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大家了解下滋腎平肝中成藥的耳聾左慈丸。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學一點醫藥學的知識,以便知道自己的身體處在一個怎樣的狀態。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改變,環境和噪聲污染的加劇等原因,耳鳴的發病率逐年提高。我國的耳鳴患者超過1億,而且至少有4000萬人受耳鳴的嚴重困擾,生活質量下降,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有100萬患者因耳鳴而導致不能進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并伴有嚴重的心理障礙。很多曾經或者正在被耳鳴困擾的朋友,經常會有一種要崩潰的感覺。不同的人常常感覺到的是不同的聲響,有的如蟬鳴,有的如漲潮,當環境越是安靜,這種“聲音”越大。耳聾是指不同程度的聽力減退,甚至失聽。一般文獻常把耳鳴、耳聾并列,有“聾為鳴之漸,鳴為聾之始”之說,約有80%的耳鳴患者伴有耳聾。
耳聾耳鳴是耳鼻喉科常見問題,也是經常被患者忽視的問題。生活中很多患者對其不重視,直至影響了正常的生活,才去就診,結果耽誤了治療最佳時期,導致病情加重,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
因為,耳鳴患者輕型僅表現為影響睡眠,很多人對其沒有足夠的重視。然而耳鼻喉科專家提醒:久鳴必聾,耳鳴是耳聾的先兆,需高度注意。由各種耳病如聽神經瘤、梅尼埃病等引起的耳鳴,開始時僅表現為由耳鳴引起的精神痛苦、煩躁不安、失眠,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如果任其發展,不及時積極治療,則可能導致耳聾。所以,當發生耳鳴現象,尤其是長期持續性耳鳴時,一定要積極尋求治療,休息、調整情緒、注意飲食、針對用藥,才能避免病情繼續發展,盡最大程度的避免耳聾的發生。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聽力下降,數日內聽力迅速喪失達到高峰者,很可能是突發性耳聾,應盡快到專科醫院就診,檢查純音聽閾測試,也就是查聽力,一旦確診為突發性耳聾,就要及早積極治療。其發病急,進展快,治療效果直接與就診和治療時間有關。治療指南中強調早期積極激素治療是必須的,對恢復聽力很有必要,患者無需“聞之喪膽”。
神經性耳鳴是臨床上的疑難病癥,其病因比較復雜,可能跟內耳炎癥,藥物中毒,迷路神經或聽神經病變,梅尼埃病,遲發性膜迷路積水等因素有關。患者通常會主觀感覺到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單調或混雜的響聲。今天為大家介紹一款專治耳聾、耳鳴、眩暈的經典古方—耳聾左慈丸。耳聾左慈丸臨床上對于腎陰不足,陰虛陽亢,肝火上擾清竅所致的耳鳴以及聽力下降有較好療效。
中國藥典2020版一部
耳聾左慈丸
Erlong Zuoci Wan
【處方】煅磁石20g ,熟地黃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藥80g,茯苓60g,澤瀉60g,竹葉柴胡20g。
【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30~50g加適量的水制成水蜜丸,干燥;或加煉蜜9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酸。
【功能與主治】滋腎平肝。用于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
【用法與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格】(1)水蜜丸 每10丸重lg;(2)水蜜丸
每15丸重3g;(3)大蜜丸
每丸重9g
【貯藏】密封。
耳聾左慈丸,方劑出自《飼鶴亭集方》,其原文:“耳聾左慈丸治腎水不足,虛火上升,頭眩目暈,耳聾耳鳴等癥。六味加磁石三兩,柴胡一兩一錢。蜜丸,每服三錢,淡鹽湯送。”由宋代醫家錢乙所著《小兒藥證真訣》六味地黃丸加柴胡、磁石改良而來(主要成份含:熟地、淮山、茯苓、澤瀉、丹皮、山萸肉、柴胡、磁石),具有補腎平肝、潛陽聰耳之功效。
《飼鶴亭集方》:耳聾左慈丸
別名:耳鳴丸、柴磁地黃丸
處方:熟地4兩,山萸肉(炙)2兩,茯苓1兩5錢,山藥2兩,丹皮1兩5錢,澤瀉1兩5錢,磁石3兩,柴胡1兩1錢。
制法: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滋陰清熱,益氣平肝。主腎水不足,虛火上升,頭眩目暈,耳聾耳鳴。
用法用量:每服三錢,淡鹽湯送。
耳鳴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南京方)、柴磁地黃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武漢方)。
【方解】
傳統中醫理論多以“腎開竅于耳”、“肝腎同源”為立論依據,將耳鳴耳聾多責之于肝腎。中醫學認為,耳鳴耳聾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肝腎,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或肝膽火旺,上擾清竅,引起耳中鳴聲不斷及聽力下降。
本方君以熟地黃質潤甘補微溫,入肝腎經,善滋陰養血、填精固本,精血充足則耳聰目明。臣以煅磁石辛寒而咸、鎮潛兼補,善補腎益精、平肝潛陽、聰耳明目;制山茱萸酸甘溫補固澀,善補肝腎之精血;山藥甘平補澀,既補腎陰,又補脾氣與脾陰。三者相伍,既增強君藥滋腎養肝之功,又平肝潛陽。佐以牡丹皮苦泄辛散微寒,善清熱涼血散瘀,既泄相火,又制山茱萸之溫澀。澤瀉甘寒清利,善泄熱利濕,配熟地黃以瀉浮火、降濁;茯苓平而淡滲脾濕,配山藥健運脾氣而益腎;竹葉柴胡芳香清散疏升,主入肝經,善疏解肝郁,以利平抑肝陽。諸藥合用,滋補兼鎮潛,共奏滋陰平肝之功,故善治肝腎陰虛所致的耳嗚耳聾、頭暈目眩。
【藥理作用】
本品有鎮靜、抗驚厥、抗炎、抗氧化、減輕藥物性耳損傷及改善老年性耳聾耳蝸組織損傷等作用。
【臨床應用】
1.耳鳴,因腎陰不足,陰虛陽亢,虛火上擾清竅所致,癥見耳內蟬鳴,伴頭暈頭痛,面紅目赤,口苦咽干,煩躁不寧,或有手足心熱,盜汗,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弦細數。
2.耳聾,因腎陰不足,陰虛陽亢,虛火上擾清竅所致,癥見聽力下降,伴頭暈頭痛,面紅目赤,口苦咽干,煩躁不寧,或有手足心熱,盜汗,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弦細數。
說明書
【藥品名稱】通用名稱: 耳聾左慈丸
【成分】磁石(煅)、熟地黃、山藥、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竹葉柴胡。輔料為賦形劑蜂蜜。
【性狀】 本品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酸。
【適應癥】滋腎平肝。用于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
【規格】 每丸重9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忌】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
1、忌煙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2、感冒時不宜服用。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本品只用于肝腎陰虛證之聽力逐漸減退,耳鳴如蟬聲者,凡屬外耳、中耳病變而出現的耳鳴,如外耳道異物等,應去醫院就診。
6、突發耳鳴耳聾者應去醫院就診。
7、服藥2周癥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8、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9、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1、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13、服用前應除去蠟皮、塑料球殼;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貯藏】 密封。
【包裝】 塑料球殼裝,每丸重9克。
【有效期】 60個月。
【執行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Z11020011
【生產企業】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