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是‘’中國”與“華夏”的合稱,又稱中原、中土。在古代,中華代表著先進的文化和地區,又代表著創造這一先進文明的漢民族。
‘’華夏‘’取自春秋左傳中,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節之大故稱夏。
古代華夏族多建都于黃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稱之為中國,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轄,皆稱中華。后也借指中國,以及由中國衍生和引申的民族、文化、人、團體、地區等等。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曠古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公元前2698-前2598年)時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中華文明主要是由這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
1912年,中華民國將其加進國號,從此“中華”又有了現代國家的涵義;而在地理方面“中華”已經不只是指代中原地區,而是整個中國的疆域;民族方面也不只是指代漢民族,而是生活在中國疆域內的所有民族,還包括生活在海外的華人、華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