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養老院的種類越來越多,老人在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養老院時就需要做更多功課,仔細比較服務內容、收費、房間結構、公用設施、康復設備和娛樂活動等,做全方位的綜合考慮。
在上一期《第一財經日報》專欄文章中,筆者介紹了日本養老院的各種細分類型,每家提供的服務和收費方式不同,新型養老院也在不斷出現。同日本一樣,歐美諸國的養老院也有相似的類型,總的發展趨勢都是在養老院的服務內容、功能和服務對象方面越來越細分,這對養老院的發展是有利的,因為這樣可以集中每家養老院有限的人力和資源做好專項服務,有助于提高其服務質量。
當然,因為養老院的種類越來越多,老人在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養老院時就需要做更多功課,仔細比較服務內容、收費、房間結構、公用設施、康復設備和娛樂活動等,做全方位的綜合考慮,最主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客觀地評估當前和數年之后對護理和醫療服務的需求,特別要注意有時老人的健康狀況可能突然發生很大變化,也要有應急方案的配置。
養老院的管理非常復雜,因為老人一般患有一些老年疾病,而且是長期的居民,所以養老院不僅要提供日常生活照護,還要提供專業的介護和醫療護理服務等,不只要做好養老院硬件方面的設施和設備的提供和維護,生活照護方面的員工培訓、管理和服務提供,還經常需要同介護服務公司、醫院、保險公司等協調或者合作。服務內容寬泛而且長期,而養老院都存在員工短缺和辭職率高的問題,所以如果想做得服務全面又高質量,可不是簡單的或者一個小型的機構能夠做到的。
筆者認為,如果養老院行業進行功能細分,各家都集中自身優勢和資源做好部分專項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就會容易些,當每家養老院的個體服務質量提高了,再加強養老院之間的協同合作,那么養老院行業的總體服務質量就能得以提高。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按照服務對象的不同,日本養老院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主要以需要介護服務的老人為對象;第二大類主要以能自理的老人為對象。第二類包括公辦設施中的輕費養老院和照護之屋(CareHouse),以及民營養老院中的帶服務高齡者住宅、健康型收費養老院、高齡者專用租賃住宅、面向高齡者的優良租賃住宅和面向老人的分售公寓。因為篇幅所限,筆者講解了民營養老設施的各種養老院,在此,介紹一下公辦設施中的輕費養老院和照護之屋。
輕費養老院是由社區參與投資或運營的,接收60歲以上、能夠生活自理但是感覺力不從心而且有不安的老人,其特點是收費較低,但是僅限于每月收入在34萬日元(約合2萬元人民幣)以下的老人,當老人的健康狀況變化而需要介護服務時,就需要自行簽約購買專業的到宅介護服務或者轉院。它又細分為三類:提供餐食的A型、不提供餐食的B型和照護之屋。
照護之屋接收60歲以上的老人、雖然還能夠生活自理但是夫婦中的一方對生活感到不安,或者身邊沒有其他親人可以給予照顧的老人。它對老人的收入沒有要求,但是收取入住金和月租金,因為是由社區參與投資或運營的,所以比較民營養老院價格相對便宜。一般的照護之屋只提供餐食服務以及安全確認和生活咨詢(相談)服務,如果老人需要介護服務,就要自己從第三方介護服務公司購買到宅服務或者轉院。
患有老年癡呆癥的老人的選擇就很有限,因為只有公辦的特別養護養老院、介護老人保健設施和介護療養型醫療設施,以及民營的帶介護收費養老院和集體之家(GroupHome)接收他們。如果老人的病癥程度很輕,需要專業照護的程度還較低,有些其他類型的養老院也有接收的,但需要家屬逐個去咨詢和商量。
這些養老院有對老年癡呆癥患者的護理擁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護工,一般設有“認知癥專門樓層”。近些年由于老年癡呆癥患者激增,集體之家的快速發展受到了矚目。因為集體之家本來設計的目標就是通過讓老人過集體生活,增加同他人的對話和互動,訓練溝通能力,同時因為每位老人需要分擔做家務活,有助于推動他們保持一定的自理能力,還有參與集體活動等,這都有助于延緩老年癡呆癥的病情發展速度。大多數集體之家的房間設計為4到5人同居一室,但也有些有特殊要求的。
養老院的選擇是一項非常復雜而且耗時耗力的大事,因為家屬和老人都希望找到最合適、最好的地方,能夠讓老人頤養天年,讓家人安心。可是養老院很多,每一家養老院都有優缺點,而且服務內容和收費等都有差異,家人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搜集信息,多方打聽,仔細比較,還要實地參觀才能做出選擇。日本人在選擇養老院之前一般花費3到6個月,筆者也遇到過美國的家庭為了給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高齡母親找養老院,反復開家庭會議,半年也決定不下來的情況,家人都非常緊張,生怕做錯了決定。
在選擇養老院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主要應該抓住4個“必須條件”,即服務、費用、地址和特征。先從這四個方面進行第一次篩選,以縮小目標范圍。
在服務方面,要首先同醫生和介護經理充分溝通,評估老人的健康情況,明確老人是否需要專業護理或者醫療服務、需要的程度等,因為介護保險的賠付金額是根據老人的“要介護認定書”寫明的要介護級別給付的,所以需要先拿到這份認定書。當然這也是最為準確的醫療建議,家人要按照此認定書的內容給老人尋找能夠提供這些服務的養老院,這樣就能更加目標明確,縮小篩選范圍,從而可以減少工作量。
關于養老院特征方面,要在包括餐食的內容、養老院的經營方針、醫療資源的配置、護工的配置比例、居住者人數、強弱項、設備、日常管理和娛樂活動等多方面了解和比較。除了看養老院給的資料,還要通過社區、家屬和院內老人等多方打聽,實地參觀。日本有多家養老行業的雜志和協會等發布每年度的養老院評級排行榜,也發行“養老院黃頁”這樣的綜合雜志,可以作為參考信息。
還有一項重要的必須考慮的內容是養老資金,老人的身體狀況不斷在變化,除了可以預見的由于持續的衰老導致的身體衰弱和老年疾病的增加,還有可能突發一些疾病,如傷殘、感染傳染病(新冠肺炎等)或者意外事故等,所以要注意籌劃和保留“意外資金”,以備緊急需求。除此之外,老人進入高齡階段后,需要轉院或者增加介護和醫療服務等情況都是會發生的,所以家屬要做好長期的資金計劃和安排,為后期的醫療費用開銷也做好準備。
在確定了最后的幾家目標養老院之后,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是實地參觀,參觀時除了要看養老院的設施設備、房間大小和配置、交通和周邊環境等硬件情況之外,還要仔細觀察養老院的清潔程度、氣味、總的氣氛、員工的態度、院內老人們的健康和精神狀況、房間的整潔程度、日常菜單等。日本有些養老院是允許體驗試住的,能夠試住一下是最好的,畢竟老人的實際體驗是最準確的。
在經歷了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養老院里的老人院內感染導致大量死亡之后,美國人在選擇養老院時更加關注養老院的醫療服務配置,對傳染病的管理和應急防護和隔離等方面的能力。在新冠疫情仍然持續甚至進入了第五波大沖擊的今天,有老人的家人們承受著更多的壓力,在決定是否送老人入住養老院或者選擇一家養老院方面都更加緊張和難以抉擇。重建對養老院的信任和信心還來日方長。
而在養老院方面,由于員工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加上很多員工因為害怕被感染而辭職,日本和美國養老院的員工短缺問題都達到了超紀錄的嚴重程度,不但無法完成所需的在職培訓,而且員工還要加班加點地工作,在如此人手短缺的情況下怎么可能提高服務質量呢?醫院都疲于應對新冠肺炎患者,自身已經面臨醫護人員短缺,哪里還顧得上給養老院提供醫療服務?這就導致養老院面臨更加嚴重的醫療服務不足的惡評。所以,這場新冠疫情給養老院行業帶來的重擊,已經使其大傷元氣,養老院行業如何走出困境還需要認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