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作者與來自第一藥店·藥店人(yaodianren520)【整理摘編:時英平】
六味地黃丸是中藥方劑的經典,來自于宋代醫藥學家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是大家最熟悉的“補腎”藥物之一,而“左歸丸”來自明代張介賓所著《景岳全書》,也是補腎強精之良藥,實際上,左歸丸的基礎方劑也是六味地黃丸的補益成分,而增加其他補益的藥物,適用于真陰不足證。
六味地黃丸,顧名思義,由六味中藥成分組成的組成:熟地,山茱萸肉,山藥,丹皮,澤瀉,白茯苓。其中,熟地黃為君藥,滋補腎陰,壯水之主;山茱萸味酸入肝,色赤入心,從左納于腎,山藥色白入肺,味甘入脾,從右納于腎,為使藥,是為“三補”;而澤瀉、丹皮、茯苓這三味藥為佐使,澤瀉清熱利濕,清泄膀胱,丹皮清熱涼血,入肝腎心經,消山茱萸之燥;茯苓健脾寧心,利水滲濕,助山藥健脾之效,是為“三泄”,三補三泄,滋補肝腎。
【功效】
滋補肝腎陰虛,對于肝腎陰虛造成的盜汗遺精、腰膝酸軟、心煩燥熱,耳鳴眩暈,舌紅少津等情況是非常適用,另外對于女性腎陰虛造成的月經不調,黃褐斑等,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注意:六味地黃丸對腎陽虛、腎氣虛的患者無效果。
左歸丸
左歸丸的組成:熟地,山茱萸肉,山藥,枸杞,川牛膝,菟絲子,鹿膠,龜膠。
從組方上可以看出,左歸丸中,以熟地為君,主要起到滋腎填精、大補真陰的作用;以山藥和山茱萸為臣,山藥補脾益陰、滋腎固精,山茱萸養肝滋腎、澀精斂汗;枸杞、牛膝、菟絲子為佐,其中枸杞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牛膝益肝腎、強筋骨,菟絲子補肝腎、益精髓;鹿膠、龜膠為使,二者為血肉有情之品,起到補督任之元的作用,其中龜板膠偏于補陰,鹿角膠偏于補陽,在補陰之中配伍補陽藥,取“陽中求陰”之義。諸藥合用,就起到了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的功效。
左歸丸保留了熟地、山茱萸、山藥這三味補益的藥物,將有清泄作用的澤瀉、丹皮等成分去掉,而增加了溫補的枸杞、菟絲子,鹿龜膠等藥物,枸杞明目強精,川牛膝、菟絲子補肝腎,強腰膝,健筋骨,鹿角膠,龜板膠都有血肉之情,峻補精血,調合陰陽,因此左歸丸的補腎作用要更強。
【功效】
對于腎真陰不足造成的耳聾眼花,口干舌燥,腎水不足,自汗盜汗等情況,有良好的療效。另外,左歸丸對于補氣血,強筋骨,明目等方面,也有不錯的療效。它對于一些腎陽虛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保護和調節作用,同時能調節人體惡性激素的水平,對于男女性機能的改善也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常服用左歸丸還能有效抗擊衰老,對于男士陽痿遺精也有效果。
劃重點,左歸丸的補益,還是針對肝腎陰虛的,但是它針對的是更嚴重的腎陰虛情況,如果腎陰虛嚴重,導致出現營養吸收不良,氣血不足等情況,服用左歸丸,非常對癥。
總結:
六味地黃丸的配伍是三補三瀉,而左歸丸卻是“純補無瀉、陽中求陰”。兩方只是換了佐藥和使藥,君藥和臣藥是沒有變動的。
相同點:左歸丸與六味地黃丸均為滋陰補腎之劑。
不同點:六味地黃丸以補腎陰為主,寓瀉于補,補力平和,適用于腎虛不著而兼內熱之證;左歸丸純甘壯水,補而無瀉,補力較峻,適用于真陰不足,精髓虧損之證。
總而言之,對于肝腎陰虛,內有虛火,心煩燥熱的顧客,我們推薦三補三泄的六味地黃丸會有更好的效果,而對于腎虛嚴重,真陰不足,氣血虧虛的患者,推薦左歸丸則往往有更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