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是鼻竇黏膜的化膿性炎癥,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屬于中醫學“鼻淵”范疇。急性鼻竇炎多繼發于急性鼻炎或感冒后,以鼻塞、膿性鼻涕多、頭痛為主要特征,可伴發熱及全身不適癥狀。慢性鼻竇炎常繼發于急性鼻竇炎,因急性鼻竇炎反復發作而形成,以膿性鼻涕多為主要表現,可伴有輕重不一的鼻塞、頭痛及嗅覺障礙。
天氣冷了,各位多保重身體。本期我們一起來了解鼻竇炎的相關知識。
一、常見病因
身體抵抗力下降,變態反應體質,如:貧血、流感、麻疹、猩紅熱、白喉等均可誘發本病。
其他鼻腔疾病(如:鼻息肉、變態反應性鼻炎、鼻腔異物或鼻腔腫瘤)可引起鼻竇炎。
外傷骨折,游泳污水進入鼻竇內,鼻腔內填塞物置留時間過久;高空飛行迅速下降,竇腔與外界形成相對的負壓,將鼻腔分泌物吸入鼻竇等。
二、問診要點
是否有鼻竇炎常見癥狀:鼻塞、流膿涕、頭痛等,或伴有嗅覺障礙。
急性鼻竇炎:是否伴畏寒、發熱、食欲減退及全身不適癥狀。
慢性鼻竇炎:全身癥狀輕重不等,較常見精神不振、易倦、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
三、體格檢查與輔助檢查
鼻竇(額竇、上頜竇、篩竇和蝶竇)部位單側或雙側有壓痛感。
鼻鏡或鼻內窺鏡檢查可見鼻粘膜充血腫脹,中鼻道有膿性分泌物,各相應鼻竇區有壓痛。
鼻竇X射線拍片或CT檢查有助于診斷。
四、診斷要點
根據病史、體格檢查、影像學和(或)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
五、治療原則
急性鼻竇炎:注意休息;全身應用抗生素,局部用收斂藥,如1%麻黃堿滴鼻;外敷或用紅外線局部照射;頭痛劇烈者用鎮靜止痛藥。
慢性鼻竇炎:局部治療為主,可選用血管收縮劑,常用1%麻黃堿滴鼻、滴鼻凈等。聯合應用激素藥如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布地奈德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等。應注意滴鼻凈不宜長期使用,以免發生藥物性鼻炎。
中醫辨證分型用藥:
類別
臨床癥狀
對癥用藥
肺經風熱
鼻塞、流黃涕、量多,發熱惡寒,頭痛,咽喉不利
鼻淵膠囊、香菊片、鼻淵舒口服液
膽府郁熱
鼻塞,黃濁涕粘稠如膿樣、有臭味,嗅覺差,頭痛及患處疼痛劇烈,并有發熱,口苦咽干,煩躁
龍膽瀉肝丸、藿膽丸、鼻咽清毒沖劑、鼻炎康片
脾經濕熱
鼻涕黃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續,嗅覺差并見發熱,頭重如裹,體倦肢重,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小便黃赤
平胃散合用藿香清胃膠囊
肺脾氣虛
鼻塞較重,鼻涕粘白或黃稠量多,嗅覺差,頭暈頭脹,短氣乏力,咳嗽痰白,食少腹脹,便溏
通竅鼻炎片、參苓白術丸
瘀熱互結
鼻塞,流濁涕有腥臭味,量多色黃,不聞香臭,伴頭痛、口干不欲飲
千柏鼻炎片、滴通鼻炎水
六、關聯銷售
類別
對癥用藥
主 藥
內服
如鼻淵膠囊(口服液)、藿膽丸、鼻咽清毒顆粒、通竅鼻炎片
輔 藥
外用
如鼻通寧滴劑、滴通鼻炎水、丙酸倍氯米松鼻噴霧劑、布地奈德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
關聯用藥
增強抵抗力
如蜂膠膠囊、大蒜精膠囊
加強營養,增強體質,避免感冒。病情嚴重者建議到醫院就診。
七、專業提示
注意鼻腔衛生,游泳時盡量頭部露出水面,有牙病要徹底治療。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不要過度疲勞。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預防感冒,應避免直接吹風及陽光直射,平時可常做鼻部按摩。
禁煙、酒、辛辣食品。遵醫囑及時用藥。
下一期,我們將繼續為各位帶來藥店中常見疾病的診斷與用藥知識!
(本文僅供專業人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