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傅氏文化研究有關問題的思考

炎黃子孫十三億,華夏文明五千年。 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多年光輝燦爛的文明史,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傳承中華文明,開拓美好未來,是我們當代炎黃子孫的光榮任務。

一、      姓氏文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類社會之歷史長河中,往事浩如煙海,無窮無盡。隨著時光的流逝,大都淹沒消逝了。國家史書、地方志籍,家族譜牒,成為保存歷史珍貴資料的重要載體。姓氏文化研究,就是以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料為依據的。

族譜,是記錄家族成員間血緣關系和家族歷史的簿書。國家史書、地方志籍,僅記錄下了重大事件的部分信息,廣泛保存于廣闊農村的民間族譜,保留了該家族的生存繁衍、榮辱興衰、輾轉遷徙的詳盡信息,成為社會歷史記錄的重要補充。

族譜有著重要的社會、政治功能。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以相對穩定、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體的經濟結構里,和睦穩定的家庭和血緣維系的家族,成為整個社會安定與繁榮的牢固基礎。國家若要尋求穩定,家庭和宗族的內部教育和管理就十分重要。

中國人很早就對家族世系有著詳細的記錄。 據史書記載,國史、方志、譜牒都起始于奴隸社會的西周時代。早期的族譜,主要是名門望族用于記載、宣揚家族歷史的工具。門閥制度保證了士族成員的政治地位和家族勢力的社會影響,使社會大眾產生對士族的崇拜。所以,古代上層社會對族譜的修纂非常地重視。

隋唐時期開始推行科舉制度,使寒門學子也能進入上層社會,族譜對于士族的重要性相對減小,對族譜修纂的重視程度有所減弱。 到北宋時期才又開始興盛起來 。由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和造紙技術的推廣,文化事業大大進步,族譜修纂活動得以在民間逐步展開。明代時,修譜成為社會盛行的宗族文化活動。清代康熙乾隆盛世,大力提倡修譜,全中國各個地方,各個民族,各個姓氏聚居地,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較為完整的族譜、宗譜?,F在各地農村保存的族譜,初修時間大多為宋朝以后。

為了妥善保存并充分利用族譜資料,國務院檔案局于1984年下文,廣泛收集各地民間保存的姓氏族譜。文件指出:“家譜是我國寶貴文化遺產中亟待發掘的一部分,蘊藏著有關人口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經濟史、人物傳記、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資料,它不僅對開發學術研究有重要價值,而且對當前某些工作也起著很大作用?!?最近幾年來,多位國家領導人也指出,族譜文化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加以保護和發掘。一些農村地區自發地開展了族譜續修活動。

國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這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堅不可摧的充分體現。盛世修志、修譜,歷代如此。當今國家正處盛世,續修族譜正當其時。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農村長期存在的、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特征的社會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農村人口大量進入城市,農村本身也在城鎮化,以血緣關系聚居的自然村落正在逐步瓦解。由于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交通日益發達,人口流動性急劇增大。以前續修族譜的基礎條件正在逐漸喪失。一些進入城市較早(或漂泊海外)的家庭,已經與祖籍地失去聯系。文化大革命時,多數地方保存的家譜已焚毀或遺失?,F在已經到了必須趕快對現存的家譜資料,進行搶救性地整理和保存的時候了。貽誤時機,將會使我國文化寶庫中的這一重要組成部分,遭受難以彌補的重大損失。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我們大家熱情參與的姓氏研究文化活動,對于挖掘與維護我國這一歷史文化寶庫,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當前,國內姓氏文化研究活動已經形成熱潮。國內投身收藏和研究族譜的有識之士越來越多。民間研究機構也大量出現,網上的姓氏研究站點和信息猶如雨后春筍,與日俱增。這些機構對研究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經濟交流和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得到了政府部門的肯定和支持。

然而,民間研究機構的承擔研究課題的能力非常有限,不管是研究經費和工作條件,還是研究人員的科學文化素質,都難以與正規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相比。這對研究成果的質量,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

現在許多地方以農村為基地的族譜續修活動,技術手段還停留在原始的、落后的水平之上。社會上自發組織的民間團體,基本條件比農村好,但仍有許多困難。我國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和社會科學工作者,不應該忽視族譜的研究,應該介入并引導民間族譜研究工作,使之在正確的方向上深入地開展,并取得有價值的科研成果。族譜研究不僅僅是研究本家族的歷史,而且還涉及到移民史研究、歷史人口研究及社會史研究等諸多方面。這些更需要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參與和幫助。對于那些以研究和保存歷史資料為目的的修譜活動,國家有關部門應該給以必要的方便,比如說,應該明確允許姓氏族譜可以內部出版,在正規印刷部門印刷。

可以相信,在寬松的政策環境下,通過民間的、政府部門的姓氏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國的姓氏文化研究工作必將更加廣泛地開展起來。

二、 傅氏文化研究工作任重道遠

傅姓,是中華民族眾多姓氏中的大姓之一,1982年人口普查時按人口數排序為第36 。傅姓人口廣泛分布于全中國,并遠播海外。國內傅姓人口較集中的省份有:山東、湖南、云南、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四川、重慶、河北等省市。

與其他姓氏一樣,各地農村傅姓聚居地大多數還保留有傅氏族譜。特別是歷史上經濟富裕、社會安定的地區,保存的資料更為久遠,更為豐富。族譜中除農村本地人外,還包含了已進入城鎮、分散于全國各地的宗親的資料?,F存傅氏早期族譜多為新中國建立前所修,有許多地方宗親參加了1947、1948年的“全國傅氏合纂通譜”活動。當前重修時間則大多在上世紀80年代之后。四川傅昌志先生,多年來收集了數以百計的以傅姓為主的各姓氏譜牒,并參與了中央電視臺姓氏文獻片的拍攝,出版了專著《尋根認祖·傅》,是傅姓人士中研究姓氏文化較早且成績突出者。2004年成立的“北京華夏傅氏文化研究院”,聚集了一批有志于研究傅氏文化的積極分子,對傅氏文化研究活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續修族譜,必須以原有族譜為依據,進行補充和完善,以延續宗族血脈世系。 翻開保存下來的舊族譜,你可以看到一代一代留傳下來的翔實可靠的歷史資料,同時,你也會發現里面存在不少問題。以江西豐城傅氏聯修族譜的情況為例,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重要的啟示。

江西省在宋代至明代時是傅姓聚居人口最多的地區,今天的豐城縣及周邊一帶有數以百計的傅姓自然村。這些村落都是同一祖先的后裔,故采取聯修族譜的方式,人口較多的大分支都保存有全套族譜。江西豐城族譜的初修時間是唐朝(公元860年前后),主修為傅德廣,時任九江教授。二修時已到宋朝(1214年)。以后只要是社會安定時期,每隔四、五十年就續修一次。文革時期,各村族譜基本上都焚毀了,僅有一個村莊保留下來。1988年第十四修時,憑借這僅存的解放前的族譜(第13修),各村族譜得以全面地恢復。

豐城聯修《傅氏族譜》(第14修)有48本。前兩本為譜首,記載了歷次編修的譜序、脈源、字派表、重大事件、歷代名人事跡等許多珍貴資料。 其他 46本,為100多個分支(自然村)的世系記錄,每本有100多頁,詳細記錄了數以萬計先人和當代人的姓名、生辰、忌日和埋葬地。族譜為大開本,仍為古代木雕版式,手工印刷,紙張質量很差。

翻閱這些族譜,令人激動和感慨。這一本本古樸厚重的族譜,經過了無數先人的手,經過眾多宗親千辛萬苦,精心保存了本家族一千多年的歷史信息,并一代一代鄭重保存和續修,得以留傳至今,真不容易?。∵@些族譜內容豐富,層次清楚,脈絡清晰。然而,深究細讀,也會發現一些錯誤,有錯字錯句,也有個別敘述混亂、前后矛盾之處。初修之前的古代資料只列有單線脈源,記載不詳細,可靠性低。歷代外遷人員的資料,經多次續修不斷刪節,以致保存不全,給外地宗親來祖地“尋根問祖”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那些早先進入城市的大量宗親的資料,由于聯系困難,收集得也很不齊全。

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除了歷史久遠、屢經動亂、原始資料難以完整保存之外,農村經濟條件差、文化水平低,也是重要原因。面對數量龐大的資料、錯綜復雜的源流關系,農村主修人員調查分析、整理編撰、印刷出版各方面,都會遇到許多困難,出錯是難免的。而一次次地續修,許多重要資料被刪除了,以前的錯誤沒有及時糾正,新的錯誤又有增添,以至于問題不斷積累。時間一長,考證更不易,現在要糾正就非常之難了。

可想而知,全國各地農村條件都差不多,姓氏族譜中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為了做好族譜的整理和編修工作,迫切需要有較高文化水平,具有豐富歷史地理知識的人士積極參與,非常需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收集整理和編輯出版。

當前,傅氏宗親中已經有許多有志有識之士,積極投身到傅氏族譜的整理和重修工作中來。這是一種非常可喜的現象。可以相信,通過大家的積極努力,《傅氏族譜》的整理和重修工作,一定會取得巨大的成績。

如何搞好《傅氏族譜》的整理和重修,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我就下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第一,現在修譜要“舊譜舊法,新譜新法”。歷代修譜都有一定的體例和格式,沿用至今,主要有歐式和蘇式兩大類。譜書中記載了大量家族歷史和道德文化,有一些至今仍有教育意義,其中也有些與當代社會格格不入,男女不平等就是一例。新譜中應該摒棄不合時代要求的內容,增加有利社會精神文明的新內容。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改變編排格式,理清層次結構,增加信息量,增強條理性。舊譜可以采用影印方式保存,或按舊譜重修,精印精裝,作為歷史資料妥善保存。對原有內容不得隨意改動。既使發現錯誤,只能加注,不能修改,以保持原始資料的原貌,并可防止考慮不周,出現新的錯誤。

第二,全國的傅氏族譜可以分三個層次:全國《總譜》、各主要省份《分譜》,族群聚居地《族譜》。全國傅姓人口有六百多萬,要用單一的族譜來容納是不現實的。應該設計層次結構,各層次安排不同內容,由各地宗親分工負責,將傅氏族譜內容整理編印出版。全國《通譜》收編全國傅氏分布信息和歷史播遷資料,全國性影響的重要人物傳記等內容。主要省份《分譜》收編本省傅氏分布信息和族群源流資料,本省有影響的重要人物傳記等內容。各族群聚居地則出本地的《族譜》??傋V、分譜、各地族譜應有統一的格式和編排要求,并分配有層次序列信息的統一編號。

1948年,傅作義先生倡導修纂全國通譜,對理清全國傅氏源流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當時條件所限,資料收集不完全?,F在國家富強、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科技發達,有條件收集更完備的信息資料,編輯出版全國《總譜》,各省《分譜》;各地《族譜》也能夠整理得更系統,更完善。

第三,族譜研究和修撰工作,要有科學的態度,一絲不茍的精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于任何事實的認定,都要有確鑿的根據,不能牽強附會,不能主觀臆斷,不能模棱兩可。

收集資料一定要以文本的原件和復印件為依據,不能以手抄件為依據,以免以訛傳訛。新族譜中應列出參考文獻,并與譜中相關論述引用中相對應。

對于原有族譜等資料,我們應該一字一句甄別錯漏,理清源流。研究分析時要極其嚴肅認真,不要輕易下結論,不能擅自更改原始記錄。調查取證、分析研究都需要時間,不能圖快、圖省事。工作上要抓緊抓好,但不能因圖快而馬虎了事。

我們擔當族譜研究與修撰任務的人應該知道,我們正在做的是非常嚴肅、非常重要的工作,當我們在族譜和論文上署上自己名字的時候,表示我們完成了一項非常有意義的任務,署名記錄了自己做出的貢獻。同時也必須清楚地知道,我們為此也承擔了重大的責任。如果出現了錯漏,白紙黑字,永遠記錄在案。如果出現重大的失誤,遺留后世,那將抱憾終生。

第四,姓氏文化研究應該百花齊放,鼓勵有志者多出研究成果(論文、專著等)。研究中要允許不同觀點存在,進行心平氣和的討論,允許保留意見。 傅氏族譜研究不僅牽涉傅姓本身,它是我國姓氏文化研究的一部分,是社會科學研究的組成部分。要歡迎有姓氏文化研究知識和經驗的非傅姓人士參加進來;我們也應該主動爭取他們的指導和幫助。

 三、傅氏宗親聯誼活動穩步向前

愛國敬祖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向往故土,極重親情。出門在外的人“每逢佳節倍思親”,到老也要“落葉歸根”。就是已經在外地生根的家族,也對父輩或祖輩居住過的地方無限眷戀,渴望到祖地尋根謁祖。當前,中國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政策環境寬松,海外華人到祖國尋根謁祖日益增多,宗親聯誼活動也比以往更為熱烈。

陜西的黃帝陵、山東曲阜孔廟,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海內外炎黃子孫都以能親臨祖地祭祀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為榮。 2004年5月26-29日,以“尋根、聯誼、合作、發展”為主題的世界劉氏第四屆(尋根)聯誼大會在河南平頂山市舉行。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劉華清、總后勤部副政委劉源等給予本屆聯誼大會極大的關心和支持,劉源將軍親自為劉姓始祖劉累題詞;中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和中國僑聯向大會發來賀電, 中國僑聯副主席林其珍、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黃崢;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長鐸、副省長賈連朝、省政協副主席張洪華、省僑聯副主席張亞洲、省政協副秘書長胡經文親臨開幕式,原國家主席劉少奇之女張愛琴也專程參加祭祖。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張明敏等也蒞平獻藝,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朱軍、周濤也熱情加盟開幕式晚會“龍情鄉戀”的主持,為世界劉氏第四屆(尋根)聯誼大會增光添彩。 

2004年11月,江西省贛州市舉辦了“世界客屬第19屆懇親大會”,海內外3000多人齊聚贛州,共敘“客家親·搖籃情”。為了開好這次大會,并將贛州建設成為客家人可以經常回來的觀光的“老家”,贛州市政府籌集巨資,加大了中心城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或整修了一批參觀景點。贛縣投資6000萬元興建了占地600畝的客家文化城,包括宗祠、博物館、楊公祠、南遷柱、風情街、藝術長廊、太極廣場等建筑。

2005年10月,世界客屬第20屆懇親大會在四川成都開幕,有來自海內外3500多名來賓參會,他們代表著全球8000多萬客家人和200多個客屬社團。“世客會”的主會場設在位于成都以東的“西部客家第一鎮”洛帶鎮。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四川省省長張中偉,中國國民黨副主席、世界客屬總會會長吳伯雄等參加了大會。會議決定,第21屆客屬大會2006年將在臺北市召開。

… … …

這些規模宏大、隆重熱烈的尋根謁祖活動,充分體現出炎黃子孫的愛國情結,極大地加深了世界華夏兒女的骨肉親情,對于促進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文化繁榮,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我們傅姓的宗親聯誼活動,也在全國“促進華夏親情、弘揚傳統文化”的大環境中活躍起來,在全國范圍內迅速擴展。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著名僑鄉泉州,與港臺及海外華人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率先于1994年成立了“泉州海內外版筑宗親聯誼會”。傅氏祖地山西省平陸縣政府和人民籌資重建了“傅相祠”,并于1995年5月召開了“重建傅相祠落成典禮”大會。1999年正式開設的“世界傅氏網”,為聯絡國內外傅氏宗親搭建了一個寬闊方便的平臺,全國各地宗親通過網站進行廣泛的聯系和頻繁的交流。接踵而來的是,全國各地熱心傅氏文化研究和宗親聯誼活動的傅氏宗親,舉行了一系列聯誼活動,并與平陸縣政府攜手,舉行了“紀念傅圣誕辰3340周年大會”,將聯誼活動推向了高潮?!笆澜绺凳献谟H聯誼總會”的正式成立,標志著傅氏宗親聯誼活動進入了一個更加熱烈、更加成熟的新階段。

傅氏宗親聯誼活動,有助于參會宗親增進友誼,進行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社會和諧與穩定。從大的方面來說,作為中華民族大團結的親情活動的一部分,也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做出了有益的貢獻。

在我們推動傅氏宗親聯誼活動的時候,我認為有些問題是需要我們正確處理的。

首先,聯誼會是文化經濟交流的橋梁,不是宗派組織,聯誼活動一定要遵紀守法,要促進族群和諧,決不能有造成族群對立的事件發生,這一點對于基層組織來說要特別注意。 江西贛州客屬文化節時專門拍了一部電視劇,叫《白鷺謠》,在中央電視臺放映。電視劇內容是關于鐘家與嚴家世代恩怨的故事,以兩宗族以爭村名和樹牌坊為主線,最后以族群和諧為大結局。這部電視劇,對于各地開展的宗親聯誼活動有很好的示范教育意義。 

   還有,姓氏文化學術研究要認真,而宗親聯誼活動則要寬松。聯誼活動要解放思想,要團結盡量多的人 ,應該歡迎更多的人參加進來?,F在女姓同胞參加活動,就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只要是傅姓(不分民族、不論是從父姓還是從母姓,或是改姓),或是與傅姓有歷史緣源的他姓(如賴、羅、劉傅等等),只要尊崇傅圣,愿意參與聯誼活動,都應該歡迎。

姓氏族譜中記載的是父系脈緣,同姓同源。然而,各姓源流自始至終都與母系(其他姓氏)交織,共同構成中華民族的血緣關系網,將中華各民族、各姓氏的同胞結成一個大家庭。我們常說“我們都是炎黃子孫”,“華夏同胞一家親”,原因就在這里。

我們應該把傅氏宗親聯誼活動,置身于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氛圍中,體現出“炎黃子孫一家親”的精神。不同姓氏同胞之間應該比愛國敬祖,比團結友善,比尊老愛幼,比多出人才,比為社會多作貢獻。我們傅姓聯誼會的重大活動,可以邀請別姓聯誼會的負責人作為嘉賓出席,觀摩指導。這樣,我們活動的氣氛將更和諧,氣勢將更宏偉,效果將更好。

宗親聯誼活動有了企業家的參與,就更加有活力。那些事業有成的企業家,對國家有貢獻,愿意為研究和宗親活動提供支持,是愛國敬祖的表現,我們應該歡迎。聯誼活動與商貿活動相互支持,可以促進經濟文化交流,有利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也使聯誼活動能夠持續熱烈開展起來,堅持下去。

作為自愿參加、自發組成的松散型民間組織,參加者來自五湖四海,相互了解有限,出現分歧是在所難免的。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人人都無私奉獻,這是多么難能可貴的風格!這是我們活動的主流。至于具體活動中的一些分歧,只是枝節,我們應該求大同存小異,顧大局識大體,保持內部團結一致??梢韵嘈牛ㄟ^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傅氏宗親聯誼活動必將更廣泛熱烈地開展起來,為國家的統一、民族的興旺、社會的發展,盡力而為地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四、傅圣的英名將遠播四海萬古流芳

傅圣說公,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是有著高尚道德、高超智慧,對國家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圣人。然而,當代中國人基本上都不知道有傅說其人,更不要說了解他的歷史功勛。就是海內外的傅姓同胞,也大多數不知情。紀念傅圣,宣傳傅圣,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

   傅說生活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朝,那時中國還處于奴隸社會,使用甲骨文,當時的歐洲更是處于原始社會時期。由于歷史久遠,留下的資料很少,然而史料記載確切表明,傅說是那個時代極少的,有重大影響的、做出過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就在那樣古老的時代,傅說就在政治軍事、科學文化表現出非凡的才能,就是今天的人們都會為之感到非常的驚奇和由衷的贊嘆。

傅說是商代名相,輔佐武丁促成殷商中興,應用和推廣版筑技術,造福華夏子孫數千年,《說命》三篇留傳后世,哲理名言啟迪中華文明。這些歷史功績,已經永遠載入史冊,光輝映照千秋。

    我國歷史上帝王將相有許多,傅說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其人民性。他出身于社會底層,一生為國家、為人民奮斗。傅說的杰出之處還在于,他不僅能輔佐君王安邦治國,而且思想上有所創新,在科學上有重大建樹,為中華民族造福數千年。傅說的思想今天仍有巨大的精神價值,值得我們今天的炎黃子孫們學習和繼承。傅說不僅是傅姓同胞的驕傲,祖地平陸人民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同孔子一樣,傅說屬于全中華民族。我們在當前的“研究傅說、紀念傅說,學習傅說”的各項活動中,應該熱情歡迎,積極主動爭取社會各屆精英人士參加,不能自我約束于傅姓聯誼活動的狹小范圍內。

傅說在歷史上是很受世人崇敬的人物,可以說在古代比當今還更享盛譽。在孟子的《論語》、屈原的《離騷》中,就有對傅說的高度贊譽。李世民、王維、杜牧、司馬光、蘇軾等許許多多古代詩人和政治家,寫詩著文以懷念和歌頌這位圣人。祖地平陸保存的歷代碑刻,有古代的,也有近代的(例如郭沫若、薄一波等人的題詞),銘刻下了歷代著名人士對傅圣的敬仰與深情。

今天傅圣不為人知的狀態是不正常的。我們傅氏后裔、祖地人民、社會科學工作者,有責任和義務大力宣傳和頌揚這位為中華民族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偉人,以弘揚傳統文化,推進祖國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進程。

可以說,傅說的英名遠播之日,就是我們傅氏文化研究和聯誼活動成功之時。什么時候人們都知道傅圣,敬仰傅圣,那時候“傅相祠”前就必然會天天人流如潮,祖地平陸的經濟文化發展將騰飛,傅氏文化研究與聯誼活動也將達到更高的境界。

 讓我們為這樣的時刻到來而共同努力吧!

傅榮楷 2006-03-12于南昌(本文刊載于山西省平陸縣政府《傅圣文化》雜志第3期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要聞】河南傅姓,眾望所歸!成立河南姓氏文化研究會傅姓委員會首功一件!
開展姓氏文化活動 弘揚團結和諧風尚
任氏發展模式思考
世侯總會元旦獻詞
【文氏綜訊】陜西文氏宗親聯誼會勝利召開,聽聽他們都講了些什么?(附會議發言稿)
懇親聯誼|三明市蕭氏宗親聯誼會第四屆換屆選舉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三元區山水大酒店隆重舉行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波市| 林西县| 宝坻区| 五华县| 阿合奇县| 仪陇县| 视频| 丹东市| 鹿泉市| 武平县| 宁夏| 乐至县| 汉川市| 平利县| 黄浦区| 台北县| 嘉荫县| 双桥区| 汉中市| 南京市| 澎湖县| 锡林浩特市| 定兴县| 奉新县| 平安县| 佳木斯市| 韶山市| 库尔勒市| 河津市| 蒙城县| 贵港市| 环江| 永康市| 开平市| 甘泉县| 岚皋县| 上林县| 普宁市| 方城县| 郓城县|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