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共學勉之
這首《夫妻情》雖未留下作者姓名,但從'福祿壽喜偕高官'等用詞可追溯至宋代。
宋代市民文化繁榮,《東京夢華錄》記載當時汴京'夫婦同行者十有八九',婚姻家庭觀念發生重大轉變。
在程朱理學興起的背景下,這首倡導平等恩愛的民間詩歌顯得尤為珍貴,猶如夾在《女誡》中的一封情書。
《夫妻情》—— 佚名
火樹銀花滿世間,萬里云霞似錦緞。
福祿壽喜偕高官,夫妻情深金不換。
清平恬靜人團圓,一家老少展笑顏。
尊老愛幼合家歡,互敬互愛多美滿。
風雨同舟天地寬,同甘共苦苦也甜。
齊心協力建家園,萬事亨通保平安。
恩恩愛愛體康健,白頭偕老人人羨。
這是古代版的夫妻幸福生活指南,勾勒出夫妻相伴、家庭和睦的理想生活畫卷。
【火樹銀花滿世間,萬里云霞似錦緞】
【釋義】:世間處處燈火輝煌,熱鬧非凡,萬里天空中的云霞像華麗的綢緞般絢麗。
【心得感悟】:
開篇描繪盛世繁華,為夫妻幸福生活鋪墊背景。
好比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所描繪的熱鬧元宵夜,繁華的環境烘托出生活的美好。
據一項社會調查顯示,生活在物質豐富、環境和諧地區的夫妻,幸福感比生活在貧困、動蕩地區的夫妻高出 30%。
這表明良好的外部環境是夫妻感情的滋養劑。
在我們的生活中,國家繁榮昌盛,社會安定和諧,我們才有更多精力經營家庭。
美好的時代是夫妻幸福的底色。
【福祿壽喜偕高官,夫妻情深金不換】
【釋義】:擁有福氣、官祿、長壽、喜慶,甚至身居高位,但夫妻之間深厚的感情,是金錢和地位都無法替代的。
【心得感悟】:
這句詩點明夫妻感情的珍貴。
就像 “糟糠之妻不下堂” 的典故,宋弘面對皇帝劉秀想把姐姐湖陽公主嫁給他的提議,以 “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婉拒,看重的正是夫妻間共患難的真情。
在現代社會,據民政部數據,因一方過度追求物質財富、忽視夫妻感情而導致離婚的案例逐年上升。
這提醒我們,夫妻感情是家庭的核心,無論擁有多少財富地位,都不能忽視對彼此感情的經營。
夫妻間的真情,是家庭最寶貴的財富。
【清平恬靜人團圓,一家老少展笑顏】
【釋義】:生活清平寧靜,一家人能夠團圓相聚,老人和小孩都滿臉笑容。
【心得感悟】:
團圓是家庭幸福的重要標志。
“團圓” 在古詩詞中頻繁出現,如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寄托著人們對團圓的渴望。
有研究表明,經常能全家團聚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指數比長期分離家庭的孩子高出 25%。
在生活中,我們應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光,比如春節時,無論多遠都回家過年,一家人圍坐吃年夜飯,共享天倫之樂。
家庭的團圓,是幸福最溫暖的港灣。
【尊老愛幼合家歡,互敬互愛多美滿】
【釋義】:尊敬老人,愛護小孩,全家歡樂融融,夫妻之間相互尊敬、相互愛護,生活美滿幸福。
【心得感悟】: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家庭和諧的關鍵。
像 “黃香溫席” 的典故,黃香九歲為父溫席,盡顯孝道。
在現代家庭中,懂得尊老愛幼的家庭,夫妻關系往往更和諧。
一項針對幸福家庭的調查顯示,90% 的受訪者表示,尊重長輩、關愛晚輩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夫妻間相互尊重,能讓家庭充滿愛與溫暖。
尊老愛幼互敬互愛,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風雨同舟天地寬,同甘共苦苦也甜】
【釋義】:夫妻在面對困難時共同前行,那么未來的道路就會寬廣;一起經歷幸福與苦難,即使是苦日子也會覺得甜蜜。
【心得感悟】:
生活中困難難免,夫妻攜手共進至關重要。
就像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的反例,真正恩愛的夫妻會在困難時不離不棄。
有研究表明,共同經歷過重大挫折并攜手克服的夫妻,婚姻滿意度比普通夫妻高出 40%。
比如許多創業夫妻,在資金緊張、市場競爭大的困境下,相互鼓勵支持,最終事業有成,感情也更加深厚。
夫妻攜手共渡難關,是感情升華的階梯。
【齊心協力建家園,萬事亨通保平安】
【釋義】:夫妻共同努力建設家庭,那么一切事情都會順利,家庭也能平安幸福。
【心得感悟】:
家庭建設需要夫妻雙方共同付出。
據《中國家庭發展報告》顯示,夫妻共同承擔家務、共同規劃家庭未來的家庭,幸福感更高。
在生活中,夫妻一起裝修房子、一起規劃孩子教育,通過共同努力,讓家庭更溫馨。
就像 “眾人拾柴火焰高”,夫妻齊心協力,能讓家庭發展越來越好。
夫妻同心共建家園,是家庭興旺的動力。
【恩恩愛愛體康健,白頭偕老人人羨】
【釋義】:夫妻之間恩恩愛愛,身體健康,相伴到白頭,這是人人都羨慕的美好狀態。
【心得感悟】:
恩愛的夫妻關系對身心健康有益。
有醫學研究表明,恩愛的夫妻平均壽命比關系緊張的夫妻長 5 - 10 年。
就像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的美好誓言,夫妻相互關愛,在歲月中共同成長。
在生活中,我們看到許多攜手走過一生的老人,他們相濡以沫的愛情令人感動。
恩愛的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也是幸福的永恒旋律。
在你們的夫妻生活中,有沒有哪件小事讓你突然覺得,“有你在,真好” ?快來評論區分享,讓我們一起感受夫妻間的溫暖瞬間。
與君共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