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端午特刊 | 今天,有失眠的江水,有黑眼圈做的天空,更有淚水浸泡的詩句
感恩相遇

歌聲在空中感到無限,
圖畫在地上感到無限。
詩呢,無論在空中、在地上都是如此。
——泰戈爾




古詩詞篇:王良民、薛有毅、張永德、羅明、梁文君、鐘柏元、嘯月孤狼、旦兒、龔太銀、蔡金榮、嚴新炎、牟福香、郭仁炳、一木一石、李建明、二刻、李章海、蓬池居士、蘇煙、王省南、杜向東、一雄

現代詩篇:煙村、余偉、李偉、王躍強、褚向平、王宏宇、杜向東、伊農、張淑珍、張維清、問渠、田源、言詩凡、龍洋、林楊、張海賓、遼寧一蓮、青魚、劉華亮、羅傳賦、葉瀟、李延莊子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步韻宋·張玉孃《端午》

 文/王良民(湖北)

 先賢求索覓瓊漿,要路無媒惹自傷。

 幾個今人懷屈子,龍舟賽上認瀟湘。

七絕·詠端陽節

 文/薛有毅(山西)

 飄香糯粽敬英豪,眾劃龍舟逐浪高。

 屈子含冤千古恨,九歌天問唱離騷。

七絕·祭屈原

 文/張永德(山東)

 汨水湯湯風渺渺,龍舟江上擊波浪。

 忠魂不泯年年祭,不朽離騷筑華章。

七絕·吊屈原

 文/張永德(山東)

 水闊天長須憑吊,一城煙雨望瀟湘。

 青山不老人常在,屈子遺風落九章。

七律·也說屈原投江(孤雁格)

 文/羅明(湖北)

 灰塵洗凈水中央,未繼余生續錦章。

 當憶陣前旗獵獵,莫嘆垓下霧茫茫。

 民心重聚項家起,天意終兮屈子殤。

 楚地靈山埋傲骨,誰人不敬汨羅江。

七律·端午節

文/梁文君(山東)

 今朝米粽又飄香,史話翻來況味長。

 肅意知前悲別恨,融情憶古慟離殤。

 時宜遣癘菖蒲插,處以驅瘟艾草禳。

 桔頌求神興國夢,靈均不再感凄涼。

七律·端陽誄步王克君《端午節隨筆》韻

 文/鐘柏元(湖南)

 歲歲人間禱告祥,年年端午競舟忙。

 三湘四水靈均憶,五岳千山肅穆堂。

 百姓平民心度秤,普羅大眾傳承芳。

 江山勝畫辭章麗,天問離騷永耀光。

端午節祭屈原

 文/嘯月孤狼(湖南)

 煙雨朦朧仕路茫,無門報國久徬徨。

 忍投恨事于流水,獨剩離騷斥上蒼。

 艾草凄涼顏色暗,汨羅激涌世人傷。

 問天五月魂歸否?未得回音有楚狂。

七律·端午前登太行,思楊家將舊事

 文/旦兒(河南)

 厲風勁草日高懸,五月端陽哭杜鵑。

 關壯雁門肝膽鑄,圖存社稷淚血鐫。

 汨羅水畔思屈子,吳越人家祭伍員。

 燕趙悲歌傳舊事,此時只唱兩狼山。

端午節懷古

 文/龔太銀(湖北)

 青史幽幽欲照魂,直臣屈子破重門。

 郢都王室成烏有,汨水龍舟祭至尊。

 天問九歌昭日月,離騷橘頌振乾坤。

 懷王不識金香玉,飲恨荒丘告子孫。

嘆屈原

 文/蔡金榮(湖北)

 滿腹經綸常感愁,外侵內患自心憂。

 九章藏策誰能識,漁父有方王不謀。

 投水民憐江祭拜,懷傷楚棄墨存留。

 今人怎解忠君志,天問離騷雅韻修。

端午抒懷

 文/嚴新炎(湖北)

 屈子投江志殉情,怎能茍且度余生。

 離騷始念民安福,天問終思國太平。

 只恨秦王不可論,猶怨楚主豈堪評。

 流傳千古英魂在,競渡龍舟祭美名。

七律·端午祭

 文/牟福香(河北)

 為國丹心死后名,汨羅江水慰平生。

 圖存霸業忠魂在,屈子雄才碧血傾。

 楚地君無相惜意,南人日落可憐聲。

 九章天問猶聞耳,方策秦皇六合清。

七律·端午感賦(新韻)

文/郭仁炳(江蘇)

 六一過去藍天闊,五五迎來綠粽香。

 鴨蛋流油舌感美,雄黃拌酒口覺良。

 濃濃艾味祛邪惡,滾滾機聲退穗芒。

 抗疫贏得豐產景,橫眉怒斥抹黑狂!

五律·屈原

 文/一木一石(江西)

 先尊楚武王,己則識聞強。

 夢向蒼天問,憂同故國殤。

 忠言皆道眼,結局逐沅湘。

 抱死羅江落,精神日月長。

端午情思

 文/李建明(四川)

 遙向江天奠一杯,人間五月哭傷哀。

 離騷夢繞凌霄筆,美玉情懷傲骨梅。

 抱石舍生求大義,投江請命為民來。

 從來國士偏難屈,最恨魂兮喚不回。

 二

 每逢端午粽飄香,華夏家家憶古殤。

 屈子千年同日月,離騷萬戶教兒郎。

 九天追索中華夢,八地恢宏世紀章。

 白發銀須多過客,舉杯共慶壽而康。

粽情

 文/二刻(山東)

 年年端午粽情深,大棗花生糯米欽。

 肉餡香甜滋味美,邊嘗邊品把詩吟。

望海潮·端午

 文/羅明(湖北)

同迎端午,時臨初夏,池塘早聽鳴蛙。荷蕊綻開,蜻蜓俏立,陽光透霧穿紗。杯綠雨前茶。眼看滿枝果,熟了枇杷。小麥豐收,喜洋洋一起裝車。

千家萬戶何嗟。念前賢烈士,遍插鮮花。前艾葉回,今蒿草煮,驅蚊避禍安家。齊力槳飛劃。多處龍舟賽,爭冠人夸。旖旎風光醉我,歌盛世中華。

鷓鴣天.風順清和渡端陽

 文/李章海(江蘇)

綠水滔滔漲大江,輕雷滾滾轉炎涼。久無逸興向《天問》,今有閑情讀《九章》。

懸蒲劍,佩絲囊。千門萬戶粽飄香。健兒正把龍舟棹,風順清和渡夏陽。

鷓鴣天·端午祭屈原

 文/蓬池居士(河南)

端午吟詩欲斷腸,平原愛國美名揚。離騷天問藏良句,屈氏捐軀葬汨江。

倡正義,賦宏章,仁君求索怎辭傷。千秋贊譽龍舟上,粽子甜香寄意長。

鷓鴣天·悼屈原

 文/蘇煙(重慶)

浪卷千層擊斷崖,怒云翻滾降神雷。汨羅有恨淚難盡,湘水長流誦楚辭。

天問在,九歌隨。龍舟賽上灌醐醍。平生懷夢事忠永,除卻騷人誰可追?

小重山·端午懷古(薛昭蘊體)

 文/蘇煙(重慶)

又是人間端午忙。五絲纏細細,粽飄香。艾蒿秾膩煽情長。隨風舞、直到汨羅江。

破浪覓芬芳。荷嬌嬌不語,楚辭藏。生平最惱綠衣裳。思君切、愁起寄他鄉。

淡黃柳·今又逢端午(姜夔體)

 文/王省南(浙江)

蜓飛蝶舞。今又逢端午。米粽飄香穿牖戶。喜看龍舟競渡。親友傾杯樂相聚。

迎梅雨。枇杷熟唐圃。池沼畔、聽蛙鼓。九歌吟,祭奠三閭去。歲月流光,寸陰難挽,何問春秋幾度。

一剪梅·端午有懷

 文/杜向東(河北)

端午清風粽子香。艾葉如瑩,糯米如璜。親嘗慢品味悠揚。為卻心愁,佐以壺觴。

疑見江魂屈子殤。誦我離騷,囑我文章。酒酣胸膽尚開張。忠佞難分,憂思難忘。

浪淘沙令.端午遣懷

 文/一雄(海南)

楚水浪翻江,怒吼聲揚。屈原誓死表衷腸。國恨家仇抒不盡,百尺難量。

粽酒溢清香,公祭賢良。離騷一曲訴悲涼。赤子文豪如日月,千古流芳。


汨羅江

文/煙村(河南)

選擇這個日子縱身一投

楚國在他身后越來越小

小到最后沒了國家

一個人的名字及他的離騷

越來越大,大到后面的朝代容納不下

推到兩千三百年后的當下

因為他跳的是水,投的是江

這一天,所有無名河流都有了名字

比如我村前的小河,我身體里每一條血管

血管里每一條紅河,因為他

都叫汨羅江

屈原

文/余偉(江蘇)

那年,他縱身一跳

激活了沉寂的江水

汩羅江

從此有了靈魂

多少年過去了    詩人的淚水

還在和汨羅江一起流淌

他憂國憂民的嘆息聲

穿越時空    飄入我耳際

當年人們拋向江中的粽子

已沉入時間的河流

今天的粽子拋進人們的口中

飽了人們的口福

遠處傳來小販們的吆喝聲

端午節給他們帶來了賺錢的機遇

他們卻不知屈原是何許人

端午攠

文/李偉(四川)

今天,有失眠的江水,有黑眼圈做的天空

更有因淚水浸泡的詩句

《九歌》《離騷》追逐《天問》時

《招魂》的水,《遠游》的風

最容易念及該回憶的人和一些閃亮的事物

無數次因年代的久遠,越磨越痛的時針

刺進瞳孔里的漣漪,一條江

被很多人抱在懷里一邊撫摸

一邊高聲吶喊

生命剔除不了蒙灰的念,清晰的想

而手握《端午》的我

因一封無法寄出的快遞

搖搖晃晃,操練著骨子里早已生成的臺詞

熟悉只有一人時,才能打開的黎明

并清點忍不住閃現的淚光,那么多的親人

眺望汨羅江

文/王躍強(重慶)

每年今天,我的眼睛

都順著蘆葦葉,向汨羅江眺望

屈大夫縱身一跳的地方

是我淚水四濺的故鄉

每年今天,我都在水邊懷念

找—群逆流而上的風

挑幾粒沉重的漢字

給紅塵浮世,寫下傷痛

如果有酒,我會自斟自飲

昂著頭

與一個高傲的靈魂對話

汨羅江的水至今沒有變樣

它的流淌

因一個詩人的悲憤—死而名聲響亮

每年今天,我都像只山鷹

尋問天空屈大夫的去向,答案

卻距《離騷》《天問》《九歌》越來越遠

我從岸邊往江上望

望到茫茫

我從自己往高山望,望到茫茫

一到端午 屈原就活了

文/褚向平(河北)

一到端午屈原就活了

詩也讓夢里的江山

越來越透明

看來 人間雖百態

沒有扔掉所有的昨天

沒有燒毀所有的記憶

包括亡國 破城

包括重描有關生命的圖騰

包括永遠的家園

不變的信念

其實 錚錚時間中

對于純粹的愛恨

有人一直不忘初心

一直有人為他加冕

替他劈開荊棘

歲歲年年為之戴上桂冠

但也有人用奢靡權力

享受著粽香

踩踏著干凈信仰

而不屈的靈魂 

時時

生生不息著

隴上

家國吟

端午與屈原對話

文/王宏宇(遼寧)

粽香的五月

一條沉重的河流

溫柔了千年輪回

一個有骨氣的男人

一碗雄黃酒熟悉的味道

一躍凍結了美麗

詩人的身影重生一個民族

端午龍舟張燈結彩相約劃過

楚辭打動世人的心弦

滔滔江水閱盡千帆

硬骨楚音審視歷史的峰癲

五月的心事在空中彌漫

不朽的靈魂澎湃的氣魄

一浪高過一浪的后人祭奠

咀嚼辭賦閃耀的鋒芒

吟一首闕歌披荊斬浪

一道正義的燈塔點亮

接迎中華大業復興的曙光

端午忠魂

文/杜向東(河北)

黑暗的角落你仰望星光

凄冷的江邊你期寄暖陽

寒雨的燈前你挑盡迷茫

道路泥濘,那年你離開書窗以為理想就在報國的路上

雖然不知路有多長

夢醒時唯有孤星守候身旁

楚宮的歌舞傾斜于你凄涼的目光

舉世的浮華與虛夸,誰顧及你清瘦的模樣

理想的摩天大廈被誰編寫成笑話

在讒言獰笑中崩塌

沒有了滿天星光,你告別繁華

零落如殷紅的江花,盛開似血的殘霞

離騷的吟唱變得嘶啞

無人的碧海藍天抱石沉沙

誰讓你如此癡迷,投腹魚蝦也不懸崖勒馬

為何你不戴著面具裝聾作啞

寄語寒星荃不察

愛散落成沙,被時間羽化

盛開漫天的煙花

夢里的盛世已成童話

帶不走年華都留下

誰對誰錯從此不去管它

我想邀你在萬里清空下

看今世的輝煌

我想共你在滾滾汨羅旁

看龍舟競渡飛揚

你我的愛錯位時空

誰又能明了我們清醒無寐的憂傷

如果端午的日子沒有艾香

汨羅江也沒有舞動的雙槳

我的夢消失于你離殤的臉龐

那才是羞恥和荒唐

端午節

文/伊農(寧夏)

農歷5月5日

五分之一的地球人

也就是,十四億五千萬華人

在這個星球不同的角落

過同一個節日

吃粽子,喝雄黃酒

掛菖蒲、艾草,賽龍舟

為了一個兩千年前

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屈大夫

汨羅江畔,形容枯槁的他

決絕地千古一躍

讓后人可以興,可以觀

可以群,可以怨

當然,也可以

情系端午

文/張淑珍(福建)

又見端午

汩羅江兩岸的艾香

和粽子的味道在小村莊的上空盤旋

這一天

屈子的故事口口相傳

報國無望,九章留遺恨

一首懷沙終了

大夫抱著一塊石頭

怒沉江心

激起千層浪花拍岸

英烈傳千年

后人猶唱離騷

端午

文/張維清(湖北)

端午,拎點哀思和康乃馨

到水國去看望屈原

端午,把菖蒲插在門楣上

喊祈福和平安回家

端午,把粽子包成江南的水鄉

包成九歌和天問的形狀

包出夫君的憂思和悲憤

每一粒粽子,在屈原故里飄香

每一滴江水,夫子哭成的淚

每一朵跳躍的浪花,譜出夫子悲壯的贊歌

龍舟走了二千年的風雨

沒撈上屈原的佩劍,抱石和忠骨

亮亢的吶喊,沒叫醒屈原的靈魂

可苦了那條水路

在波濤里搖,搖落汨羅江的惆悵

我在江心上朗讀楚辭,給汨羅江聽,石頭和雨水聽

在江水上種半畝菊花

復制去年五月的悲傷和緬懷

一盞漂流的心燈,與汨羅江巨大的黑相加減

難道就是屈原暗淡的人生嗎

端午

文/問渠(江蘇)

江水印滿求索

流星靜默長夏

龍舟旁

碧水三千愁腸

纖弱的靈魂

斜倚薄涼

淺唱顛沛流離

有角黎向我飄來

那是你的離騷

路漫漫

晴明處是你

遺落的詩行

向天問

可否與磐石

對飲一杯佳釀

懷念屈原

文/田源(安徽)

端午,汨羅江的風再次掀起浪涌

童年擱淺在岸邊的小舟,又一次晃動起來

躲在葦葉間的月亮揭開暮色

那個沉入江底的身影撈出來

連同《離騷》《九歌》《天問》等一起

送往故鄉

我睡在河畔

被潮濕的鳥聲叫醒

屈原

文/言詩凡(江蘇)

楚漢交界

提燈者遁入黑夜

而我每寫一首詩

忍不住,都要回頭望一望

汨羅江的水

喂飽了誰池中的那條魚

你輕輕的一躍

艾草的香,就停留在了原處

是誰的佩劍

割傷了,一座君王的江山

也許黎明是痛苦的

也許黑暗,從不提及那一首《離騷》

記住端午

文/龍洋(陜西)

記住端午

就像記住自己生日

那是母親在受難

一聲銳利啼哭

撕裂子宮抽搐陣痛

形容枯槁如樹枝

白發散亂如野草的行吟者

舉起一把長劍

如一束艾草直立顫抖

長太息以掩涕兮

記住端午

記住一個民族的生日

記住母親,兩千多年了

她還在疼痛

五月端,想起屈原

文/龍洋(陜西)

一江水至今澎湃翻滾

珠圓玉潤嗚咽漫天

刀劍勾勒出行吟的臉

留下一聲,路漫漫其修遠

五月的離騷就忍不住

上下求索撞擊石岸

鷹的盤旋穿透歲月網關

長嘆息以掩涕,哀民生多艱

郢都斜陽橘的氣息芬芳

國殤漁父怒而不怨

溆浦猿狖哀鳴,涉江兩度

雖懷沙沉石,愛終未淪陷

茍余心端正,雖僻遠其何傷

五月傾瀉著粽子雨

湘夫人山鬼們一起吟唱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

披明月兮佩寶璐,走下云臺

枯槁了形容,飄散了白發

魂兮歸來

端午節

文/林楊(黑龍江)

孩子的端午節,只知道熱鬧

掛葫蘆,插艾蒿,煮雞蛋

一鍋粽子

等待每一個人圍坐

長大點,才知道為了紀念一個人

一個很爺們的男人

縱身一躍,那條江名揚天下

簫聲洞開,吹瘦了楚國

不能快樂的活著

和死沒有什么兩樣

化作一條魚,也要掀起波瀾

只為了矢志不移

作為詩人,只能用自己的方式

以詩當酒,以歌做紙錢

用青稞和麥芽裝點屋檐

唱千古風流

渺渺汨羅一江情

文/林楊(黑龍江)

汨羅江流了多少年

沖刷掉了多少浮塵

卻因一個男人,一個有傲骨的男人

一跳,兩千多年流淌有聲

有些人可以委屈的活著

有些人,以死明志

化作一條魚,也要挺起腰身

硬骨在一首詩里,帶著楚音

你不要走遠,快回頭看看

百姓為了紀念你

劃龍船,掛龍燈,插艾蒿,包棗粽

這個名族,需要一種精神

更需要有信仰有氣節的人

才能把中國夢,做的更貼心

才能把強國復興之路

越走越虎躍龍騰

又是端午時

文/林楊(黑龍江)

西南的一條江

因一個有骨氣的男人

縱身躍下

而天下皆知

我不是一條魚

能順著一首詩尋找你的身影

也能讓悲憤

彈瘦一國的江山

一個人走了

卻讓人們記住他的名字

插上一把艾蒿

倒上一碗雄黃酒

讓一個人在五月初五重生

詩人啊,你看看吧

一個民族

為你撐起龍舟張燈結彩

上天入海都沒忘硬骨楚音

金粽子

文/張海賓(山東)

這世上

我最服商人

米做的粽子

裹上葦葉

裝進真空袋

再裝進小紙盒

小紙盒裝進大紙盒

大紙盒裝進禮品袋

好了,一共八個米粽

賣二十斤米價

最后把百姓裝里面

乖乖掏錢

如果楚國的屈原活過來

他得再跳回去

商人遍地的地方

好人沒法待

端午

文/張海賓(山東)

紀念誰

已經不重要了

當初

他腰里別刀

手里拿筆

一躍萬古

今天逢盛世

他左手粽子

右手龍蝦

這么一種形象

是寫詩的人

在天堂中的父

江水滔天

不知道人們記否

他卻不是因為寫不出好詩才投江啊

端午

文/遼寧一蓮(遼寧)

慈悲的粽子在我掌心飛翔

呼嘯著穿越歷史的煙云

它的哭泣煮沸汨羅江的哀愁

五月

艾草卷起奔涌的潮汐

粽葉熏染的年華被雨絲囚禁

端午

文/青魚(重慶)

江水滾滾,濤濤

再不似以往般靜澈

龍舟、艾草、菖蒲、粽子

一股腦兒地滲透易經

劃進天干地支

劃進汨羅江

間以離騷和天問

于五月初五搓成五色絲線

便可見,飛龍

在天

端午節祭屈原

文/劉華亮(河北)

菖蒲 艾草

雄黃酒

一根紅線

扎緊粽子的棱角

包裹歷史滄桑

多少詩人 

拿起筆

悼念在五月的門口

佩香囊 放風箏 

賽龍舟 

離騷的厚重

流傳千古

你聽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五月五的汨羅江

端午的細雨

不停飄灑

只為屈原

那縱深一跳

感動了天地

端午

文/羅傳賦(四川)

倒不是因為屈原

因為我的母親

我還是不喜歡食粽子

可以飲幾杯酒 可以

把酒倒入江里

讓浪濤翻騰成霧或云

其實屈原很性格

屬于真正文人

屬于站地立天的漢子

想母親就太自然了

從來教導自己

活著不能卑躬屈膝

屈原走了多少年了

母親也走了十幾年了

你們一直沒走出我的心

汨羅江上的一首詩

文/葉瀟(湖北)

1

每年五月初五,都要打起精神寫一首詩

這首詩,在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

被一個身材瘦削的人,寫了一個悲痛的開頭

這一寫,就一直寫到今天

不停地寫了二千二百九十九年

讓所有的詩人為寫這首詩而愁白了頭

沒有一個詩人知道

這首詩的結局,應該是喜還是憂

更沒有一個詩人有那么大的膽量

敢牽著這首詩,走向戛然而止的盡頭

2

要寫這首詩,須配上一杯神鬼莫測的雄黃酒

讓心中的妖和心中的鬼都現出原形

看一個人的眼淚

是為了愛,還是為了恨

而日夜不停的流

都說一飲而盡的酒,可以一醉解千愁

可是詩人的魂魄還沒有閉上雙眼

千古不滅的漫漫長路上

倒下的骸骨與立起的墓碑

因何故而朽。至何時可休。

3

你說這是提一支筆寫就的詩

可為什么,我要提一把劍

才能張開吟誦詞章的口

殺不盡奸佞賊子昏饋骯臟的頭

那就揮劍自刎,用一腔紅透江河的血

去喂養空谷的幽蘭

去洗凈河岸的菖蒲

把天地間四散奔逃的暗香

都收攏進自己破爛不堪的衣袖

4

無數條魚張開了嘴

把一首詩從腮邊過濾

泥沙俱下的文字里

有一條沉默無聲的河流

載不動一群人的禱告和一群魚的祈求

停下喧天的鑼鼓,讓香煙繚繞起來吧

這不見天日的一天

要見證永生不息的天也悠悠、地也悠悠

5

到底這首詩還要寫多長

才能停下這一雙骨瘦如柴的手

到底這首詩還要唱多久

才能關閉已經嘶啞泣血的咽喉

……

致屈原

文/李延莊子(遼寧)

懷抱烏云里的太陽

絕望地縱身一躍

波濤便嗚咽了二千五百年

那一刻

江河悲憤

高山震顫

你昂著頭

展開雙臂

飄逸若仙

你化作山脈

你化作河流

在詩行詠嘆

你在歷史的每一瞬間

世人把你懷念

你剛正不阿藐視權貴

勵精圖治變法求強

潔身自好

不合污官場

恨奸侫擋道擾亂朝綱

雖遭流放初心不改

上下求索斗志未殤

你是一面鏡子

一切奸賊小人

都無所遁形

你是一粒種子

播在后來人的心田

你是一面旗幟

在世人心中,在神州大地迎風飄揚

你是沖鋒的號角

指引無數愛國者

奮勇向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詩文小輯丨端午:詩美粽香山河秀
精品詩詞 【98】端午情懷
湖南省詩詞協會新潮詩會端午詩歌(舊體詩詞)
「黃鶴詩苑」端午節組合詩詞專刊116首
“棕香〇夏之風” 洛陽詩詞學會端午詩詞楹聯賽
【藍草】端午節主題特刊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集安市| 曲松县| 金塔县| 福建省| 于都县| 桃江县| 昌平区| 海晏县| 聂荣县| 武冈市| 鄯善县| 德庆县| 白沙| 阜南县| 景宁| 新沂市| 定结县| 托里县| 大洼县| 扶沟县| 雅安市| 碌曲县| 穆棱市| 团风县| 巴南区| 武安市| 抚远县| 平山县| 壶关县| 松原市| 库伦旗| 温州市| 广昌县| 全州县| 灵山县| 夏津县| 厦门市| 张北县| 黄大仙区|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