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肌炎性損傷所導致的心臟功能受損,包括收縮、舒張功能減低和心律失常。
心肌炎可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和毒素 / 藥 物毒性 3 類,其中感染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其中又以病毒感染為主。所以,我們所說的心肌炎一般指病毒性心肌炎。
臨床上可以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一般持續 3 ~ 5 d 。普通急性心肌炎臨床表現差異很大,多數表現為活動后輕微的胸悶心悸不適,重者也可出現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甚至猝死。

暴發性心肌炎是心肌炎最為嚴重和特殊的類型 ,主要特點是起病急驟,病 情進展極其迅速,患者很快出現血液動力學異常(泵衰竭和循環衰竭) 以 及嚴重心律失常,并可伴有呼吸衰竭和肝腎功能衰竭。
其實每一年的流感季,都會遇到不少病毒性心肌炎,不過有些患者癥狀輕微,因此被忽略,而暴發性心肌炎由于有血流動力學異常,可能被超聲發現。
以下診治流程圖來源于2017年的《成人暴發性心肌炎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新冠相關心肌炎可能的機制
1、病毒直接侵犯: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細胞或肺泡內感染的巨噬細胞向肺外移行。
2、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 :淋巴細胞移行至心肌細胞,引起炎癥,誘發細胞因子釋放。
3、干擾素過度反應:干擾素刺激先天免疫系統發生過度反應。
超聲心動圖需要觀察內容
暴發性心肌炎超聲表現
1. 心腔大小:多數患者心腔大小正常,可出現心腔特別是左心室稍增大或明顯增大。
2. 心室功能: 輕癥患者 LVEF 可正常,暴發性心肌炎患者 LVEF 不同程度降低,心室壁運動呈彌漫性或節段性降低,與心肌炎受損程度不同有關。心室舒張功能可出現不同程度降低。
3. 心室壁厚度: 室間隔及心室游離壁厚度可正常或輕度增厚,可同時伴心肌回聲改變。

4. 其他心臟異常: 如:心包積液,心功能不全時可出現心腔內血栓和肺動脈高壓等超聲表現。
5. 密切隨訪觀察,以上超聲表現隨病情變化或治療在較短時間內變化較快。

新冠合并心肌炎的診斷
1. 臨床表現:胸痛、心悸或胸悶癥狀,部分患者可無臨床癥狀。
2. 實驗室心肌損傷指標:cTnT/cTnI 或伴 CK- MB 不同程度增高。
3. 心電圖:ST-T 改變(特別是表現為非特定 冠脈供血區分布)、頻發早搏或異位心動過速、電傳導異常如房室傳導阻滯、寬 QRS 波、異常Q波、低電壓等。
4. 超聲心動圖:新出現或不能解釋的上述心肌炎超聲心動圖表現。

延伸鏈接:文獻學習--成人新冠相關心肌炎病例回顧

典型病例
這是一位45歲女性曾經有心肌炎病史。本次在病毒感染后一周出現了腹瀉、胸悶等癥狀,心超檢查如下:

超聲發現心肌明顯增厚,回聲略增強,心功能較前明顯下降,出現了心包積液。
因為之前此患者一直在趙格格這里隨訪,因此趙格格可以發現患者心肌的變化。
結合病史,考慮增厚的室壁為心肌水腫,同時合并了心包炎(心包積液)、心功能下降。
患者治療一周后,心功能及室壁水腫情況明顯好轉。心包積液消失。
參考文獻:
1、成人暴發性心肌炎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床旁超聲心動圖檢查及遠程診斷實施建議(第一版)
3、Jone PN, John A, Oster ME, et al. SARS-CoV-2 infection and associated cardiovascular manifestations and complications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22;145:e1037-e1052.
4. Ammirati E, Lupi L, Palazzini M, et al. Preval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COVID-19-associated acute myocarditis. Circulation 2022;145:11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