎮閑置企業廠房、商業設施和其他社會資源,建設符合標準的養老服務設施。

公共養老服務設施,未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用途或者拆除。

第三十二條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通過購買服務、委托運營等方式,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扶持專業服務機構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為居家的老年人就近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救援、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詢等多種形式的服務。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整合社區服務資源,通過社區綜合養老服務平臺、城鄉社區市民學校等,促進服務與需求信息的對接,方便老年人就近獲取多樣化的社區綜合服務。

第三十三條  鼓勵老年人以及老年人家庭之間開展互助式養老。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對互助式養老給予扶持。

第三十四條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建立日常聯系、巡訪制度,及時了解老年人特別是困難家庭和單獨居住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并及時給予必要的幫助。   

第三十五條  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應當優先保障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等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建立健全公開、公平、公正的收住制度,向社會公開床位資源信息。

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可以采取公建民營、委托管理、購買服務等方式,依法選定專業化的機構負責運營。

第三十六條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激勵政策,鼓勵、扶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設施和老年護理機構的建設、運營,提供適應老年人需要的相關服務。

第三十七條  民政等部門應當加強對從事養老服務的機構和社會化組織服務質量、運營情況的監督管理;建立評估體系和考核機制,評定養老機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組織的等級、類型、補貼標準和政府購買服務標準。

第三十八條  從事養老服務的機構和社會組織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享受相應的稅費減免政策。養老服務機構用水、用電、用氣等按照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鼓勵水、電、氣安裝服務企業按優惠價格收取安裝服務費。

政府出資的融資擔保機構可以為城鄉社區養老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

支持有條件的城鄉社區養老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企業和養老服務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

第三十九條  衛生計生等部門應當支持在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置醫療機構。養老機構設置的醫療機構符合醫療保險條件的,按照規定納入醫療保險協議定點范圍,并聯網結算。鼓勵其他各類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提供醫療支持。

鼓勵有條件的醫院舉辦養老機構。有條件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應當開設老年病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二級綜合醫療機構應當根據需求和規劃設置老年護理床位,提供保健、護理、臨終關懷等服務。

第四十條  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優先滿足社區高齡、重病、失能老年人簽約服務需求,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上門巡診、家庭病床、社區護理等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第四十一條  市、區縣(自治縣)民政部門應當建立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提供養老服務信息查詢、政策咨詢、網上辦事等服務,接受投訴和舉報。

支持社會力量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對接老年人服務需求和各類社會養老服務供給,為老年人提供各類信息產品和服務。

第四十二條  教育、人力社保、衛生計生等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應當鼓勵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設置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或者培訓項目,培養養老服務專業人才。

參加養老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的從業人員,按照有關規定,享受相應的補貼。

第四十三條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支持老齡產業發展,扶持和引導企業研發、生產、經營適合老年人需求的家居、康復輔助用品及器具等產品;開發適合老年人的文化娛樂、旅游休閑等養老服務項目;鼓勵企業舉辦老年產品展示會。

第五章  社會優待

第四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服務窗口、城鄉社區為民服務機構應當為老年人提供咨詢引導、操作指導、優先辦理等服務。

公安機關為老年人辦理居民身份證時,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應當提供上門采集指紋、拍照、送證等便利服務;不動產登記機構為老年人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時,可以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

不動產登記機構或者公安機關在辦理老年人自有住房轉移、抵押、變更等不動產登記和更改戶主、戶口遷移等涉及老年人權益的重大事項時,應當當面征得老年人的同意,并查驗老年人簽名或蓋章的書面材料。老年人委托他人辦理上述手續時,工作人員應當驗明老年人的委托法律文書。

第四十五條  醫療機構應當為老年人掛號、就診、繳費、檢驗、取藥、轉診、住院提供優先服務和便利條件;為高齡、重病、失能、殘疾等特殊老年人開設專用窗口或者快速通道,并提供導醫服務。

老年人到公共醫療機構就醫,免交普通掛號費。鼓勵民營醫療機構減免普通掛號費。

鼓勵醫療機構減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老年人就醫診療費。

提倡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義診服務。

第四十六條  公共交通運營單位應當為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供便利服務,在公共交通場所和站點設置老年人優先標志,在有條件的地方設立老年人等候專區,對無人陪同、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給予照顧;根據實際需要配置方便老年人出行的無障礙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交通工具應當設置不低于總座位席數10%的專座供“老幼病殘孕”優先使用。70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城市公共汽車、輕軌、地鐵、過江索道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第四十七條  商貿、餐飲、供水、供電、燃氣、有線電視、通信、郵政等服務行業,應當為老年人提供優先和便利服務。

有條件的金融機構應當設置老年人優先窗口,為老年人辦理業務提供便捷服務,并提供引導服務;對辦理轉賬、匯款等業務或者購買保險、理財等金融產品的老年人,應當進行風險提示;對有特殊困難、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特需服務或者上門服務。商業銀行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減免養老金異地取現手續費。

第四十八條  老年人在本市享受以下文體娛樂休閑優待:

(一)在免費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享受優先服務,在收費的公共文化場館享受優惠票價;

(二)在公園、旅游景區享受免門票或者優惠票價,鼓勵景區內的電梯、觀光車、纜車、索道等代步工具對老年人實行優惠票價;

(三)政府投資興辦或者集體投資興辦的各類老年人活動場所向老年人免費開放,鼓勵經營性文化體育單位為老年人提供優惠票價、為老年人文藝體育團體優惠提供場地;

(四)文化部門應當組織群眾文化工作者免費指導老年人開展文化娛樂活動,體育部門應當組織社會體育指導員免費指導老年人開展體育健身活動;

(五)體育部門應當安排適當資金用于開展老年人體育活動。

第四十九條  調解組織或者仲裁機構應當優先受理老年人的調解或者仲裁申請;對老年人的仲裁費用實行優惠。

老年人為追索贍養費、扶養費、養老金、退休金、撫恤金、醫療費、最低生活保障金和人身傷害事故賠償金等向人民法院起訴,交納訴訟費用有困難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免收、減收或者緩收訴訟費用。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庭審、執行等環節,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和優先服務;對高齡、失能等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可以上門立案。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對老年人符合條件的申請實行當日受理,并快速審查、辦理。

鼓勵律師事務所、公證機構、司法鑒定機構、基層法律服務所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減免法律服務費用;對行動不便、患病殘疾的老年人實行電話或者網上預約,上門服務。

第六章  宜居環境

第五十條  新建、改建和擴建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設施、建筑物、居住區等,應當符合國家和地方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快推進坡道、電梯、扶手、座椅、公共廁所等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設施的無障礙改造,并在公共場所設立無障礙標識,推進建成的多層住宅、公共場所加裝電梯。

無障礙設施的所有人和管理人應當對無障礙設施進行維護,保障其正常使用。

第五十一條  支持居民開展既有居住建筑適老性改造,符合條件的經濟困難老年人進行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的,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可以給予適當補助。

第五十二條  鼓勵建設老年宜居社區,引導開發老年宜居住宅,鼓勵家庭成員與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

第五十三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支持利用村級公共服務場所、閑置校舍等建設村級養老服務站、幸福院、托老所等非營利性養老服務設施和公共文化體育設施。

第七章  參與社會發展

第五十四條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建立老年人專業人才信息庫,為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創造條件。

第五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支持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況下,依法從事社會公益、咨詢服務、生產經營等活動,并為其創造條件、提供便利。

用人單位招用老年人的,應當依法與其訂立書面勞務合同。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安排老年人從事有毒、有害、重體力、高空、井下、水下、高溫、低溫等危害其身心健康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

第五十六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培育和扶持基層老年協會等老年人組織,加強老年人組織規范化建設,推動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促進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

第五十七條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對老年教育的投入,發展老年教育。

教育部門應當將老年教育列入教育發展規劃和終身教育體系,加強老年教育設施、師資力量、課程開發等方面建設,均衡配置各類老年學校和學習點,促進老年教育資源向城鄉老年人公平開放;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老年教育機構。

教育部門以及有關機構、學校應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老年遠程教育,建設網絡學習平臺,開發網絡學習資源,設置并開放適合老年人學習的課程,為老年人接受終身教育創造條件。

第五十八條  區縣(自治縣)、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根據本轄區老年人口的分布狀況,按照方便老年人的原則,合理設置老年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設施。

市政、園林等部門應當加強公園、廣場的建設和管理,為老年人提供戶外交流、健身、娛樂等活動場所。

各級人民政府和文化、體育等部門以及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老年人組織應當組織開展適合老年人的群眾性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九條  贍養人、扶養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老年人組織或贍養人、扶養人所在單位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履行相關義務;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歧視、侮辱、誹謗、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的;

(二)拒絕履行贍養、扶養義務的;

(三)不履行贍養、扶養協議的;

(四)對老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的;

(五)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的;

(六)侵害老年人合法財產權和居住權的;

(七)侵占、挪用、冒領養老保障等資金的;

(八)侵害老年人其他合法權益的。

第六十條  有關部門或者組織未依法履行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職責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

國家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致使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不按規定履行優待老年人義務或者不明示優待服務內容的,由其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地人民政府責令改正,或者予以警告。 

第九章  附    則

第六十二條  本辦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重慶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辦法
四川新增帶薪法定假7-15天:子女護理照料假 | 四川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全文)
明起陜西省65歲以上老人就醫旅游均有優惠 可優先掛號
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宁县| 静海县| 日喀则市| 陈巴尔虎旗| 错那县| 金川县| 古蔺县| 阿克| 怀仁县| 康马县| 博客| 江北区| 昌图县| 托里县| 嘉祥县| 东海县| 黎川县| 察雅县| 五莲县| 昆明市| 桦川县| 阆中市| 阿图什市| 永平县| 湖南省| 沁源县| 卢湾区| 永顺县| 古浪县| 扬州市| 孟津县| 中方县| 雅江县| 罗山县| 凤山县| 亚东县| 安阳县| 锡林郭勒盟| 汉川市| 高密市|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