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簡史
科學心理學的創建與發展(19世紀后半葉到20世紀70-80年代)
心理學簡史
心理學簡史
情緒的成分
n內在體驗(核心)
n外顯表情
面部表情、體勢表情、言語表情
n生理激活
(上臺自我介紹)
情緒的成分
高度緊張的生理反應
n??呼吸變快
n??心跳加速
n??血壓上升
n??消化作用暫停
n??儲存的脂肪
n??膽固醇上升
n??血液組成改變
(個人的緊張經歷)
(長期存在有危害,羊)
情緒的功能
1.情緒是適應生存的心理工具:由于神經系統的發展,高等動物的心理功能成為比形態變化更有效的適應生存的手段。如恐懼。快速但不精確的反應。
2.情緒是人際通訊交流的手段:從個體發展上說,情感傳遞比語言交際開始的早,也更早的起作用(嬰兒)
3.情緒是心理活動的組織者,是腦的一個監測系統(預警),起促進或瓦解作用。
4.情緒是喚起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動機,是內驅力信號的放大器,如饑渴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的主要觀點
n ①總體而言,動機越強,效果越好。
n ②具體活動,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是一種倒U 形曲線關系。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于任務的完成。
n ③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動機水平,它隨任務性質的不同而變化。較容易的任務中,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動機的最佳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動機與工作效率的關系
情緒是心理動機能量
n急劇而強烈的情緒不能長時間保持,但低強度的情緒感受可持續存在較長的時間(抑郁)。
n最強烈的情緒常是不由自主的,象愛情、憤怒、恐懼等都是如此。
n充分的理性需要在較為平靜的狀態下才能實現。(激情燃燒的歲月)
幾種情緒理論的比較
幾種情緒理論的比較
情緒的外周神經機制
(一)情緒與自主神經系統
n自主神經一般不受意識的支配,故稱為自主神經系統。情緒通過自主神經的反應,可影響人的內臟器官,所以情緒活動總伴隨著一系列生理變化。
n自主神經系統:交感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
自主神經系統的機能
情緒的存在形式(情緒狀態)
n情緒狀態指在某種事件或情境的影響下,在一定時間內所產生的某種情緒。典型的有三種:心境、激情、應激。
n心境:指人比較穩定而持久的情緒狀態具有彌漫性
情緒的存在形式
n激情:是一種強烈的,爆發性的,為時短促的情緒狀態
情緒的存在形式
n應激(stress 壓力):個體面臨具有威脅性的刺激情境時,伴有軀體性機能以及心理活動改變的一種身心緊張狀態。
n人在應激狀態下,會引起一系列生物反應。如呼吸,心率、肌肉上的變化,以維持機體功能的完整性。塞里稱這種變化為適應性綜合癥,包括三個階段:
情緒的分類
n克雷奇(Krech)的情緒分類
1.原始情緒
2.與感覺刺激有關的情緒
3.與自我評價有關的情緒
4.與他人有關的情緒
焦慮
焦慮:由緊張的煩躁不安或身體癥狀所伴隨的,對未來危險和不幸的憂慮的預期。(Ohman,2000)
焦慮與恐懼的區別:
抑郁
抑郁癥
抑郁
n抑郁癥是一種普通的心理障礙,大約1/8的人將會在生活中體驗一段抑郁。這些人的抑郁大部分在6個月到9個月之后消失,但在某些案例中,抑郁可能持續好幾年。
n由于經歷過抑郁的人容易再次陷入抑郁,因此抑郁的復發率也較高。
n大部分抑郁是對特定生活事件的反應。然而,并非所有經歷過消極生活事件的人都會抑郁。當一個消極事件發生時,某些因素容易使人產生抑郁,這些因素被稱為素質。
抑郁癥的流行病學調查
n全球患病率5-10%,中國沒有精確統計
n抑郁患病率:歐洲6國(1993)17%,澳大利亞(1995)13.2%,韓國(1997)31-55%,香港(1996)24-52%
n世界衛生組織估計(1996):中國90%的抑郁癥患者未得到正規治療
抑郁癥的典型癥狀
n三無癥狀:無助、無望、無價值
Ø無助:感覺孤立無援,別人幫助無濟于事
Ø無望:對現在和未來都沒有希望甚至絕望
Ø無價值:自己所作事情甚至存在對自己、他人和社會都毫無價值
n三低癥狀: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減退
n三自癥狀¡ª¡ª自責、自罪、自殺
Ø自責:過分責備自己或夸大過失和錯誤
Ø自罪:毫無根據認為自己有嚴重過失或錯誤,甚至堅信犯了罪惡,對不起所有人,應受懲罰¡ª¡ª贖罪
Ø自殺:自覺的以結束自己生命為目的的行為
抑郁的心理學解釋
n自尊:對自己價值感的整體的主觀的看法。事實上,患抑郁癥的病人,基本上都是天才。
n條件性人際定向的人,具有過高的人際依賴需求,他們需要通過別人的接納和愛來改善自我感覺,他們在經歷消極人際事件(如一段重要關系破裂)時容易產生抑郁。
抑郁的心理學解釋
n功能失調的觀念:關于自我和世界的過分僵化的觀念。
n歸因風格
抑郁癥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n癥狀標準
n病程標準
n嚴重程度標準
n排除標準
抑郁癥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n癥狀標準和病程標準
A)顯著心境低落,或興趣減退---喪失。持續至少2周。
B)至少包含其中4項癥狀: 無愉快感/精力減退/活動減少/自評低、自責內疚/聯想困難/自殺觀念/失眠/食欲不振體重減輕/性欲減退
抑郁癥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n嚴重程度標準
1)社會功能受損
2)給本人造成痛苦
n排除標準
抑郁癥的治療
抗抑郁藥
nTCA:丙咪嗪、阿米替林、多塞平、馬普替林、米安舍林
nSSRI:氟西汀(百優解,優克)、帕羅西丁(賽樂特)、舍曲林(郁復樂)、西酞普蘭(喜普妙)、氟伏沙明(蘭釋)
nMAOI:嗎氯貝胺(貝蘇)
nNassAs:米氮平
nSNRI:萬拉法新 (怡諾思)
n天然抗抑郁藥:圣約翰草、銀杏、Omega-3不飽和脂肪酸
抗抑郁藥物的治療原則
n診斷要確切
n全面考慮病人癥狀特點,個體化合理用藥
n劑量逐步遞增,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應減至最少,提高服藥依從性
n小劑量療效不佳時,根據不良反應和耐受情況,增至足量和足夠長的療程
n如仍無效,可考慮換藥
n盡可能單一用藥,足量、足療程治療。一般不主張聯用二種以上抗抑郁藥
n爭取患者及家人的主動配合,能遵囑按時按量服藥
n治療期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和不良反應并及時處理
n配合心理治療,可望取得更佳效果
n積極治療與抑郁共病的其它軀體疾病、物質依賴、焦慮障礙等
心理問題的幾種處理策略
Ø自我調節
Ø支持系統
Ø心理咨詢
Ø心理治療
心理咨詢
Ø什么是心理咨詢
Ø走出誤區,正確認識心理咨詢
艾里克森的心理發展階段理論
愛的解析
愛的三元理論
嫉妒
n定義:一種消極的情感體驗,源自自己所珍視的物品或關系被現實中的或想象中的競爭對手獲得(Salovey,1991)。表達嫉妒的三種典型的情緒是:傷害、憤怒(只想伴侶,除非對手是朋友)、恐懼。
n嫉妒的類型:
反應性嫉妒:當人們覺察到其所珍視的關系受到威脅時
懷疑性嫉妒:當伴侶沒有做錯,個體的猜疑不符合事實
懷疑性嫉妒會導致個體憂慮和不信任的警覺和窺探,從而去尋求對自己懷疑有利的證據,嫉妒表現為,從過分活躍的想象到偏執狂。這種懷疑無法困擾那些更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