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與人體,起著運化的關鍵作用,否則會引起營養障礙、體內生濕及失血等癥。脾虛在治療上主要分以下四類,可以根據其主癥及副癥來治療脾虛問題。
1、脾氣虛
主癥:食少納呆,食后脘腹脹滿,大便稀溏。
副癥:面色萎黃,肢體倦怠,少氣懶言,神疲乏力,肌肉消瘦或四肢浮腫。
舌脈:舌淡嫩或有齒痕、苔白、脈緩弱。
【藥膳】參苓粥
材料:人參、白茯苓、生姜、粳米。
方法:先將人參、生姜切為薄片,把茯苓搗碎,浸泡半小時,煎取藥汁,后再煎取汁,將一、二煎藥汁合并,分早晚兩次同粳米煮粥服食。
功效:益氣補虛,健脾養胃。適用于氣虛體弱,脾胃不足,倦怠無力,面色蒼白,飲食減少,食欲不振,反胃嘔吐,大便稀薄等癥。
【藥茶】沁元茶
材料:茯苓、砂仁、小茴、甘草、芡實、香薷等
方法:取茶包,用300ml左右開水沖泡,可續杯2-3杯,每日2劑。連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
功效:健脾養胃、利水消腫,驅寒祛濕,對于濕寒體質有非常好的調理作用。而且對于體內寒濕引起的虛火、痘痘、膚色暗沉、四肢疼痛、水腫、月經不調等都有非常好的療效。
2、脾陽虛:
主癥:腰膝冷痛,經久泄瀉,面浮肢腫。
副癥:面色恍白,形寒肢冷,下腹冷痛,或五更泄瀉,下利清谷,或小便下利,或腹脹如鼓。
舌脈:舌質淡胖,苔白滑,脈沉細遲弱,或脈微細。
【藥膳】附片狗肉湯
材料:附片、狗肉、鹽。
方法:將附片放入上灌中先煎2小時,然后加入狗肉,煮熟放鹽,即可食用
功效:回陽補火,溫中止痛,散寒燥濕之功,煮時用開水,嚴禁冷水,否則會中毒。睡前服,服后不能吹著冷風和接觸冷水。
【藥茶】怡清茶
材料:薏仁、紅豆、梔子、枳椇子、淡竹葉、決明子等。
方法:取茶包,用300ml左右開水沖泡,可續杯2-3杯,每日2劑。連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
功效:健脾養胃、利尿排毒的方式,清熱祛濕、潤膚養顏。主治脾虛,寒濕嚴重,其癥狀常為水腫、腹腫脹滿、小便不利、消化不良、全身重著、神疲、面色光白、腰痛乏力、食納不佳、大便溏薄、苔白滑或白膩、脈沉緩。
3、中氣下陷:
主癥:精神倦怠,少氣懶言,納谷不香,面色白,腹脹便溏。重則見男子遺精、女子帶下等。
【藥膳】綠豆糯米豬腸
材料:綠豆60g,糯米30g,豬大腸300g。
方法:先將豬大腸徹底清洗凈,綠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時,然后把綠豆、糯米放人豬大腸內并加水適量,腸兩端用線扎緊,放沙鍋內加水煮2小時左右即可。隔日服1次,連服7~8日為1療程。
功效:補中益氣,清熱解毒,通便止痢。適用于濕熱下痢,便血,痔瘡初起,脫肛等癥。
4、脾不統血:
主癥:便血,尿血,肌衄,齒衄,或婦女月經過多,崩漏等。常伴見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細弱等癥。
【藥膳】山楂苡仁粥
材料: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山楂5克,白糖適量。
方法:將薏苡仁、粳米洗凈,放于砂鍋中,加水1000毫升,燒開后,加入山楂,小火慢熬成粥,再加白糖適量。分兩次空腹服用。
功效:健脾止瀉、消食化積。適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噯氣吞酸、腹痛便溏者。
【藥膳】山藥苡仁粥
材料:山藥粉60克,薏苡仁30克。
方法:先將薏苡仁洗凈水煮,將熟時,調入山藥粉,用文火繼續煮至粥熟。早晚溫服。
功效:健脾益氣,滲濕止瀉。適用于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或脾虛不運、濕濁下注之婦女帶下等證。
添加微信公眾號:沁貢堂,查看更多健康養生知識,健康食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