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地域不同,氣候、溫度各異,還有花卉習性也有所不同,要靠自己體會感悟。
喜歡花草,家里的陽臺和客廳幾乎養滿了花花草草,而養花的過程則是“僅憑感覺,隨心所欲”,沒有過多、過細的條條框框。
但是在花草的種植上還是要領悟要領的,養花多年,總結了一些小經驗,與大家共同分享,希望每個人的生活空間都可以“萬紫千紅”。
澆水
水為生命之源,對于植物,澆水是非常關鍵。在花草澆水上首先要以“見干見濕”為原則,再根據個別花卉的特殊需求適當增加或減少澆水。所謂“見干見濕”,就是指盆土干透澆透,澆水時直到盆下流出水來。個別花兒格外注意,盆下有水流出未必是澆透。如:仙客來、君子蘭等花卉所用的盆土非常松散,保水性極差。一澆則漏,其實根本沒澆透。這樣的花卉,則采用浸盆法,即:將花盆放在托盆里,澆漏后用托盤的水浸泡一段時間,時間長短可根據實際情況來定,一般1個小時左右便能浸透,時間略長些也無妨。這樣為的讓土壤完全濕潤,花卉的根、莖、葉、花也能充分吸收水分。經常會看到一些朋友養花時從來不澆水的,常年采用托盤里放滿水長期浸泡代替澆水,個人不贊成。
養花的朋友都知道,花盆下面有孔,一至多個不等,仔細觀察,花盆底部的周邊著地,而孔口是懸空的。這些孔,作用一是用來漏水,防止盆土水份積蓄,作用二是利于花盆上下通風透氣的。若是常年堵上這些孔,也就怪不得葉片變黃脫落,長勢逐漸變弱了。因為那些要呼吸的根被堵住了“氣孔”,不死才奇怪。
此外,我們要特別注意冬天澆水,最好是在中午,并且可以適量兌點熱水,水溫與室內溫度略低一點即可。還有建議選擇在大晴天澆水,陰雨天不適宜澆水。
施肥
要想花開滿屋,四季有花,我覺得施肥則是至關重要的因素。有多個養花的朋友曾說過:“花期不要施肥,冬天不要施肥。”。而在養花的過程中我則有不同的體會:花期要使得花兒燦爛,必須保證足夠的養分,但切記薄肥勤施。
我的養花肥都是自制的,一年四季我會用幾個飲料瓶子分別泡水(摸索的懶辦法):骨粉、草木灰、豆餅肥、磷酸二氫鉀(豆餅肥、骨粉和磷酸二氫鉀花市有售,1元/包,草木灰是托同事從農村找來的麥稈灰),還有用菜葉、蘋果皮、淘米水、毛豆皮、壞牛奶等漚的肥水(夏天漚肥時,瓶子蓋一定不要擰得過緊,或隔幾天松松瓶蓋,道理大家都明白的。)
在施肥時間和方法上,我也掌握了點小竅門:
生長期,多以施自己漚的肥水和豆餅肥水兩種含氮高的肥水為主,與澆水同時進行。挖槽埋入花盆邊沿,同時澆水稀釋。切記:不要固定使用一種肥,合理搭配、輪番澆灌。
花期,以鉀肥為主。多用草木灰和磷酸二氫鉀水澆灌,少量用骨粉水。
花后施肥,我的做法,花期過后也一定會施肥的。多數人會認為,花期過后,花兒枯萎,沒有欣賞價值,也就不會特意給肥。而我的實踐經驗則證明:花期會消耗許多養份,為了保證來年花兒茂盛,必須給足肥料貯備養份。我家養的花草,花期過后,我則會去除枯枝,澆灌一次肥水。
花土
養花多年來,發現普通園土再拌點細沙或蜂窩煤土,遠比用買了的營養土養花效果好,是很不錯的花土選擇。蜂窩煤土,則是到小吃群去撿燃燒后的蜂窩煤,回來用清水泡一至二天,晾干砸碎。講究點,可以用不同的篩子過濾,大小分開,用以栽種不同的花卉。大塊的養仙人掌類非常適宜,碎沫拌上普通園土做花土非常好。
光照
萬物生長靠太陽,盡量將花兒擺放在窗邊,接受陽光雨露。還會采取修剪、稀疏枝條的辦法。如:仙客來,花期時,會大力度修剪葉片,為的是讓它良好通風,接受光照,保證花兒茁壯盛開。
說實話,室內不宜栽種仙人類植物,所以我的仙人球等長勢一般。如:一盆金琥,雖然擺放在臥室的飄窗上,相對是陽光和通風最佳位置,但長趨不佳。
通風
室內養花,光照、通風相比室外要差得多。為此,個人認為通風比光照還要關鍵。一年四季都要開窗通風,包括數九寒天(反正也沒暖氣),讓它吸納新鮮空氣。對于擺放在角落通風不暢的植物,常常會特意搬到窗邊或陽臺去通風。
其實許多花兒都是因為通風不暢而“犧牲”的。記得:春節單位放假十余天,幾個同事告訴我,過年花兒都被凍死啦。其實不然,我們這室內溫度一般在10度左右,怎會凍死?主要是因為關緊門窗,通風較差、相對水大造成的。
(未做標注的均為天竺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